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传高专利>正文

一种氨基酸发酵臭气的净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52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氨基酸发酵臭气的净化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氨基酸发酵臭气通过负压风机排入到生物反应室中进行脱臭处理,处理时间为10‑20min,温度控制在28‑35℃,处理完毕后,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净化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廉,提升了发酵车间的空气质量,保障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A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Amino Acid Fermentation Od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酸发酵臭气的净化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氨基酸发酵臭气的净化工艺。
技术介绍
氨基酸发酵工艺中,会产生发酵气体,其所含的致臭物较为复杂,可能释放的致臭物质多达几十种,其主要由挥发性无机物和部分挥发性有机物组成,主要致臭成分为二甲基硫、硫化氢、二甲基二硫醚、氨气等。氨基酸好氧发酵致臭主要由于发酵水分过高、搅拌不均匀或不及时、鼓风量不足导致局部厌氧,以及大分子有机物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积累。在发酵臭气主要的致臭物中,胺类主要来源于氨基酸脱羧作用,而硫化物来自于含硫氨基酸的厌氧降解;挥发性脂肪酸、醛类及小部分碳氢化合物主要产生于好氧发酵高温期对有机物的不完全降解。氨基酸发酵过程产生的臭气具有产生量大、湿度高、浓度低、嗅阀值低的特点,其主要恶臭物质通过特定的致臭基团对人体嗅觉细胞产生刺激,使人产生感官上的不悦。在生产中,发酵臭气逸散到发酵车间内,操作人员长期暴露于臭气中,容易引起恶心、头痛、呼吸困难、头晕、眼睛刺痛、呼吸道不适等症状。当发酵臭气累积到一定浓度后,可致人晕厥,造成事故。同时,发酵设备长期处于高湿及气体腐蚀的工况环境下,容易老化生锈、发生电气短路,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因而在进行好氧发酵处理时,须对发酵臭气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处理。目前,发酵车间对发酵过程中温度、氧气等主要参数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智能控制工艺,可保证发酵过程中堆体始终处于良好的好氧状态,避免出现短期厌氧和局部厌氧现象,从而减轻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产生和释放,但是仍然会产生一定量的臭气。现有技术对发酵臭气处理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目前,臭气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吸附、洗涤等方法。与吸附、洗涤等传统方法相比,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代谢脱除废气中的低浓度的恶臭污染物具有运行费用低、较少形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恶臭防治研究与应用中的主流方法。但是找到配伍合理、效果好的微生物制剂是该技术的难点,大部分菌剂存在无法共生协同,导致除臭效果较差,达不到发酵车间除臭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氨基酸发酵臭气的净化工艺。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氨基酸发酵臭气的净化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氨基酸发酵臭气通过负压风机排入到生物反应室中进行脱臭处理,处理时间为10-20min,温度控制在28-35℃,处理完毕后,排出。具体地,所述生物反应室中装有微生物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制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1)将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喜温嗜酸硫杆菌以及纳豆芽孢杆菌分别培养获得1×108CFU/ml的种子液,然后按照1-2:3-5:3-5:5-7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混合种子液,再按照8%的接种量转到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12h,得到发酵液;2)将秸秆投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过100目筛,得到秸秆粉;将炉渣投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过50目筛,得到炉渣粉;将秸秆粉、炉渣粉、粘土以及磷酸溶液按照6-10:12-20:2-3:15-30的质量比添加到反应釜中,300rpm搅拌15min,然后进入滚筒造粒机造粒,控制粒径为1mm,再置于90℃条件下,烘干1小时,制得载体;3)将发酵液与载体按照3-5:5-7的质量比搅拌混合,然后进行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0℃,干燥后含水量为10wt%,包装,即得。优选地,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为ATCC23350;所述酿酒酵母为ATCC9080;所述喜温嗜酸硫杆菌为ATCC51756;所述纳豆芽孢杆菌为ATCC6051。优选地,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为:玉米粉2.5%、豆饼粉1%、蛋白胨1%、K2HPO40.5%、NaCl0.5%、CaCO30.01%、MgSO40.005%,余量为水,pH7.0;优选地,所述磷酸溶液的浓度为0.1mol/L。优选地,所述粘土的粒径为100目。上述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作为次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对种子液中菌株的数量也没有特别的限制,这可以根据所述环境需要来决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菌种属于已知菌株,均可以从ATCC等商业途径购买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各菌种的种子液制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培养方式,不是本专利技术创新点,此处不详述。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原料或试剂除特别说明之外,均市售可得。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但是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本专利技术通过载体对恶臭污染物进行吸附,然后经过微生物反应将污染物进行吸收利用,从而使得载体可以再次进行有效吸附,无需频繁更换,节省了成本和操作流程,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氨基酸发酵车间的各污染物指标均超出国家标准,经过本专利技术工艺处理后,各恶臭污染物指标下降明显,各污染物指标均显著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本专利技术微生物制剂能够有效地净化氨基酸发酵臭气,效果明显优于三种菌株的组合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选择的四种菌株可以协调共生,相互促进,提高对恶臭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本专利技术净化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廉,提升了发酵车间的空气质量,保障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氨基酸发酵臭气的净化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氨基酸发酵臭气通过负压风机排入生物反应室进行脱臭处理,处理时间为15min,温度控制在30℃,处理完毕后,排出;所述生物反应室中装有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1)将解淀粉芽孢杆菌ATCC23350、酿酒酵母ATCC9080、喜温嗜酸硫杆菌ATCC51756以及纳豆芽孢杆菌ATCC6051分别按照常规培养获得1×108CFU/ml的种子液,然后按照1:3:3: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混合种子液,再按照8%的接种量转到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12h,得到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按质量百分比为:玉米粉2.5%、豆饼粉1%、蛋白胨1%、K2HPO40.5%、NaCl0.5%、CaCO30.01%、MgSO40.005%,余量为水,pH7.0;2)将秸秆投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过100目筛,得到秸秆粉;将炉渣投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过50目筛,得到炉渣粉;将秸秆粉、炉渣粉、粘土以及磷酸溶液按照6:12:2:15的质量比添加到反应釜中,300rpm搅拌15min,然后进入滚筒造粒机造粒,控制粒径为1mm,再置于90℃条件下,烘干1小时,制得载体;所述磷酸溶液的浓度为0.1mol/L;所述粘土的粒径为100目;3)将发酵液与载体按照3:5的质量比搅拌混合,然后进行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0℃,干燥后含水量为10wt%,包装,即得。实施例2一种氨基酸发酵臭气的净化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氨基酸发酵臭气通过负压风机排入生物反应室进行脱臭处理,处理时间为12min,温度控制在32℃,处理完毕后,排出;所述生物反应室中装有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1)将解淀粉芽孢杆菌ATCC23350、酿酒酵母ATCC9080、喜温嗜酸硫杆菌ATCC51756以及纳豆芽孢杆菌ATCC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酸发酵臭气的净化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氨基酸发酵臭气通过负压风机排入到生物反应室中进行脱臭处理,处理时间为10‑20min,温度控制在28‑35℃,处理完毕后,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酸发酵臭气的净化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氨基酸发酵臭气通过负压风机排入到生物反应室中进行脱臭处理,处理时间为10-20min,温度控制在28-35℃,处理完毕后,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室中装有微生物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1)将解淀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喜温嗜酸硫杆菌以及纳豆芽孢杆菌分别培养获得1×108CFU/ml的种子液,然后按照1-2:3-5:3-5:5-7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混合种子液,再按照8%的接种量转到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12h,得到发酵液;2)将秸秆投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过100目筛,得到秸秆粉;将炉渣投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过50目筛,得到炉渣粉;将秸秆粉、炉渣粉、粘土以及磷酸溶液按照6-10:12-20:2-3:15-30的质量比添加到反应釜中,300rpm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良程士清刘世周王小平徐太海
申请(专利权)人:许传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