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片以及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72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片以及插座,其中,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公共部、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支路、公共部与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支路、公共部与输入端连接,公共部与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形成Y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强度高、安装方便、导电性能好、增加产品的实用性、钣金一体成型、牢固性好、导电性可靠,接线柱角度人性化设计,方便安装和拆卸等特点。

A connector and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片以及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片以及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的插座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普通的插座的插孔都在同一水平面的,例如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有两组插孔,由于插头的大小不一,就会导致其中一个插头无法进行插拔,两个插头会发生抵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通过将插座进行斜面三角设置,使得两组插头互不干扰,从而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插座为斜面设置,使得两组插孔之间的电气连接无法用常规的导电片连接,有些人就通过导线进行焊接或者通过导电片铆压固定连接,实现电气连通,这个安装工艺极其复杂,加工繁琐,严重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时整体的稳定性也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片以及插座。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片,其中,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公共部、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支路、公共部与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支路、公共部与输入端连接,公共部与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形成Y型连接。采用Y型连接的方式,使得此种连接片能够满足斜面连接的方式,且整体的稳定性高。其中,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的延长线的夹角为A,30°≤A≤90°。通过角度的限定,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整体的连接稳定性,此处最优为60°。其中,第一输出端上设有第一插孔部,第二输出端上设有第二插孔部,第一插孔部与第二插孔部呈镜像对称。第一插孔部与第二插孔部采用镜像对称设置,使得整体安装更为方便。其中,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公共部、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均通过一体成型形成。采用一体成型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铆接打孔固定的方式,采用此种结构,无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此连接片为钣金材料,通过一体成型即可,且一体式的结构,电气连接的性能更佳。一种插座,包括壳体,其中,壳体内设有包括两组或三组上项所述的连接片以及接线端子,输入端伸入至接线端子内与其侧壁相抵连接,壳体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斜面,斜面之间的夹角为90°-150°;斜面上设有固定槽,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位于固定槽内固定,所有连接片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组成两个共同朝向的插孔;公共部通过固定座两两之间相互隔离。采用此种连接片连接形成的两个两插孔或者两个三插孔,使得连接更为方便,同时通过Y型结构的设置,使得两两之间不会发生爬电等事故,通过斜面角度的限定,能够更好的实现插头的插拔,固定槽的设置,便于安装装配。输入端直接伸入接线端子与其侧壁相抵连接,此处无需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仅仅通过输入端为Z型结构,通过其本身的结构即可完成固定连接。固定座将各个公共部进行隔离,同样起到防止串电的效果。其中,连接片的数量为三组,固定座上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为两个品字形连接,其中一个公共部位于品字形中间,其余两组公共部位于两个品字形连接处的外侧,三个公共部的中心点的假想连接线为等腰三角形。采用两个品字形的设置,使得连接片的固定隔离效果更佳,此处品字形为统一朝向。其中,还包括连接架,连接架位于品字形中间,连接架上设有通孔,其中一个连接片穿过通孔与接线端子连接。连接架的设置,使得连接片固定更为稳定。其中,固定座边壁上设有卡口,卡口与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适配。卡口的设置,同样起到便于固定的效果。其中,壳体包括接线座,接线端子位于接线座内,接线座为斜向设置,倾斜角度为20-45°。接线端子采用斜向的接线座设置,便于螺栓的安装紧固以及拆卸方便。其中,壳体包括上盖,上盖上设有支撑件,支撑件另一端与公共部相抵。上盖上设有支撑件的作用,提高整体连接片的强度,防止连接片强度过低发生折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仰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爆炸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固定座与连接片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固定座与接线端子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2所示,一种连接片,包括输入端1、第一输出端2、第二输出端3、公共部4、第一支路5以及第二支路6;输入端1为Z型结构,包括插入部11、第一折弯部12以及纵部13,插入部11通过第一折弯部12与纵部13连接,插入部11与第一折弯部12所呈的夹角为60°,即第一折弯部12为向下折弯形成一个卡扣结构,便于与接线端子固定。纵部13与第一折弯部12呈垂直连接,纵部13的另一端与公共部4连接,此处纵部13具体与公共部4呈垂直连接。此处为了保证连接强度,连接处均为弧面连接。公共部4包括横部41、第二折弯部42以及平面部43,横部41一端与纵部13垂直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折弯部42与平面部43连接,此处横部41与第二折弯部42所呈的夹角为90°。第二折弯部42与平面部43的侧面连接,此处第二折弯部42与平面部43的夹角为100°,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平面部43与插入部11的延长线的夹角为145°。此处为了保证连接强度,公共部4还包括折弯面44,第二折弯部42通过折弯面44与平面部43连接,此处第二折弯部42与折弯面44的夹角为150°。第一支路5一端与平面部43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2连接,使得第一输出端2与第一支路5形成7字型垂直与平面部43固定。第二支路6具体为拱形结构,包括第一斜部61、拱部62以及第二斜部63,第一斜部61通过拱部62与第二斜部63连接,第一斜部61的另一端与平面部43的侧面连接,此处第一支路5与第一斜部61呈空间垂直,即两者与平面部43的连接面不是同一水平面。此处第一斜部61与平面部43的夹角为75°。第一斜部61与拱部62连接的角度为120°,第二斜部63与拱部62连接的角度为120°,第二斜部63水平与第二输出端3连接。此处为了保证连接强度,连接处均为弧面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公共部4与第一支路5以及第二支路6形成Y型连接,第一支路5与第二支路6的夹角为A,30°≤A≤90°,此处优选为60°。此时,第一输出端2上设有第一插孔部21,第二输出端3上设有第二插孔部31,第一插孔部21与第二插孔部31呈镜像对称。此处由于第一插孔部21与第二插孔部31的结构一致,故此处仅描述第一插孔部21的结构,第一插孔部21两侧设有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弹性部211,弹性部211部分伸入至通孔的轴向方向内,此处弹性部211的数量为三个,具体弹性部211的位置为与第一支路5连接一侧上设有两个,其对面设有一个弹性部211,三个弹性部211形成等腰三角形设置,形成夹紧的效果,当插头插入时,通过撑开弹性部211插入,由于弹性部211本身具有回复力,使得插头进行夹紧,使得第一插孔部21的夹持力满足插头的插拔力。。输入端1、第一输出端2、第二输出端3、公共部4、第一支路5以及第二支路6均通过一体成型形成;采用一体成型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铆接打孔固定的方式,采用此种结构,无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此连接片为钣金材料,通过一体成型即可,且一体式的结构,电气连接的性能更佳。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公共部、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支路、公共部与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支路、公共部与输入端连接,公共部与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形成Y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公共部、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支路、公共部与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支路、公共部与输入端连接,公共部与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形成Y型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片,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的延长线的夹角为A,30°≤A≤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端上设有第一插孔部,第二输出端上设有第二插孔部,第一插孔部与第二插孔部呈镜像对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片,其特征在于: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公共部、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均通过一体成型形成。5.一种插座,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包括两组或三组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片以及接线端子,输入端伸入至接线端子内与其侧壁相抵连接,壳体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斜面,斜面之间的夹角为90°-150°;斜面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天兴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