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17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座椅,包括椅背、椅座和椅腿,椅腿上设置有金属导电体,金属导电体通过扣件连接有活动导电部件,扣件包括纽扣活动部分和纽扣固定部分,纽扣固定部分位于金属导电体的表面上,活动导电部件包括金属插头和转接线,金属插头连接转接线一端,转接线中间部分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导线,转接线另一端连接纽扣活动部分,金属插头插入接地孔,椅背和椅座外套置有防静电椅套,防静电椅套包括PVC椅套内层、抗静电椅套中层和PVC椅套外层,在PVC椅套外层中镶嵌有导电纤维,PVC椅套外层与椅腿顶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座椅在椅腿上设置金属导电体,金属导电体通过扣件与活动导电部件连接,活动导电部件插入接地孔,使得座椅具有防静电效果。

An Antistatic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座椅
本技术涉及办公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座椅。
技术介绍
静电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现象,当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或接触时,物体间将发生电子转移,一种物质把电子传给另一种物质而带正电,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在与大地绝缘情况下,电荷无法泄漏而停留在物体的内部或表面呈相对静止状态,这种不流动的电荷称为静电。静电效应分为四种,第一种为静电力学效应,静电带电体周围存在着静电场,由于在通常条件下,静电场是非均匀的,在静电场被极化的介质微粒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指向带电体,即,无论带电体带有何种极性的电荷,带电体对于原来不带电的尘埃颗粒都具有吸引力的作用。第二种为静电放电的热效应,静电火花放电或刷形放电一般都是在纳秒或微秒量级完成的。因此,通常可以将静电放电过程看作是一种绝热过程。空气中发生的静电放电,可以在瞬间使空气电离、击穿通过数安培的大电流,并伴随着发光、发热过程,形成局部的高温热源。第三种为静电的强电场效应。静电荷在物体上的积累往往使物体对地具有高电压,在附近形成强电场。第四种为静电放电的电磁脉冲效应。静电放电过程是电位、电流随机瞬时变化的电磁辐射过程。静电放电引起的生产设备故障是由于静电产生的声光等物理现象和电磁波的电气现象所造成的。由于现代化工生产中大量应用自动化控制设备和分析实验仪器仪表,这些设备中又大量使用各种电子元器件,尤其是对于静电放电特别敏感的MOS型集成电路和场效应晶体管等,当带电体发生间歇性放电,能使上述半导体器件损坏。而当带电体表面电荷密度为10-5-10-4C/m2时,将发生火花放电或表面放电,在带电体和接地体之间有离子电流流动并辐射电磁波,会引起计算机、电子仪表和继电器、开关等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的误动作。同时,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粉体加工产生的静电除带来火灾和爆炸外,还会降低生产效率,影响产品质量。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因此,在具有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在具有爆炸性粉尘或爆炸性气体、蒸汽的场所,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爆炸,进而损毁设备和其他财产。随着高速度、高压力工艺和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与应用,静电的危害更为突出。在一些特殊的生产办公环境,例如电子元器件生产车间,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里,有时由于穿着、气候、摩擦等原因,常常导致身体积累静电,而在生产过程或工作中突然触碰金属电子元器件时,会因为身体上的静电而导致电子元器件的损伤甚至烧毁。目前,现有的办公座椅通常不具备防静电的功能,在生产工作过程中无法正常地将身体上的静电正常接地而消除,从而排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办公座椅不具备防静电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座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座椅,包括椅背、椅座和椅腿,所述椅腿上设置有金属导电体,所述金属导电体通过扣件连接有活动导电部件,所述扣件包括纽扣活动部分和纽扣固定部分,所述纽扣固定部分位于金属导电体的表面上,所述活动导电部件包括金属插头和转接线,所述金属插头连接转接线一端,所述转接线中间部分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导线,所述转接线另一端连接纽扣活动部分,所述金属插头插入接地孔,所述椅背和椅座外套置有防静电椅套,所述防静电椅套为三层,分别PVC椅套内层、抗静电椅套中层和PVC椅套外层,在PVC椅套外层中镶嵌有导电纤维,所述PVC椅套外层与椅腿顶端相连接。纽扣活动部分和纽扣固定部分连接,实现活动导电部件和金属导电体的连接,金属插头插入接地孔,使得座椅具有防静电的效果。活动导电部件上的转接线,其中间部分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导线,便于座椅的移动。防静电椅套设置为三层,分别为PVC椅套内层、抗静电椅套中层和PVC椅套外层,在PVC椅套外层中镶嵌有导电纤维,在金属插头可能出现松动时,防静电椅套使得座椅具有防静电效果。其中,所述抗静电椅套中层为月桂酰二乙醇胺喷涂层。其中,所述椅腿底端设置为整体压铸镀铬铝合金五星脚,所述整体压铸镀铬铝合金五星脚底端配置有锌铝合金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座椅在椅腿上设置金属导电体,金属导电体通过扣件与活动导电部件连接,活动导电部件插入接地孔,使得座椅具有防静电效果;椅套设置为三层,分别为PVC椅套内层、抗静电椅套中层和PVC椅套外层,在PVC椅套外层中镶嵌有导电纤维,提高了座椅的导电性能,增强了抗静电效果,另外,当金属插头从接地孔中脱落时,导电纤维使得座椅具有导电性,避免金属插头未插入接地孔带来的危险。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所示为本技术防静电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防静电座椅中活动导电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防静电座椅中椅套的剖面图。其中:椅背1、椅座2,椅腿3,金属导电体4,活动导电部件5,纽扣活动部分6,纽扣固定部分7,金属插头8,转接线9,螺旋状导线10,防静电椅套11,PVC椅套内层12、抗静电椅套中层13,PVC椅套外层14,五星脚15,脚轮1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一种防静电座椅,包括椅背1、椅座2和椅腿3,椅腿3上设置有金属导电体4,金属导电体4通过扣件连接有活动导电部件5,扣件包括纽扣活动部分6和纽扣固定部分7,纽扣固定部分7位于金属导电体4的表面上,活动导电部件5包括金属插头8和转接线9,金属插头8连接转接线9一端,转接线9中间部分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导线10,转接线9另一端连接纽扣活动部分6,金属插头8插入接地孔。椅背1和椅座2外套置有防静电椅套11,椅腿3底端设置为整体压铸镀铬铝合金五星脚15,整体压铸镀铬铝合金五星脚15底端配置有锌铝合金脚轮16。在使用时,将纽扣活动部分6与纽扣固定部分7连接,实现活动导电部件5与金属导电体4的连接,将金属插头8插入接地孔,座椅上的静电通过金属导电体4接地,座椅具有防静电功能。转接线9中间部分设置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导线10,实现座椅的正常移动。如图3,防静电椅套11为三层,分别PVC椅套内层12、抗静电椅套中层13和PVC椅套外层14,在PVC椅套外层14中镶嵌有导电纤维,PVC椅套外层14与椅腿3顶端相连接。其中,所述抗静电椅套中层13为月桂酰二乙醇胺喷涂层。在椅背1和椅座2外套置有防静电椅套11,防静电椅套11为三层结构,分别为PVC椅套内层12、抗静电椅套中层13和PVC椅套外层14,在PVC椅套外层14中镶嵌有导电纤维,PVC椅套外层14与椅腿3顶端相连接,导电纤维的设置,增加了座椅的防静电效果,保证了座椅在电子元器件等生产车间的安全使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背(1)、椅座(2)和椅腿(3),所述椅腿(3)上设置有金属导电体(4),所述金属导电体(4)通过扣件连接有活动导电部件(5),所述扣件包括纽扣活动部分(6)和纽扣固定部分(7),所述纽扣固定部分(7)位于金属导电体(4)的表面上,所述活动导电部件(5)包括金属插头(8)和转接线(9),所述金属插头(8)连接转接线(9)一端,所述转接线(9)中间部分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导线(10),所述转接线(9)另一端连接纽扣活动部分(6),所述金属插头(8)插入接地孔,所述椅背(1)和椅座(2)外套置有防静电椅套(11),所述防静电椅套(11)为三层,分别PVC椅套内层(12)、抗静电椅套中层(13)和PVC椅套外层(14),在PVC椅套外层(14)中镶嵌有导电纤维,所述PVC椅套外层(14)与椅腿(3)顶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背(1)、椅座(2)和椅腿(3),所述椅腿(3)上设置有金属导电体(4),所述金属导电体(4)通过扣件连接有活动导电部件(5),所述扣件包括纽扣活动部分(6)和纽扣固定部分(7),所述纽扣固定部分(7)位于金属导电体(4)的表面上,所述活动导电部件(5)包括金属插头(8)和转接线(9),所述金属插头(8)连接转接线(9)一端,所述转接线(9)中间部分为具有弹性的螺旋状导线(10),所述转接线(9)另一端连接纽扣活动部分(6),所述金属插头(8)插入接地孔,所述椅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起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日月星辰静电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