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尿管镜碎石的水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尿管镜碎石的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全世界约5%-15%的人患有泌尿系结石疾病。随着腔道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碎石设备和取石工具的不断完善,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迁,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被以腔道内镜为代表的微创治疗手段所取代,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主要以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为主。医师将操作器械从镜体尾部的器械入口伸入管腔进行手术,并通过管腔向手术部位持续注入大量的水以保持视野清楚。但是,目前所使用的输尿管镜,其注水和排水通过同一腔道进行,注水与排水只能分开操作,无法形成水循环,会导致手术视野清晰度差,碎石效率大幅度降低,手术时间延长,既影响了手术效果,又增加了手术的出血和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输尿管镜碎石的水循环装置,在输尿管镜碎石手术中形成水循环,在手术过程中能排水、排气,能有效保持镜前视野清晰,提高手术安全性,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适合医疗机构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尿管镜碎石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尿管导管、衔接基座、三通管、密封橡胶塞和延长管,所述输尿管导管为F5的导管、长56cm,前端设为开口端,开口端后1‑3cm管壁设置至少2个侧孔,输尿管导管后端和衔接基座连接,衔接基座后端连接三通管,三通管后端设置有密封橡胶塞,钬激光光纤可从后端插入,所述三通管侧面设有水循环接头,水循环接头上连接有延长管或密封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尿管镜碎石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尿管导管、衔接基座、三通管、密封橡胶塞和延长管,所述输尿管导管为F5的导管、长56cm,前端设为开口端,开口端后1-3cm管壁设置至少2个侧孔,输尿管导管后端和衔接基座连接,衔接基座后端连接三通管,三通管后端设置有密封橡胶塞,钬激光光纤可从后端插入,所述三通管侧面设有水循环接头,水循环接头上连接有延长管或密封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汝平,李志鹏,袁顺辉,平秦榕,李海丹,和术臣,王宇扬,刘杨文易,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