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233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27
一种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包括瓶体和吊环,吊环与瓶体一体成型,通过注塑成型、预吹成型、吹塑成型、取瓶的步骤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吊环与输液瓶之间一体成型,无合膜缝隙,无脱落风险,无质量风险,质量品质高,无需加热焊接,免去加热焊接的工序,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环保效果好,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瓶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规的输液瓶(输液袋)中,瓶体(袋体)与吊环是分开的,吊环焊接在瓶体(袋体)的底部,该种输液瓶(输液袋)的缺陷在于:一、由于吊环与输液瓶(输液袋)之间是焊接的,吊环与输液瓶(输液袋)之间有合模缝隙,造成吊环与输液瓶(输液袋)之间的牢固程度低,容易发生脱落现象,易造成危险;二、输液瓶(输液袋)和吊环需要两套模具进行生产,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成本提高;三、输液瓶(输液袋)和吊环在焊接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进行的,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人员辅助操作,加大了质量风险,增加了人工成本;四、输液瓶(输液袋)和吊环采用加热焊接的方式固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出吊环一体化输液瓶,无质量风险,满足塑瓶生产的需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设置有瓶口,所述瓶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瓶体一体成型的吊环。吊环与瓶体之间通过固定柱连接,所述固定柱与吊环、瓶体之间为一体成型。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凹口,所述吊环位于凹口内。上述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注塑成型,将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吊环一体化瓶胚注塑模具注塑形成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注塑成型的瓶胚中型腔与吊环连接处无合模缝;第二步,预吹成型,包括如下步骤:A1,变压预热,将获得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先进行变压预热,首先,在0.05Mpa~0.07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0℃~40℃,接着在0.01Mpa~0.02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2℃~42℃,最后在0.03Mpa~0.04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5℃~45℃,预热后进行预吹;A2,预吹,将预热后获得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进行预吹,预吹温度为130℃~150℃,预吹完成后取出置于工位上,自然冷却至室温,预吹时采用低压吹气,预吹的压力为0.4Mpa~0.6Mpa,第一次低压吹气至瓶胚结晶预成型,然后排出气体,第二次低压吹气至瓶胚预成型;第三步,吹塑成型,待预吹瓶胚自然冷却后,将冷却后的预吹瓶胚再次进行吹瓶,吹塑成型包括如下步骤:B1,变压预热,将获预吹成型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先进行变压预热,首先,在0.12Mpa~0.22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0℃~40℃,接着在0.07Mpa~0.09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0℃~40℃,最后在0.1Mpa~0.11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5℃~45℃,预热后进行预吹;B2,吹瓶,将预热后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进行吹瓶,吹瓶时采用高压吹气,吹瓶的压力为0.8Mpa~1.2Mpa,吹瓶温度为140℃~160℃,第一次高压吹气至瓶胚结晶成型,排出气体,第二次高压吹气至瓶胚成型,吹瓶完成后获得成品塑瓶;第四步,取瓶,将获得的成品吊环一体化输液瓶脱模取下,获得吊环一体化输液瓶。本专利技术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及其制造方法,第一步,注塑成型,将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吊环一体化瓶胚注塑模具注塑形成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注塑成型的瓶胚中型腔与吊环连接处无合模缝,注塑出来的吊环和输液瓶形成一体化,无合模缝隙,然后进行第二步,第二步,预吹成型,包括如下步骤:A1,变压预热,将获得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先进行变压预热,首先,在0.05Mpa~0.07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0℃~40℃,接着在0.01Mpa~0.02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2℃~42℃,最后在0.03Mpa~0.04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5℃~45℃,预热后进行预吹;A2,预吹,将预热后获得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进行预吹,预吹温度为130℃~150℃,预吹完成后取出置于工位上,自然冷却至室温,预吹时采用低压吹气,预吹的压力为0.4Mpa~0.6Mpa,第一次低压吹气至瓶胚结晶预成型,然后排出气体,第二次低压吹气至瓶胚预成型,变压预热的作用是使瓶胚温度从表面到内部实现平均化,通过变压方式确保瓶胚的每个位置都能够实现温度平均化,使得瓶胚任何一处位置都实现了温度平均化,确保瓶胚和吊环实现温度平均化,使形成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稳定性好,质量高,提高了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质量,质量品质高,第三步进行吹塑成型,待预吹瓶胚自然冷却后,将冷却后的预吹瓶胚再次进行吹瓶,吹塑成型包括如下步骤:B1,变压预热,将获预吹成型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先进行变压预热,首先,在0.12Mpa~0.22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0℃~40℃,接着在0.07Mpa~0.09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0℃~40℃,最后在0.1Mpa~0.11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5℃~45℃,预热后进行预吹;B2,吹瓶,将预热后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进行吹瓶,吹瓶时采用高压吹气,吹瓶的压力为0.8Mpa~1.2Mpa,吹瓶温度为140℃~160℃,第一次高压吹气至瓶胚结晶成型,排出气体,第二次高压吹气至瓶胚成型,吹瓶完成后获得成品塑瓶,变压预热的作用是使瓶胚温度从表面到内部实现平均化,通过变压方式确保瓶胚的每个位置都能够实现温度平均化,使得瓶胚任何一处位置都实现了温度平均化,确保瓶胚和吊环实现温度平均化,使形成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稳定性好,质量高,提高了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质量,质量品质高,第四步进行取瓶,将获得的成品吊环一体化输液瓶脱模取下,获得吊环一体化输液瓶。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吊环与输液瓶之间一体成型,无合膜缝隙,无脱落风险,无质量风险,质量品质高,无需加热焊接,免去加热焊接的工序,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环保效果好,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瓶体10,瓶口10-1,凹口10-2,吊环11,固定柱1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实施例一:这种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包括瓶体10,瓶体10上设置有瓶口10-1,瓶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与瓶体10一体成型的吊环11。吊环11与瓶体10之间通过固定柱11-1连接,固定柱11-1与吊环11、瓶体10之间为一体成型。瓶体10的底部设置有凹口10-2,吊环11位于凹口10-2内。上述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注塑成型,将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吊环一体化瓶胚注塑模具注塑形成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注塑成型的瓶胚中型腔与吊环连接处无合模缝;第二步,预吹成型,包括如下步骤:A1,变压预热,将获得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先进行变压预热,首先,在0.05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预热温度为30℃,接着在0.01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预热温度为32℃,最后在0.03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预热温度为35℃,预热后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0),所述瓶体(10)上设置有瓶口(10‑1),所述瓶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与瓶体(10)一体成型的吊环(11)。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9 CN 20181163418221.一种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0),所述瓶体(10)上设置有瓶口(10-1),所述瓶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与瓶体(10)一体成型的吊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11)与瓶体(10)之间通过固定柱(11-1)连接,所述固定柱(11-1)与吊环(11)、瓶体(10)之间为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0)的底部设置有凹口(10-2),所述吊环(11)位于凹口(10-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注塑成型,将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吊环一体化瓶胚注塑模具注塑形成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注塑成型的瓶胚中型腔与吊环连接处无合模缝;(2)预吹成型,包括如下步骤:A1,变压预热,将获得的吊环一体化输液瓶的瓶胚先进行变压预热,首先,在0.05Mpa~0.07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0℃~40℃,接着在0.01Mpa~0.02Mpa的压力下预热1分钟~2分钟,预热温度为32℃~42℃,最后在0.03M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军谭鸿波牟春雷田铭兰现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