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技术

技术编号:215183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上行信号在各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信号强度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各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各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根据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所述基站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及基站提高了天线系统的覆盖性能。

A Method of Adaptive Adjustment of Coverage Range and Bas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技术介绍
随着4G用户总量的快速增长和高清语音、视频业务的快速普及,未来网络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和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将愈加突出。Massive-MIMO技术引入空域3D波束赋形的能力,利用空分复用技术,可支持多达十几层的时频资源复用,将频谱效率提升5-6倍,已成为有效缓解流量激增和频谱受限之间矛盾的关键技术。现有技术条件下,TDDLTE8T8R系统通过仅支持典型的水平65度、垂直6度、3dB波宽的广播覆盖,且通常是根据站点位置、站高、覆盖地形、MR数据等确定天线指向、下倾、发射功率等基本参数,并且同一扇区同频段的多个载波通常使用相同的覆盖参数。然而,Massive系统在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设置更多的天线通路,典型的64T64RMassive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天线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8列双极化天线101,每列所述双极化天线由8行天线阵子102构成,每列每个极化方向的天线阵子102在垂直维度有4个TRx通路驱动103。虽然Massive系统提供的灵活、多样化广播覆盖波形,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但是网络覆盖范围中的用户终端通常分布不均匀,且用户终端热点区域通常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若在Massive系统部署中,如果仍然采用现有的广播覆盖规划方法,不能充分利用多天线空分复用能力,且不能动态适配用户终端热点区域,影响Massive系统的覆盖性能。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天线系统的覆盖性能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需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包括: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以及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通过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和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从而根据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天线的覆盖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64T64RMassive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宽波束水平极化波束覆盖波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窄波束水平极化波束覆盖波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方法,包括:S101、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具体地,基站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所述上行信号包括上行Sounding信号和PUSCH信号,还可以包括其他上行信号;所述预设时间段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S102、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具体地,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强度。其中,所述第一载波设计为窄波束覆盖,用于实现用户终端热点区域的覆盖;所述波束加权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各波束区域的水平极化波束指向和垂直极化波束指向。S103、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具体地,所述基站获取所述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确定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归属用户终端的数量,将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有归属用户终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波束信号总能量,作为所述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S104、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具体地,所述基站将各波束区域对应的信号总功率除去所述归属用户终端的信号功率,获得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应当说明的是,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可以指示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用户数量,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越高,其邻区用户的数量越多。S105、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并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并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天线系统的覆盖区域范围划分为多个波束区域,每个波束区域对应一个波束加权值,所述波束加权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各波束区域的水平极化波束指向和垂直极化波束指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包括: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为所述归属波束区域的归属用户终端;获取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有归属用户终端的信号能量总和,作为各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包括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相应地,所述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包括: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和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包括:根据公式:SV=k1×S+k2×NI,计算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特征值;其中,SV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乐飞瞿水华吕赞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