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卡转向节三坐标检测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38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卡转向节三坐标检测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括底板、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顶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顶面均与水平方向平行,第一支座的顶面低于第二支座的顶面;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面上设置有2个定位销,所述2个定位销分别位于第一支座凹槽的两侧,所述定位销的轴向与第一支座的顶面垂直,定位销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的孔径匹配。采用本工具来支撑、定位重卡转向节以进行三坐标检测,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

Tool for Three-coordinate Detection of Heavy Truck Steering Kn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重卡转向节三坐标检测的工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一种用于重卡转向节三坐标检测的工具。
技术介绍
转向节使重卡车轮转向的铰链,一般为叉形,由于重卡的转向节的形状不规则,且重量较大,在对其进行三坐标检测时,支撑、找正都非常不方便,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重卡转向节三坐标检测的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重卡的转向节进行三坐标检测时不便于支撑、定位及找正,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一种用于重卡转向节三坐标检测的工具,所述转向节包括大耳,所述大耳顶部设置有大耳平面,所述大耳平面上设置有2个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括底板、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顶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顶面均与水平方向平行,第一支座的顶面低于第二支座的顶面;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面上设置有2个定位销,所述2个定位销分别位于第一支座凹槽的两侧,所述定位销的轴向与第一支座的顶面垂直,定位销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的孔径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面上还设置有2个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第一支座(2)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一侧边上还设置有2个圆弧凹槽,2个圆弧凹槽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底板的外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本工具根据转向节的形状对2个支座设置不同的高度,以支撑在转向节的不同部位上,支撑稳定可靠;根据大耳顶面上的2个已有的螺纹孔,在第一支座的顶面设置2个与螺纹孔匹配的定位销,利用2个定位销分别插入2个螺纹孔中,可使转向节在本工具上快速定位;作为优化,在第一立柱上设置挡块,利用挡块侧面与大耳的外端面贴合,可更加精确地对转向节定位;作为优化,底板上的2个圆弧凹槽分别与三坐标检测台上的两个固定的定位螺钉嵌合,即可完成本工具在三坐标检测台上的定位,当转向节在本工具上定位后,转向节即在三坐标检测台上完成定位。所以利用本工具对转向节支撑来进行三坐标检测,支撑、定位和找正方便,省时省力,生产效率提高。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转向节;5、三坐标检测台;11、圆弧凹槽;21、定位销;22、挡块;41、大耳;42、小耳;43、拉杆臂孔;51、定位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转向节4包括用于安装主销的两个铰耳,两个铰耳一大一小分别称为大耳41和小耳42,大耳的顶部设置有平面,该平面上设置有2个螺纹孔,转向节4的一端还设置有拉杆臂孔43,拉杆臂孔43的两端均为平面,图中所示的下端面用于支撑在本工具上。三坐标检测台5上设置有2个定位螺钉用于对本工具定位。本工具包括底板1、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分别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顶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顶面均与水平方向平行,第一支座2的顶面低于第二支座3的顶面;所述第一支座2的顶面上设置有2个定位销21,所述2个定位销21分别位于第一支座2凹槽的两侧,所述定位销21的轴向与第一支座2的顶面垂直,定位销21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的孔径匹配。所述第一支座2的顶面上还设置有2个挡块22,所述挡块22设置在第一支座2的外侧。所述底板1的一侧边上还设置有2个圆弧凹槽11,2个圆弧凹槽11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底板1的外侧。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本工具放置在三坐标检测台5上,再将转向节4吊装至工具上方并缓缓下降,使大耳41顶部的的大耳平面放置在第一支座的顶面上,并且使大耳平面上的2个螺纹孔套装在2个定位销21上,使拉杆臂孔43的端面放置在第二支座的顶面上,同时,使大耳41的外端面靠紧挡块22的侧面;然后移动本工具,使2个圆弧凹槽11与三坐标检测台上的2个定位螺钉51嵌合并靠紧,即完成转向节4在三坐标检测台5上的支撑、定位,最后手动初建坐标即可对转向节4进行三坐标检测。事实上,如果是同一个规格型号的转向节,利用本工具对第一个转向节支撑、定位后,只需要手动初建坐标一次,并将坐标数据保存,其他相同规格型号的转向节,按上述相同步骤和相同工具进行支撑、定位后,不需要再手动初建坐标,只需要在三坐标检测程序中调出之前保存的坐标数据,即可开始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重卡转向节三坐标检测的工具,所述转向节包括大耳,所述大耳顶部设置有大耳平面,所述大耳平面上设置有2个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括底板(1)、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分别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顶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顶面均与水平方向平行,第一支座(2)的顶面低于第二支座(3)的顶面;所述第一支座(2)的顶面上设置有2个定位销(21),所述2个定位销(21)分别位于第一支座(2)凹槽的两侧,所述定位销(21)的轴向与第一支座(2)的顶面垂直,定位销(21)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的孔径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卡转向节三坐标检测的工具,所述转向节包括大耳,所述大耳顶部设置有大耳平面,所述大耳平面上设置有2个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括底板(1)、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分别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顶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的顶面均与水平方向平行,第一支座(2)的顶面低于第二支座(3)的顶面;所述第一支座(2)的顶面上设置有2个定位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熊桃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