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黄花菜栽培的除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2027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黄花菜栽培的除草方法,属于植物除草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适于黄花菜的除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黄花菜发芽前15天(1月下旬)施用除草剂“草胺磷”;(2)待黄花菜苗期成林,抽薹之前(即4月中旬),施用除草剂“精喹禾灵”和“氟咯草酮”混合剂;(3)待黄花收获完成后进行(10月上旬),喷施除草剂“氧氟乙草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好用于除去黄花菜地各类杂草的方法,通过在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除草剂,不仅达到了高效去除杂草的目的,同时所选除草剂对黄花菜植株不造成影响,保证了黄花菜栽培的品质和质量。

A weeding method suitable for yellow cauliflower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黄花菜栽培的除草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除草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黄花菜栽培的除草方法。
技术介绍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菜是有名的观赏花卉,同时也可作为蔬菜和药材被人们所食用。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对光照适应范围广,可与较为高大的作物间作。黄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温。忌土壤过湿或积水。旬均温5℃以上时幼苗开始出土,叶片生长适温为15℃~20℃;开花期要求较高温度,20℃~25℃较为适宜。因而黄花菜主要栽培于南方。黄花菜栽培繁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株繁殖、切片育苗繁殖、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前人总结出了黄花菜栽培时有以下关键环节:(1)采用密植发挥群体优势,增加分蘖、抽薹和花蕾数,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2)黄花菜的根群从短缩茎周围生出,自下而上发根部位逐年上移,因此适当深栽利于植株成活发旺;(3)黄花菜为肉质根系,需要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条件,才能有利于根群的生长发育;(4)黄花菜要求施足冬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目前对于黄花菜栽培,四川是黄花栽植的主产区之一。达州市渠县地区黄花栽植面积大,品种优良。该市黄花菜的栽培过程中黄花菜草害尤为严重,除草相当困难。人工除杂草费时费力,在当下农村人力缺乏的条件下,这种方法成本太高,不适应大面积除草需求。传统化学除草剂不仅能迅速杀死杂草,也对黄花植株造成巨大的危害。针对黄花菜的栽培而言,如何选择一种除草方法,解决其草害现象严重,且使用除草剂容易对黄花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黄花菜栽培的除草方法。该方法很好解决了黄花菜栽培过程中草害现象严重的问题,对黄花菜地生长的杂草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同时对黄花菜本身不造成影响,能够保证黄花菜的正常生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黄花菜栽培的除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黄花菜发芽前15天施用除草剂草胺磷;(2)待黄花菜苗期成林,抽薹之前,施用除草剂精喹禾灵和氟咯草酮混合剂;(3)待黄花收获完成后进行,喷施除草剂氧氟乙草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选择在不同时期施用相应的除草剂种类,能够最大程度除去黄花菜地中的各类杂草,同时对黄花菜生长不造成影响,保证了黄花菜的栽培质量和品质。进一步的是,步骤(1)中所述除草剂的喷施方法为:按照42%氧氟乙草胺800倍液进行喷施,施用量为50g/亩。进一步的是,步骤(2)中所述除草剂的施用方法为:按照5%精喹禾灵1000倍液进行喷施,施用量为40ml/亩,按照70%氟咯草酮400倍液进行喷施,施用量为100g/亩,两者混合施用。进一步的是,步骤(3)中所述除草剂的喷施方法为:按照42%氧氟乙草胺800倍液进行喷施,施用量为50g/亩。进一步的是,步骤(1)中施用除草剂草胺磷的时间为每年的1月下旬。进一步的是,步骤(2)中施用除草剂精喹禾灵和氟咯草酮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进一步的是,步骤(3)中喷施除草剂氧氟乙草胺的时间为每年的10月上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好用于除去黄花菜地各类杂草的方法,通过在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除草剂,不仅达到了高效去除杂草的目的,同时所选除草剂对黄花菜植株不造成影响,保证了黄花菜栽培的品质和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和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试验地选择:在达州市农科院试验地和渠县黄花大面积种植区设置试验点,在各试验点选取同等自然环境、同等地力的地块,设置实验小区,对黄花试验地进行除草处理,在实验小区统计除草剂对黄花菜植株的影响,统计其除草效率(种类、生物总量),最后筛选出最优良的除草剂。(二)黄花菜生长情况对比:1、黄花地杂草生长情况对比对比小区内杂草种类、数量等,调查时间为使用除草剂后20天时间,杂草种类包括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2、除草剂使用后对黄花菜生长影响对比:1)致死:喷施除草剂,致使黄花菜植株枯萎,烂根。2)停止生长:喷施除草剂,致使黄花菜叶片变黄,植株停止生长。3)至畸:喷施除草剂,致使黄花菜叶片局部变黄、变形,没有其他明显影响,药效过后能恢复生长。4)没有影响。(三)黄花菜地除草剂筛选试验1、试验方法:(1)2017年1月下旬,于黄花菜发芽前15天施用“百草枯”和“草胺磷”进行对比,施用方法为:按照20%百草枯400倍液进行喷施,施用量为100ml/亩;按照30%草胺磷1500倍液进行喷施,施用量为26ml/亩。结果表明这两种除草剂均不影响黄花菜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中施用“百草枯”杂草立即变枯变黄,一个月内黄花地几乎没有杂草生长;施用“草胺磷”7天后,杂草开始变枯变黄,半个月后黄花无杂草,持续时间可达50天左右。上述两种物质都属于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以触杀作用为主,速度快但不死根,目前国家已禁用!草胺磷以触杀为主,兼有一定的内吸作用,速度快且死根,无漂移,对作物安全!因此选用效果更佳的草胺磷进行施用。(2)2017年4月中旬,待黄花菜苗期成林,抽薹之前,施用除草剂,除草剂组合及效果见下表1:表1注:上述除草剂的施用方法为:30%烟硝莠200倍液,施用量为200g/亩;乳氟禾草灵乳油的施用量为每亩30ml,兑水30kg喷雾;5%精喹禾灵1000倍液,施用量为40ml/亩;10.8%盖草能乳油1000倍液,施用量为40ml/亩;70%氟咯草酮400倍液,施用量为100g/亩;混合除草剂按照两者相应的施用量混合施用。从表1可知,在黄花菜苗期施用精喹禾灵和氟咯草酮两种方案对除草效果最明显,且这两种除草剂均对黄花菜生长没有影响,而其它除草剂组合效果不佳。2、苗后试验,待黄花收获完成后进行于2017年10月上旬,对黄花喷施苗期除草效果好的两种除草剂精喹禾灵和氟咯草酮以及氧氟乙草胺(见表2的方案),实验结果显示:精喹禾灵和氟咯草酮不影响黄花的正常生长,但是对杂草无显著效果;喷施氧氟乙草胺后,杂草(阔叶与禾本科杂草)立即变枯变黄,至2017年10月底杂草无复苏现象,喷施后黄花叶片变枯变黄,几天后有恢复迹象,药效可持续20天左右。表2注:精喹禾灵和氟咯草酮的施用方法同表1,氧氟乙草胺的喷施方法为:按照42%氧氟乙草胺800倍液进行喷施,施用量为50g/亩。(四)除草效果验证试验:于2018年对上一年度选用的除草方法进行效果验证,采用上一年度筛选出对黄花喷施苗期除草效果好的两种除草剂:精喹禾灵和氟咯草酮,然后用这两种除草剂在渠县黄花试验地进行重复试验,试验做以下三个处理:(1)喷施精喹禾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黄花菜栽培的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于黄花菜发芽前15天施用除草剂“草胺磷”;(2)待黄花菜苗期成林,抽薹之前,施用除草剂“精喹禾灵”和“氟咯草酮”混合剂;(3)待黄花收获完成后进行,喷施除草剂“氧氟乙草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黄花菜栽培的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于黄花菜发芽前15天施用除草剂“草胺磷”;(2)待黄花菜苗期成林,抽薹之前,施用除草剂“精喹禾灵”和“氟咯草酮”混合剂;(3)待黄花收获完成后进行,喷施除草剂“氧氟乙草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黄花菜栽培的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除草剂的施用方法为:按照30%草胺磷1500倍液进行喷施,施用量为26ml/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黄花菜栽培的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除草剂的施用方法为:按照5%精喹禾灵1000倍液进行喷施,施用量为40ml/亩,按照70%氟咯草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倩倩邱亨池彭莞云涂建王志德杨峰江家荣邓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