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姬锐利专利>正文

一种喂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45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喂食,注食速度匀速、可调的喂食器,包括上壳、中壳和下壳三层结构,所述上壳底面开口,为空腔结构,上壳上表面正上方设置有提手,提手两端向下延伸与左右侧面连接固定,上壳上表面上设置有操作面板,包括可视窗口和按键区域,上壳体后表面开有U形孔和直流电源插孔;所述中壳,设置在上壳空腔结构内,中壳内安装有蠕动泵,中壳后面与上壳U形孔对应处开孔,中壳体底面开孔,开孔均与蠕动泵软管配合;所述下壳为与上壳配合连接的上开口容器结构,上壳和下壳通过扣件可拆卸连接。本提供的一种喂食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喂食速度均匀、可调,便携,清洗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喂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无须消耗大量人力,具有自动喂食,注食速度匀速、可调,进食过程中无需插拔任何接口的喂食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常年卧床不起的瘫痪病人,由于咀嚼和吞咽功能的丧失,不能自主进食,通常需要插胃管,再用一次性注射器往胃管里打入流食,这就需要护士或家人使用手指用力推动注射器的柱塞柄将流食打入到病人的胃内,由于食物粘稠度和胃管直径的限制,常会使护士或家人不容易推动注射器,使喂食过程持续很长时间,费时费力,给病人及家属造成非常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另外,由于注食时手指力度不好把握,导致注食速度时快时慢,注食速度过慢,食物易冷,影响病人肠胃,注食速度过快,犹如填鸭,病人会感到极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手动注射喂食所存在的费时费力,且因为无法准确把握手指力度,导致注食速度时快时慢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注食速度均匀、可调,进食过程中无需插拔任何接口,喂食效果理想,能减轻护士或病人家属喂食劳动强度的喂食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中壳和下壳三层结构,所述上壳底面开口,为空腔结构,提手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中壳(2)和下壳(3)三层结构,所述上壳(1)底面开口,为空腔结构,上壳(1)上表面正上方设置有提手(101),提手(101)两端向下延伸与左右侧面连接固定,上壳(1)上表面上设置有操作面板(102),包括可视窗口和按键区域,上壳(1)后表面开有U形孔(103)和直流电源插孔(104);所述中壳(2),设置在上壳(1)空腔结构内,中壳(2)内安装有蠕动泵(201),中壳(2)后面与上壳U形孔(103)对应处开孔,中壳(2)底面开孔,开孔均与蠕动泵(201)软管配合;所述下壳(3)为与上壳(1)配合连接的上开口容器结构,上壳(1)和下壳(3)通过扣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中壳(2)和下壳(3)三层结构,所述上壳(1)底面开口,为空腔结构,上壳(1)上表面正上方设置有提手(101),提手(101)两端向下延伸与左右侧面连接固定,上壳(1)上表面上设置有操作面板(102),包括可视窗口和按键区域,上壳(1)后表面开有U形孔(103)和直流电源插孔(104);所述中壳(2),设置在上壳(1)空腔结构内,中壳(2)内安装有蠕动泵(201),中壳(2)后面与上壳U形孔(103)对应处开孔,中壳(2)底面开孔,开孔均与蠕动泵(201)软管配合;所述下壳(3)为与上壳(1)配合连接的上开口容器结构,上壳(1)和下壳(3)通过扣件(4)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空腔结构内后面安装有V形档板(105),挡板内固定安装有电源板,电源孔与直流电源插孔(104)相对应;所述上壳(1)空腔结构内上面可视窗口处固定有显示屏和控制模块,按键区域处固定有按键板,各个电路模块通过导线线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2)为上部开口的桶状结构,桶状结构上部设有帽檐结构(202),帽檐结构(202)四角设有连接孔,桶状结构内设置有挡板(2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锐利
申请(专利权)人:姬锐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