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立连铸结晶器热流分布模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建立连铸结晶器热流分布模型的方法,属于连铸
技术介绍
连铸机结晶器是将液态金属转变为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铸坯的初始凝固设备,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在结晶器内,钢液的热量经坯壳、保护渣层、气隙、结晶器铜板等传热过程,最终被冷却水带着。为了进行结晶器传热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就要定义结晶器铜板热面的传热边界条件。根据前人试验研究结果已经知道,在结晶器铜板表面,沿拉坯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的热流密度分布是非线性的,其基本规律是在弯月面附近热流急剧上升,接着又快速降低,最后余下的高度内缓慢变化,热流通量的峰值及平均值随拉速的增大而增大。结晶器铜板表面自上至下按热流密度的分布特点可划分为三个区域:①空闲区,一般钢液面距结晶器上口有大约50~100mm的空闲空间,在该区间铜板的热流密度接近0;②高温区,钢液面及以下200~300mm区间钢液与结晶器铜板紧密接触,为铜板热流密度的峰值区域;③下降区,自高温区以下至结晶器下口,在该区域的热流密度自上至下逐渐减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拉速、钢水温度等参数始终处于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立连铸结晶器热流分布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步骤1:在连铸机正常工作状态下,采集沿结晶器上口开始沿拉坯高度方向的多个位置的热流密度值;步骤2:在整个数据范围内进行一次“三次样条插值”,步骤3:判断曲线的函数为指数分布函数,采用形式为y=a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连铸结晶器热流分布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步骤1:在连铸机正常工作状态下,采集沿结晶器上口开始沿拉坯高度方向的多个位置的热流密度值;步骤2:在整个数据范围内进行一次“三次样条插值”,步骤3:判断曲线的函数为指数分布函数,采用形式为y=aef(x)的函数对原始数据进行拟合;步骤4:按拟合获得的方程(4)绘图,得到再生曲线;步骤5:对热流曲线进行积分,检查平均热流密度值。对方程(4)进行积分,然后除以区间长度,即得到热流密度沿整个结晶器高度的平均值,步骤6:依据实际工况的平均热流密度值调节热流分布曲线的幅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连铸结晶器热流分布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如下,具体的位置根据结晶器的螺栓结构进行调节,在50~150mm高度区间为热流密度的剧烈变化区域,采样点间距应不超过20mm;在40mm以上的区域,热流密度近似为0,不必采集数据;在200mm以下的区域,热流密度变化趋于平缓,采样点间距设置为50~100mm,见表1.表1测量的数据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连铸结晶器热流分布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如下,将f(x)中的自变量设置为对数形式,即y=aef(lnx);因为f(x)中带有常数项,故系数a可忽略,则目标拟合函数定为:y=ef(lnx)(1)进一步转换可得lny=f(lnx),其中函数f(x)为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景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