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调压电路用晶闸管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817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调压电路用晶闸管驱动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光耦隔离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脉冲输出电路和晶闸管保护电路,解决了功率放大电路电源波动对弱电控制电路的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耦实现了弱电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的隔离,提高了弱电控制电路的可靠性,避免了功率放大电路电源波动对弱电控制电路的影响。

A Thyristor Driving Circuit for AC Voltage Regulat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调压电路用晶闸管驱动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交流调压电路用晶闸管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晶闸管驱动电路一般采用驱动芯片和单路输出高频脉冲变压器实现晶闸管的驱动。驱动芯片缺点在于其承受的瞬时过电压、du/dt、di/dt能力差,导致晶闸管误触发问题;同时存在成本高等问题。现有高频脉冲变压器驱动克服了这一缺点,但是存在弱电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不隔离,导致脉冲输出时,功率放大电路电源波动造成了弱电控制电路的误触发,整个驱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差;晶闸管保护电路和晶闸管驱动电路分离,同时单个电路只能输出一路脉冲,导致实际应用时存在体积大、安装维护不便,可靠性低,成本高等问题。同时现有驱动电路只有普通的RC吸收电路,普通电容可靠性低,吸收效果差;当电网瞬时过电压时,无法对晶闸管可靠保护;同时,现有晶闸管驱动电路,对高频脉冲变压器的保护,仅仅局限于对反电动势的续流保护,无限流及过压保护措施;在晶闸管频繁触发的情况下,高频脉冲变压器原边线圈存在过流、过压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调压电路用晶闸管驱动电路,解决了功率放大电路电源波动对弱电控制电路的影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调压电路用晶闸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隔离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脉冲输出电路和晶闸管保护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光耦BO1和电阻R1,输入脉冲控制信号Input连接光耦BO1的1脚;光耦BO1的2脚连接电阻R1的一脚,电阻R1的另外一脚连接正电源VCC1;光耦BO1的3脚连接正电源VCC2;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T1、二极管D1、稳压管D2和电容C1,光耦BO1的4脚连接电阻R3的一脚,电阻R3的另外一脚分别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和电阻R4的一脚,电阻R4的另一脚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E;三极管T1的集电极C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脚、稳压管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调压电路用晶闸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隔离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脉冲输出电路和晶闸管保护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光耦BO1和电阻R1,输入脉冲控制信号Input连接光耦BO1的1脚;光耦BO1的2脚连接电阻R1的一脚,电阻R1的另外一脚连接正电源VCC1;光耦BO1的3脚连接正电源VCC2;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T1、二极管D1、稳压管D2和电容C1,光耦BO1的4脚连接电阻R3的一脚,电阻R3的另外一脚分别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和电阻R4的一脚,电阻R4的另一脚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E;三极管T1的集电极C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脚、稳压管D2的负极和高频脉冲变压器B1的1脚与2脚,电阻R5与稳压管D2并联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E连接支撑电容C1的负端和电源地GND2;稳压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脚、电容C1的正极和高频脉冲变压器B1的3脚与4脚,电阻R2的另一脚连接正电源VCC2;脉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殿俊李永安王江林韦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悦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