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胃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452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卡箍、半钢圈、弹簧软管、安装座、棉垫、塑料套管、连接杆、关节球、夹管机构、支撑杆、夹耳杆、调节栓、固定环、绑带、粘条A面和粘条B面。通过将卡箍分为两个半钢圈组成,两个半钢圈之间通过弹簧软管连接,使得卡箍方便调节尺寸,且患者的头在转动过程中挤压卡箍,只能带动弹簧软管偏移,不会导致卡箍变形,卡箍不仅通过弹簧软管拉动卡在患者的头部,而且还通过两侧的夹耳杆卡在患者的耳阔内侧,使得装置固定更加牢固,并且卡箍安装有两个夹耳杆的内壁上均设置棉垫,棉垫可以使得患者侧身躺着的时候安装座挤压患者的头部较舒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牢固,使用舒服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胃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胃管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胃管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急性中毒时用来洗胃,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胃管在使用时需要固定在患者的鼻子下方,避免胃管脱落。现有的胃管在固定的时候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的胃管通常采用医用胶带固定在患者的鼻梁或者耳朵上,这样在患者头部转动的时候容易导致医用胶带脱落,使得胃管固定不牢固,虽然有的固定装置可以夹住胃管,但是取下胃管的时候不方便,且本身需要固定在患者的头部,患者头部转动的时候容易挤压固定装置导致变形,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胃管固定装置在患者转头的时候容易挤压导致装置变形和采用医用胶带固定不牢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胃管固定装置,具有不易变形,安装牢固和拆卸方便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卡箍和夹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的内部设置两个半钢圈和两个弹簧软管,所述半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卡箍(1)和夹管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1)的内部设置两个半钢圈(2)和两个弹簧软管(3),所述半钢圈(2)的两端均通过所述弹簧软管(3)相互连接,且所述卡箍(1)呈环形结构,所述卡箍(1)的两侧均设置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的内部安装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底端设置夹耳杆(11),所述卡箍(1)内壁靠近所述安装座(4)的两侧均铺设棉垫(5),所述卡箍(1)的外壁套接两个塑料套管(6),所述塑料套管(6)的底部设置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安装所述夹管机构(9),所述夹管机构(9)的内部设置固定环(13)和绑带(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卡箍(1)和夹管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1)的内部设置两个半钢圈(2)和两个弹簧软管(3),所述半钢圈(2)的两端均通过所述弹簧软管(3)相互连接,且所述卡箍(1)呈环形结构,所述卡箍(1)的两侧均设置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的内部安装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底端设置夹耳杆(11),所述卡箍(1)内壁靠近所述安装座(4)的两侧均铺设棉垫(5),所述卡箍(1)的外壁套接两个塑料套管(6),所述塑料套管(6)的底部设置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安装所述夹管机构(9),所述夹管机构(9)的内部设置固定环(13)和绑带(14),所述绑带(14)的一端内壁上设置粘条A面(15),所述固定环(13)的外壁上设置粘条B面(16),所述粘条A面(15)与所述粘条B面(1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