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很多的城市,行走在街道两边的人行道上,经常存在或多或少的刺鼻气味,垃圾臭味,通过观察,这些刺鼻难闻气味都是来自马路两边的排水道孔,造成气流相通,向上返气。据发现目前下水道设置的封闭气味防臭返流的措施都是通过设置一些隔离措施,将一些臭味与外层的空气分离,从而起到防臭的作用。以技术公开号为CN207276788U所示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装置为例,包括置于下水道内的防臭箱,防臭箱上部设有进水口,在进水口处安装有排水板,防臭箱内设有金属过滤网层和框架,框架位于金属过滤网层下方,框架四周与防臭箱内壁密封连接,框架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略大于框架的内腔,该挡板一端与框架铰接,挡板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根弹簧与框架连接,防臭箱底部设有用于与下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处与下水管道之间设有呈S型或U型的臭气隔离管道,雨水和杂物经过排水板流入防臭箱中的金属过滤网层,金属过滤网层过滤掉污水中的杂物后流入到框架底部并聚集到一起,当聚集的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雨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包括防臭箱(1),所述防臭箱(1)设置于下水道内,所述防臭箱(1)内设置有金属过滤网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箱(1)的顶端设置有可透气的顶盖(3),所述防臭箱(1)接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为管道风机(4),所述防臭箱(1)对应管道风机(4)处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焊接有吸风罩(5),所述吸风罩(5)设置为漏斗状,所述吸风罩(5)设置于防臭箱(1)外侧,所述吸风罩(5)远离防臭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管道风机(4),所述管道风机(4)的另一端设置有除杂箱(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包括防臭箱(1),所述防臭箱(1)设置于下水道内,所述防臭箱(1)内设置有金属过滤网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箱(1)的顶端设置有可透气的顶盖(3),所述防臭箱(1)接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为管道风机(4),所述防臭箱(1)对应管道风机(4)处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焊接有吸风罩(5),所述吸风罩(5)设置为漏斗状,所述吸风罩(5)设置于防臭箱(1)外侧,所述吸风罩(5)远离防臭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管道风机(4),所述管道风机(4)的另一端设置有除杂箱(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箱(6)内设置有活性炭包(7),所述除杂箱(6)的上方侧壁设置有球阀装置(8),所述球阀装置(8)包括浮球(801)、底板(802)和限位杆(803),所述浮球(801)的一端设置有连杆(9),所述连杆(9)螺纹连接浮球(801),所述连杆(9)远离浮球(80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底板(802),所述底板(802)焊接于除杂箱(6),所述限位杆(803)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限位杆(803)对称设置于连杆(9)的两侧,所述限位杆(803)固定连接于底板(802),所述限位杆(803)远离底板(802)的一端设置有电触头一(10),所述电触头一(10)设置于限位杆(803)相对一侧的侧面上,所述连杆(9)两侧相对应于电触头一(10)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电触头二(11),所述除杂箱(6)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一端设置有阀门(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箱(6)的上端设置有端盖(13),所述端盖(13)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排气孔,所述端盖(13)下方设置有空气净化活性炭层(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箱(6)远离防臭箱(1)的一侧设置有集水箱(15),所述集水箱(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冠杰,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正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