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21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茶具,包括茶壶、茶杯、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包括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的为长方体空腔,容置空腔的上板面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板,过滤板的边沿与开口的边沿相接触,上板面的下端面设有阻挡过滤板向容置空腔底部移动的阻挡板,阻挡板的板面方向与上板面的板面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携带方便。

A portable tea 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茶具
本技术属于茶具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茶具。
技术介绍
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随着茶道的发展,茶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现在使用的主要茶具包括托盘、茶壶和茶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是将茶壶和茶杯放置在托盘上,托盘下放置蓄水腔,在洗茶的过程中,废水可以直接倒在托盘上,继而回收至蓄水腔内,可以浇灌花木,但是现有的茶具携带时候,需要将茶具包装好,再携带,较为麻烦,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携带方便的便携茶具。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茶具,包括茶壶、茶杯、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包括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的为长方体空腔,容置空腔的上板面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板,过滤板的边沿与开口的边沿相接触,上板面的下端面设有阻挡过滤板向容置空腔底部移动的阻挡板,阻挡板的板面方向与上板面的板面方向平行,容置空腔内设有放置茶杯凹槽和茶壶凹槽,茶杯凹槽和茶壶凹槽外围分别设有固定茶杯和茶壶的紧固件,容置空腔外围设有固定框,固定框与容置空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固定框与容置空腔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位于容置空腔侧壁上方,固定框为一侧开口的长方形框架,固定框包括两个长杆,两个长杆的一端通过短杆连接,容置空腔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第一底座固定框的开口与第二底座固定框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底座的容置空腔与第二底座的容置空腔的上方侧壁通过合页铰接,形成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绕合页开合的结构,闭合时,第一底座的过滤板与第二底座的过滤板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板包括金属丝网,金属网的上覆盖织网。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板放置于开口内时,过滤板的上端面与上板面的上端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的茶壶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与茶壶的侧面剖面形状相同,茶杯凹槽横截面形状与茶杯的侧面剖面形状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的紧固件分为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松紧带,第一松紧带的一端固定在茶壶凹槽一侧,第一松紧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挂环,茶壶凹槽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挂环配合使用的第一挂钩,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松紧带,第二松紧带的一端固定在茶杯凹槽一侧,第二松紧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挂环,茶杯凹槽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二挂环配合使用的第二挂钩。本技术结构简单,设有茶杯凹槽和茶壶凹槽可以在携带过程中,将茶杯和茶壶放置在容置空腔内,容置空腔还可以蓄水,茶杯和茶壶放在过滤板上,容置空腔可以作为现在茶具中的托盘使用,同时,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两个可以绕合页形成可以开闭的结构,可以开闭,使用者抓住第一底座的固定框和第二底座的固定框,可以直接将茶具全部携带至需要使用的地方,防止颠簸破碎茶杯或者茶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上板面的下端面的阻挡板的位置图;图4为茶杯凹槽和茶壶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的一种便携茶具,包括茶壶1、茶杯2、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第一底座3包括容置空腔301,容置空腔301的为长方体空腔,容置空腔301的上板面302上设有开口303,开口303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板304,过滤板304的边沿与开口303的边沿相接触,上板面302的下端面设有阻挡过滤板304向容置空腔301底部移动的阻挡板305,阻挡板305的板面方向与上板面302的板面方向平行,阻挡板305的一端伸出开口303,容置空腔301内设有放置茶杯凹槽5和茶壶凹槽6,茶杯凹槽5和茶壶凹槽6外围分别设有固定茶杯2和茶壶1的紧固件7,容置空腔301外围设有固定框8,固定框8与容置空腔30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固定框8与容置空腔301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杆10连接,连接杆位于容置空腔301侧壁上方,固定框8为一侧开口303的长方形框架,固定框8包括两个长杆801,两个长杆801的一端通过短杆802连接,容置空腔301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306,出水口306上设有密封活塞307,所述的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第一底座3固定框8的开口303与第二底座4固定框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底座3的容置空腔301与第二底座的容置空腔的上方侧壁通过合页9铰接,形成第一底座3与第二底座4绕合页9开合的结构,闭合时,第一底座3的过滤板304与第二底座4的过滤板相接触,所述的过滤板304包括金属丝网,金属网的上覆盖织网,所述的过滤板304放置于开口303内时,过滤板304的上端面与上板面302的上端面平齐,所述的茶壶凹槽6的横截面形状与茶壶1的侧面剖面形状相同,茶杯凹槽5横截面形状与茶杯2的侧面剖面形状相同,所述的紧固件7分为第一紧固件71和第二紧固件72,第一紧固件71包括第一松紧带711,第一松紧带711的一端固定在茶壶凹槽6一侧,第一松紧带7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挂环712,茶壶凹槽6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挂环712配合使用的第一挂钩713,第二紧固件72包括第二松紧带721,第二松紧带721的一端固定在茶杯凹槽5一侧,第二松紧带7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挂环722,茶杯凹槽5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二挂环722配合使用的第二挂钩723。不使用时,茶壶1和茶杯2分别放置在茶壶凹槽6和茶杯凹槽5,将第一挂环712挂在第一挂钩713上,第二挂环722挂在第二挂钩723上,将茶壶1和茶杯2固定在茶壶凹槽6和茶杯凹槽5内,将第一底座3的固定框8和第二底座4的固定框8合并在一起,因为固定框8与容置空腔301之间具有间隔,使用者可以手持固定框8,将整个茶具携带走,使用时,将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打开,将茶壶1和茶杯2取出,放在在过滤板304上,废水可以直接倒在过滤板304上,继而进入容置空腔301,使用完毕后,打开密封活塞307,废水排出,茶壶1和茶杯2重新放置在茶壶凹槽6和茶杯凹槽5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壶、茶杯、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包括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的为长方体空腔,容置空腔的上板面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板,过滤板的边沿与开口的边沿相接触,上板面的下端面设有阻挡过滤板向容置空腔底部移动的阻挡板,阻挡板的板面方向与上板面的板面方向平行,容置空腔内设有放置茶杯凹槽和茶壶凹槽,茶杯凹槽和茶壶凹槽外围分别设有固定茶杯和茶壶的紧固件,容置空腔外围设有固定框,固定框与容置空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固定框与容置空腔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位于容置空腔侧壁上方,固定框为一侧开口的长方形框架,固定框包括两个长杆,两个长杆的一端通过短杆连接,容置空腔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第一底座固定框的开口与第二底座固定框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底座的容置空腔与第二底座的容置空腔的上方侧壁通过合页铰接,形成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绕合页开合的结构,闭合时,第一底座的过滤板与第二底座的过滤板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茶壶、茶杯、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包括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的为长方体空腔,容置空腔的上板面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可拆卸的过滤板,过滤板的边沿与开口的边沿相接触,上板面的下端面设有阻挡过滤板向容置空腔底部移动的阻挡板,阻挡板的板面方向与上板面的板面方向平行,容置空腔内设有放置茶杯凹槽和茶壶凹槽,茶杯凹槽和茶壶凹槽外围分别设有固定茶杯和茶壶的紧固件,容置空腔外围设有固定框,固定框与容置空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固定框与容置空腔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位于容置空腔侧壁上方,固定框为一侧开口的长方形框架,固定框包括两个长杆,两个长杆的一端通过短杆连接,容置空腔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第一底座固定框的开口与第二底座固定框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底座的容置空腔与第二底座的容置空腔的上方侧壁通过合页铰接,形成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绕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昭宇胡昳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