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315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包括:医疗床、防护带、钢管和万向轮;所述防护带位于医疗床的上侧,且防护带与钢管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腿位于医疗床的下侧,且支撑腿与钢管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位于医疗床的两端,且把手与钢管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医疗床的右侧下端,且万向轮通过螺钉与支撑腿相连接;所述连接器设置在钢管的内侧,且连接器与钢管通过螺钉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上的改进,并结合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精良、便携性优良、轻便实用的优点,从而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之具有更加实用性的目的。

A temporary medical bed for field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
技术介绍
当有急诊时,患者不能活动,就用病床代替,去诊断,然后去做各种检查,再进入病房,由于在野外时距离医院较远,需要进行及时救治,此时就需要可靠实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
存在结构单一、便携性差、笨重难以运输等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于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精良、便携性优良、轻便实用的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秉持该行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并对现有技术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结结构精良、便携性优良、轻便实用的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单一、便携性差、笨重难以运输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一种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包括:医疗床、防护带、支撑腿、翻折撑、把手、钢管、万向轮和连接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包括:医疗床(1)、防护带(2)、支撑腿(3)、翻折撑(4)、把手(5)、钢管(6)、万向轮(7)和连接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带(2)位于医疗床(1)的上侧,且防护带(2)与钢管(6)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腿(3)位于医疗床(1)的下侧,且支撑腿(3)与钢管(6)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翻折撑(4)设置在钢管(6)的两侧下端,且翻折撑(4)通过螺钉与钢管(6)相连接;所述把手(5)位于医疗床(1)的两端,且把手(5)与钢管(6)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万向轮(7)设置在医疗床(1)的右侧下端,且万向轮(7)通过螺钉与支撑腿(3)相连接;所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训练用的临时救治医疗床,包括:医疗床(1)、防护带(2)、支撑腿(3)、翻折撑(4)、把手(5)、钢管(6)、万向轮(7)和连接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带(2)位于医疗床(1)的上侧,且防护带(2)与钢管(6)通过缝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腿(3)位于医疗床(1)的下侧,且支撑腿(3)与钢管(6)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翻折撑(4)设置在钢管(6)的两侧下端,且翻折撑(4)通过螺钉与钢管(6)相连接;所述把手(5)位于医疗床(1)的两端,且把手(5)与钢管(6)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万向轮(7)设置在医疗床(1)的右侧下端,且万向轮(7)通过螺钉与支撑腿(3)相连接;所述连接器(8)设置在钢管(6)的内侧,且连接器(8)与钢管(6)通过螺钉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月强沈兴平邢继龙王士华蒋顺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康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