加热快冷直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2685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快冷直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适量的冷却液高位放置,方便开关冷却;把待校直轴两端放置在支架上,将轴最大弯曲点正朝上;在待校直轴至少一端布设用于监测圆跳动值的百分表,并校准记录读数;根据弯曲度确定加热长度,加热先从最大弯曲凸点开始,然后沿轴线向两侧移动;当温度升高时会看到百分表往正值移动,当数值增大至设定值时,停止加热打开冷却液对轴加热点立即冷却,会看到百分表往负值移动,回归0位继续负值到轴弯曲值的1/2后减小冷却液使百分表值稳定在轴弯曲值的1/2上,直到完全冷却后即完成直轴工作;待轴冷却后,检查轴的弯曲度,若未达到要求,按上述步骤继续进行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校直效率高且费用低的特点。

Heating Quick Cooling Straight Axis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快冷直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类零件校直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快冷直轴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局部加热加压法,其对轴的加热部位、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方式及注意事项与局部加热法完全相同。有区别的是在加热之前,用加压工具在弯曲处附近施加压力,使轴产生与原弯曲方向相反的预变形(即弹性变形)。加热以后,加热处的金属膨胀受阻,挤压应力因高温而提前达到屈服极限,产生塑性变形。这种方法和纯局部加热直轴都只能完成一遍直轴工艺后,再检测效果,需要反复多次长时间才能达到标准要求;局部加热加压法和应力松弛法直轴过程中都有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就是校直量的监测。虽然加热温度和加压力度都经过计算,但设计与实际必竟有偏差,加上直轴过程中的可变因素很多,如无可靠的实地监测,直轴便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通常的做法是:监视加压千斤顶的油压降低值,并以该值计算轴应力松弛对应的变形量,而直轴效果必须是在热态轴四周温度均匀或轴完全冷却后测量其弯曲度才能确定。如果欠校或过校,再作下一轮直轴。这样,完成直轴的时间会很长。对这一问题,业内人士尚在从不同角度研究完善解决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热快冷直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适量的冷却液高位放置,方便开关冷却;S2:把待校直轴两端放置在支架上,将轴最大弯曲点正朝上;S3:在待校直轴至少一端布设用于监测圆跳动值的百分表,并校准记录读数;S4:根据弯曲度确定加热长度,加热先从最大弯曲凸点开始,然后沿轴线向两侧移动;S5:当温度升高时会看到百分表往正值移动,当数值增大至设定值时,停止加热打开冷却液对轴立即冷却,会看到百分表往负值移动,回归0位继续负值到轴弯曲值的1/2后减小冷却液使百分表值稳定在轴弯曲值的1/2上,直到完全冷却后即完成直轴工作;S6:待轴冷却后,检查轴的弯曲度,若未达到要求,按上述步骤继续进行校正...

【技术特征摘要】
1.加热快冷直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适量的冷却液高位放置,方便开关冷却;S2:把待校直轴两端放置在支架上,将轴最大弯曲点正朝上;S3:在待校直轴至少一端布设用于监测圆跳动值的百分表,并校准记录读数;S4:根据弯曲度确定加热长度,加热先从最大弯曲凸点开始,然后沿轴线向两侧移动;S5:当温度升高时会看到百分表往正值移动,当数值增大至设定值时,停止加热打开冷却液对轴立即冷却,会看到百分表往负值移动,回归0位继续负值到轴弯曲值的1/2后减小冷却液使百分表值稳定在轴弯曲值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波廖冰遥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