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守正专利>正文

一种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62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包括涂料刷、连续供料器、吸料导管、吸料盘及内部中空的支架与手柄,所述连续供料器设置在所述手柄内部,所述支架包括安装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第一空心螺丝接口,所述涂料刷设置在所述安装端上,所述手柄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吸料导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三空心螺丝接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空心螺丝接头,所述吸料导管通过所述第二空心螺丝接头和所述第二空心螺丝接口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吸料盘通过所述第三空心螺丝接头和所述第三空心螺丝接口与所述吸料导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涂刷效率与涂刷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刷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室内装修,工业防腐,防火防水等工程中,涂刷涂料工序大部分都是人工完成的,常常需要工人需涂刷的物体结构表面涂刷涂料,此过程中常需要用到涂刷工具,该种常用的涂刷工具是通过把手支架来设置涂料刷,在进行涂刷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通常为工人手持把手部分,先将涂料刷浸入盛放涂料的涂料桶内,蘸满涂料后,再将涂料刷从涂料桶内取出,放置在待涂刷的物体表面上进行涂刷,这样重复的放入与取出动作,较为费时费力,容易影响工作效率,步骤较为繁琐,且浸蘸后的涂料刷从涂料桶移至待涂刷物体表面之间时,容易将涂料滴落在地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涂料装置操作繁琐,需要移动蘸取涂料,费时费力,极易影响工作速率,且移动蘸取过程中,容易将涂料滴落在地面,造成浪费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包括涂料刷、连续供料器、吸料导管、吸料盘及内部中空的支架与手柄,所述连续供料器设置在所述手柄内部,所述支架包括安装端和连接端,所述安装端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溢料孔,所述连接端设置有第一空心螺丝接口,所述涂料刷的植毛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二溢料孔,所述涂料刷设置在所述安装端上,所述手柄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空心螺丝接头,所述手柄通过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口和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头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连续供料器包括吸料腔、按压部件及止回部件,所述按压部件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止回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和所述止回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吸料腔内,所述吸料腔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头,所述第一进料口伸出所述手柄设置有第二空心螺丝接口,所述吸料导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三空心螺丝接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空心螺丝接头,所述吸料导管通过所述第二空心螺丝接头和所述第二空心螺丝接口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吸料盘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三空心螺丝接头,所述吸料盘的敞口处设置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处设置有过滤网,且周边均匀设置有磁铁块,所述吸料盘通过所述第三空心螺丝接头和所述第三空心螺丝接口与所述吸料导管连接。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止回部件包括第一活塞体、弹簧组及与所述弹簧组相连接的珠状孔塞组,所述弹簧组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珠状孔塞组包括第一珠状孔塞和第二珠状孔塞。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吸料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吸料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进出料板,所述第一进出料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内部出料口,所述第一进出料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部进料口,所述第一活塞体的一面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件,所述第一活塞体的另一面安装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进出料板上,所述第一内部出料口的外部连通设置有第一出料腔,所述第一出料腔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内部进料口的外部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腔,所述第一进料腔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出料腔内设置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上设置有第二内部出料口,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内部出料口处,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珠状孔塞,所述第一珠状孔塞卡合在所述第一内部出料口处,所述第一进料腔上设置有第二内部进料口,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内部进料口处,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珠状孔塞,所述第二珠状孔塞卡合在所述第二内部进料口处。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珠状孔塞组还包括第三珠状孔塞,所述吸料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料腔,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腔的顶部,所述第二出料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内部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处安装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珠状孔塞,所述第一珠状孔塞卡合在所述第三内部进料口处,所述吸料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料腔,所述第二进料腔的顶部设置有第四内部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腔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内部进料口,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四内部出料口处,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珠状孔塞上,所述第二珠状孔塞卡合在所述第四内部进料口处,所述第四内部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贯通,所述第一活塞体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第一通料孔,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料孔的出口处,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三珠状孔塞,所述第三珠状孔塞卡合在所述第一通料孔的进口处,所述第一通料孔的出口处外端安装有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吸料腔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件。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止回部件包括第二活塞体、第一止回阀芯和第二止回阀芯。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止回部件还包括第四弹簧,所述吸料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吸料腔上设置有进出料通用口,所述第二活塞体的一面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件,所述第二活塞体的另一面安装于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进出料通用孔上,所述吸料腔的左侧设置有第六内部进料口和第六内部出料口,所述第六内部进料口的外部设置有第三进料腔,所述第三进料腔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贯通连接,所述第六内部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止回阀芯,所述第六内部出料口的外部设置有第三出料腔,所述第三出料腔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贯通设置,所述第六内部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止回阀芯。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止回部件还包括第三止回阀芯,所述吸料腔的顶部设置有第四出料腔,所述第四出料腔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出料口,所述第四出料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七内部出料口,所述第一止回阀芯设置在所述第七内部出料口处,所述吸料腔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进料腔,所述第四进料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七内部进料口,所述第七内部进料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二止回阀芯,所述第四进料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贯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体内部设置有第二通料孔,所述第二通料孔处设置有所述第三止回阀芯,所述第二活塞体的顶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吸料腔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件。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按压部件包括转轴、手握柄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吸料腔的左侧顶角上,所述手握柄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手握柄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塞体。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按压部件包括指压帽。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端包括水平段,所述连接端包括弯折段和垂直段,所述垂直段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口,所述水平段上均匀设置有所述第一溢料孔,所述涂料刷包括滚筒、转轴和所述植毛板,所述植毛板设置在所述滚筒表面,所述滚筒的内部设置有支架插孔,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架插孔的插口处,所述安装端插入所述支架插孔,且所述安装端与所述支架插孔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端包括漏斗状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所述第一溢料孔,所述安装壳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头,所述植毛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壳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料刷、连续供料器、吸料导管、吸料盘及内部中空的支架与手柄,所述连续供料器设置在所述手柄内部,所述支架包括安装端和连接端,所述安装端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溢料孔,所述连接端设置有第一空心螺丝接口,所述涂料刷的植毛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二溢料孔,所述涂料刷设置在所述安装端上,所述手柄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空心螺丝接头,所述手柄通过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口和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头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连续供料器包括吸料腔、按压部件及止回部件,所述按压部件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止回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和所述止回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吸料腔内,所述吸料腔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头,所述第一进料口伸出所述手柄设置有第二空心螺丝接口,所述吸料导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三空心螺丝接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空心螺丝接头,所述吸料导管通过所述第二空心螺丝接头和所述第二空心螺丝接口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吸料盘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三空心螺丝接头,所述吸料盘的敞口处设置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处设置有过滤网,且周边均匀设置有磁铁块,所述吸料盘通过所述第三空心螺丝接头和所述第三空心螺丝接口与所述吸料导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料刷、连续供料器、吸料导管、吸料盘及内部中空的支架与手柄,所述连续供料器设置在所述手柄内部,所述支架包括安装端和连接端,所述安装端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溢料孔,所述连接端设置有第一空心螺丝接口,所述涂料刷的植毛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二溢料孔,所述涂料刷设置在所述安装端上,所述手柄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空心螺丝接头,所述手柄通过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口和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头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连续供料器包括吸料腔、按压部件及止回部件,所述按压部件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止回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和所述止回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吸料腔内,所述吸料腔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空心螺丝接头,所述第一进料口伸出所述手柄设置有第二空心螺丝接口,所述吸料导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三空心螺丝接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空心螺丝接头,所述吸料导管通过所述第二空心螺丝接头和所述第二空心螺丝接口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吸料盘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三空心螺丝接头,所述吸料盘的敞口处设置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处设置有过滤网,且周边均匀设置有磁铁块,所述吸料盘通过所述第三空心螺丝接头和所述第三空心螺丝接口与所述吸料导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部件包括第一活塞体、弹簧组及与所述弹簧组相连接的珠状孔塞组,所述弹簧组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珠状孔塞组包括第一珠状孔塞和第二珠状孔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吸料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进出料板,所述第一进出料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内部出料口,所述第一进出料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内部进料口,所述第一活塞体的一面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件,所述第一活塞体的另一面安装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进出料板上,所述第一内部出料口的外部连通设置有第一出料腔,所述第一出料腔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内部进料口的外部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腔,所述第一进料腔与所述第一进料口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出料腔内设置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上设置有第二内部出料口,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内部出料口处,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珠状孔塞,所述第一珠状孔塞卡合在所述第一内部出料口处,所述第一进料腔内设置有进料板,所述进料板上设置有第二内部进料口,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内部进料口处,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珠状孔塞,所述第二珠状孔塞卡合在所述第二内部进料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式自吸料涂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珠状孔塞组还包括第三珠状孔塞,所述吸料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料腔,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腔的顶部,所述第二出料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内部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处安装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珠状孔塞,所述第一珠状孔塞卡合在所述第三内部进料口处,所述吸料腔的底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正
申请(专利权)人:王守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