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罩、采用该导风罩的机箱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32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8:47
一种导风罩、采用该导风罩的机箱及采用该导风罩的电子装置,所述导风罩包括导风罩本体,所述导风罩本体内设有若干导风通道。所述导风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包括第一枢转部及若干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二罩体包括第二枢转部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延伸板对接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罩体通过所述第一枢转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部与所述第二罩体转动连接。当需要对导风罩的周边的元件进行维护时,可将所述第一罩体旋转开启,从而方便维护。

Air guide hood, chassi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air guide h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罩、采用该导风罩的机箱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风罩、采用该导风罩的机箱及采用该导风罩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信息的传递非常重要,作为新时代信息的重要媒介,互联网因其快速、准确性等特点,广受青睐。服务器作为支撑网络的重要硬件,为了顺应网络的特点,希望其具有快速维护的优势,以便节省维护停机的时间。由于消费者希望得到高性能小体积的产品,服务器硬件设计趋向集约化、高密度化,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其内部空间率较高,各部件略显拥挤,因此维护服务器硬件比较耗时。现阶段以风冷服务器为主,导风罩引导风扇吹出的冷风气流沿着指定的路径,带走内部热量,为服务器降温。由于功能的要求,导风罩常处于服务器中间位置,其下部是风扇,上部有独立显卡、线缆等部件。因此在维护风扇过程中需要将风扇上部的显卡、线缆、导风罩等移除,才能对风扇进行维护,维护完毕还需要再将上述部件归位,过程比较繁琐耗时,因此如果能在结构上对导风罩进行创新,使其在维护风扇时不必将显卡、线缆、导风罩移除,将极大简化流程,减少维护时间,降低维护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风罩、采用该导风罩的机箱及采用该导风罩的电子装置,以便于对导风罩的相邻元件的维护。一种导风罩,包括导风罩本体,所述导风罩本体内设有若干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导风罩,所述导风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包括第一枢转部及若干第一延伸板;及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包括第二枢转部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延伸板对接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罩体通过所述第一枢转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部与所述第二罩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对接并于所述导风罩本体内分隔出所述导风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罩体还包括:第一导风板;及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枢转部设于所述第三延伸板上;所述第一延伸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作为优选,第二罩体还包括:第二导风板;及第四延伸板,所述第四延伸板设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端部且第二枢转部设于所述第四延伸板上;第二延伸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侧。作为优选,第一罩体包括两第三延伸板,所述两第三延伸板分别由第一导风板的两相对侧边垂直延伸;所述第二罩体包括两第四延伸板,所述两第四延伸板分别由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两相对侧边垂直延伸;所述两第三延伸板与所述两第四延伸板一一对应贴合并通过第一枢转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部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枢转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部为相互匹配的枢转轴和枢转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罩体还包括翻转把手,所述翻转把手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上。一种机箱,包括机箱本体及设于所述机箱本体内的导风罩,所述机箱本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导风罩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导风罩为前述任一导风罩。作为优选,所述机箱本体包括底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相对侧的两侧板及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的顶板,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底板、侧板及所述顶板的一端。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机箱本体;导风罩;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及若干风扇;所述导风罩、第一发热元件、第二发热元件及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机箱本体内;所述机箱本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扇的进风侧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扇的出风侧通过所述导风罩连通至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所述导风罩为前述任一导风罩。作为优选,所述风扇设于第一罩体与所述机箱本体之间。上述导风罩、采用该导风罩的机箱及采用该导风罩的电子装置中,所述第一罩体通过所述第一枢转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部与所述第二罩体转动连接,当需要对导风罩的周边的元件进行维护时,可将所述第一罩体旋转开启,从而方便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电子装置在一较优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中的导风罩及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电子装置中的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导风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导风罩的动作原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导风罩110第一罩体120第二罩体200机箱300电子装置400机箱本体410底板420侧板430顶板440进风口500第一发热元件600第二发热元件700风扇1101翻转把手1102第一导风板1103第三延伸板1104第一延伸板1201第二导风板1202第四延伸板1203第二延伸板1103a第一枢转部1202a第二枢转部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300包括机箱200、第一发热元件500、第二发热元件600及若干风扇700。所述机箱200包括机箱本体400及设于所述机箱本体400内的导风罩100。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一发热元件500、第二发热元件600及若干风扇700的数量均为方便说明电子装置300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电子装置300。在具体实施中,发热元件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或多个,风扇70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导风罩100、第一发热元件500、第二发热元件600及所述风扇700设于所述机箱本体400内。所述机箱本体400上设有进风口440。所述风扇700的进风侧与所述进风口440连通,所述风扇700的出风侧通过所述导风罩100连通至所述第一发热元件500和第二发热元件600,从而使风扇700的散热气流通过所述导风罩100引导至所述第一发热元件500和第二发热元件600并为其散热。同时参阅图2至图5所示,所述导风罩100包括导风罩本体,所述导风罩本体内设有若干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导风罩100。所述导风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110及第二罩体120。所述第一罩体110包括第一枢转部1103a及若干第一延伸板1104。所述第二罩体120包括第二枢转部1202a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延伸板1104对接的第二延伸板1203。所述第一罩体110通过所述第一枢转部1103a和所述第二枢转部1202a与所述第二罩体1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1104与所述第二延伸板1203对接并于所述导风罩本体内分隔出所述导风通道。所述风扇700设于第一罩体110与所述机箱本体400之间。上述导风罩100、采用该导风罩100的机箱200及采用该导风罩100的电子装置300中,所述第一罩体110通过所述第一枢转部1103a和所述第二枢转部1202a与所述第二罩体120转动连接,当需要对导风罩100的周边的元件,例如风扇700进行维护时,可将所述第一罩体110旋转开启,维护完毕后再将第一罩体110转回至工作位置即可,从而方便维护。所述机箱本体400包括底板410、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410的两相对侧的两侧板420及与所述底板410平行设置的顶板430。所述进风口440设于所述底板410、侧板420及所述顶板430的一端。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110还包括第一导风板1102及第三延伸板1103。所述第三延伸板1103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1102的端部。所述第一枢转部1103a设于所述第三延伸板1103上。所述第一延伸板1104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1102的一侧。对应的,第二罩体120还包括第二导风板1201及第四延伸板1202。所述第四延伸板1202设于所述第二导风板1201的端部且第二枢转部1202a设于所述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罩,包括导风罩本体,所述导风罩本体内设有若干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包括第一枢转部及若干第一延伸板;及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包括第二枢转部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延伸板对接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罩体通过所述第一枢转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部与所述第二罩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对接并于所述导风罩本体内分隔出所述导风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罩,包括导风罩本体,所述导风罩本体内设有若干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包括第一枢转部及若干第一延伸板;及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包括第二枢转部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延伸板对接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罩体通过所述第一枢转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部与所述第二罩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对接并于所述导风罩本体内分隔出所述导风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还包括:第一导风板;及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枢转部设于所述第三延伸板上;所述第一延伸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第二罩体还包括:第二导风板;及第四延伸板,所述第四延伸板设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端部且第二枢转部设于所述第四延伸板上;第二延伸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罩,其特征在于:第一罩体包括两第三延伸板,所述两第三延伸板分别由第一导风板的两相对侧边垂直延伸;所述第二罩体包括两第四延伸板,所述两第四延伸板分别由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两相对侧边垂直延伸;所述两第三延伸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艳妮段英洁张功文栗汉宇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