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移动终端、及人工耳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30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移动终端、及人工耳蜗。所述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包括:用于令移动终端的拾音元器件采集声音信息的声音采集模块;用于对声音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息进行降噪处理、言语策略编码处理、和/或生成供与人工耳蜗植入体工作的参数信息的声音处理模块;以及用于令移动终端的通信元器件将声音处理模块输出的信息发送至人工耳蜗发射模块,以供人工耳蜗发射模块将其发送至人工耳蜗植入体的信息传输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安装于移动终端,可在功能上完全替代现有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器,从而省掉现有人工耳蜗的耳背机结构、发射线缆结构,只保留其发射模块的部分,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Cochlear implant voice processing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cochlear im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移动终端、及人工耳蜗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耳蜗领域,特别是涉及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移动终端、及人工耳蜗。
技术介绍
人工耳蜗已得到四十多年的发展,技术上趋于成熟,无论是植入体技术还是体外机的言语处理器技术都趋于稳定,特别是语言处理器的降噪技术、言语策略、低功耗、小体积的追求将近极致。图1显示了一种常见的人工耳蜗外观示意图,其佩戴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3则显示了该人工耳蜗的内部原理架构。在该经典架构中,人工耳蜗语音处理器(位于耳背机中)是一个单一领域的专用集成系统,通过MIC采集声音,经过语音芯片及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降噪、言语策略编码等处理,通过发射线缆与人工耳蜗发射模块实现数据传输,人工耳蜗发射模块则通过其RF功率集成电路发射RF载波,从而实现与植入体的无线通讯和电能传送。人工耳蜗若想在进一步突破就需要新架构的出现,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于近些年高速发展,随着其硬件及软件的不断升级,已能够满足人工耳蜗语音处理器的信号处理要求。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希望设计一种新型的人工耳蜗架构,利用移动终端的MIC、蓝牙等元器件,以及安装的APP软件完全代替或取代现有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移动终端、及人工耳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所述装置搭载于与人工耳蜗发射模块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与人工耳蜗植入体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声音采集模块,用于令所述移动终端的拾音元器件采集声音信息;声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声音采集模块,用于对所述声音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息进行降噪处理、言语策略编码处理、和/或生成供与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工作的参数信息;信息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声音处理模块,用于令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元器件将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输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以供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将其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元器件及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分别包括蓝牙;所述信息传输模块令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蓝牙将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输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传输模块令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元器件将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输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还包括:采用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唯一标识码作为通讯密钥。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娱乐音频模块、和/或通话模块,分别与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连接;其中,所述娱乐音频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本地的娱乐音频信息、和/或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获得的娱乐音频信息;所述通话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通话时所产生的对话信息;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娱乐音频模块和/或所述通话模块获取的声音信息进行降噪处理、言语策略编码处理、和/或生成供与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工作的参数信息。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语训模块,连接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语训素材音频信息转成电信号;所述信息传输模块,还用于令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元器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以供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接收所述电信号后用其刺激患者听神经纤维。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人工耳蜗发送模块包括电池;所述装置还包括:电量统计模块,连接所述信息传输模块;其中,所述信息传输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发送的电池电量信息;所述电量统计模块,用于分析所述电池电量信息,以令所述移动终端显示当前电量的使用状态,并在电量不足时予以提示。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监听模块、远程调机模块、故障检测模块、防丢失模块、及在线客服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其中,所述监听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拾音元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所述远程调机模块,用于令所述移动终端网络连接服务后台,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获得所述服务后台的远程在线调机服务;所述故障检测模块、所述防丢失模块、及所述在线客服模块,用于令所述移动终端网络连接服务后台,从而获得所述服务后台提供的故障检测服务、防丢失服务、及在线客服服务。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智能穿戴适配器通信连接,以接受所述无线智能穿戴适配器的无线遥控、和/或接收所述无线智能穿戴适配器发送的音频信号。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包括:植入体、发射模块,以及如上任一所述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用于与植入体通讯的RF模块,以及用于与搭载所述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的移动终端通讯的蓝牙模块。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模块还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无线智能穿戴适配器通信连接,以接受所述无线智能穿戴适配器的无线遥控。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移动终端、及人工耳蜗,通过设计了安装于移动终端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可令移动终端在功能上完全替代现有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器,从而省掉现有人工耳蜗的耳背机结构、发射线缆结构,使人工耳蜗的体外部分只保留发射模块,而原MIC、降噪模块、言语编码等模块全部由移动终端中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来完成,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人工耳蜗的外观示意图。图2显示为图1中的人工耳蜗的佩戴示意图。图3显示为图1的人工耳蜗的内部原理架构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人工耳蜗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人工耳蜗的内部原理架构图。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的模块结构图。图7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人工耳蜗的内部原理架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人工耳蜗系统架构,可令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在功能上完全替代现有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器,从而省略掉现有人工耳蜗的耳背机结构和发射线缆结构,使体外结构只保留发射模块,原来体外的MIC、降噪模块、言语编码等模块全部由移动终端中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来完成,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人工耳蜗系统架构还可以纳入无线智能穿戴适配器(如智能手表等),以使该无线智能穿戴适配器能无线遥控所述移动终端、及所提人工耳蜗系统架构中的人工耳蜗发射模块,从而拓展人工耳蜗系统架构的功能范围。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人工耳蜗系统架构包括三部分:移动终端、人工耳蜗发射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搭载于与人工耳蜗发射模块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与人工耳蜗植入体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声音采集模块,用于令所述移动终端的拾音元器件采集声音信息;声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声音采集模块,用于对所述声音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息进行降噪处理、言语策略编码处理、和/或生成供与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工作的参数信息;信息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声音处理模块,用于令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元器件将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输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以供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将其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搭载于与人工耳蜗发射模块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与人工耳蜗植入体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声音采集模块,用于令所述移动终端的拾音元器件采集声音信息;声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声音采集模块,用于对所述声音采集模块采集的声音信息进行降噪处理、言语策略编码处理、和/或生成供与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工作的参数信息;信息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声音处理模块,用于令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元器件将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输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以供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将其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元器件及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分别包括蓝牙;所述信息传输模块令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蓝牙将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输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模块令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元器件将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输出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人工耳蜗发射模块还包括:采用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唯一标识码作为通讯密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娱乐音频模块、和/或通话模块,分别与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连接;其中,所述娱乐音频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本地的娱乐音频信息、和/或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获得的娱乐音频信息;所述通话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通话时所产生的对话信息;所述声音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娱乐音频模块和/或所述通话模块获取的声音信息进行降噪处理、言语策略编码处理、和/或生成供与所述人工耳蜗植入体工作的参数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语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语训模块,连接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语训素材音频信息转成电信号;所述信息传输模块,还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长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