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中继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94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井下中继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供电装置将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再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所述井下中继器安装在最上层智能配注器上方,所述井下中继器连接地面控制系统与井下智能配注器,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本装置将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在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从而提高智能配注器系统的长期工作可靠性。

A Downhole Relay Power Supp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中继供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属井下仪器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井下中继供电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油田开采到中、后期后,一般采用向地层注水或者注聚合物驱油的方式来保证原油产量。注入井分层测调工艺在油田已推广实施多年,对于提升油田经济效益发挥了显著作用。注水井一般分多个层位,精确控制各层注水量是保证产出的关键。目前油田主要采用直读式验封装置下入井中对各个层位进行验封,采用直读式水量调节装置下入井中对各层注水量进行调节,通过直读式仪器测量流量、温度、注水压力和地层压力等。验封、测调需要试井车多次往返井场,多次下入仪器,测调时也需要反复调节各个层位才能满足配注要求。基于人工上井测调的方式存在测调效率不高、野外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人力成本高等弊端。随着基础技术的不断发展,油田开展了智能分层注水,通过智能配水器可实时及长期监测井下流量,全自动测调及验封。智能配注器在管柱中串联后通过电缆连接到地面,通过地面供电控制。长电缆内阻造成功率损耗大,地面直接供电需要提高电压,而地面高压电源直接供电容易造成井下电路损坏,井下智能配注器寿命短,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出一种井下中继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供电装置将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再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所述井下中继器安装在最上层智能配注器上方,所述井下中继器连接地面控制系统与井下智能配注器,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中继供电装置,将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在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从而提高智能配注器系统的长期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井下中继供电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实例仅在于举例说明,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井下中继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供电装置将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再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井下中继器包括:中心通道、油管接箍(1)、电缆接头(2)、电路板(3)、连接外管(4)、油管转接头(5)、下接头(6)、中心密封管(7)、电源模块(8)、安装支架(9)、上接头(10)。井下中继器安装在最上层智能配注器上方,是地面控制系统与井下智能配注器之间的桥梁,既进行数据中转也为井下智能配注器供电,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在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中继器两端分别预留有两个电缆接头(2)实现电缆的进出连接。中继器上接头(10)、中继器下接头(6)、中心密封管(7)、连接外管(4)组成密封空间用于电气安装,电路板(3)、安装支架(9)等固定在中继器上接头(10)上,安装支架(9)用于固定电源模块(8)。电路板(3)、电源模块(8)均设计为两套,采用正负电源方式双系统供电,提高系统可靠性。连接外管(4)两端为左右旋正反螺纹,同轴拧紧,保证上下电缆接头(2)装配时安装方向以及内部连接导线不绞线。中心通道Φ46用于过水以及管柱内下放其它测井、试井类仪器时使用。由于电缆接头(2)安装尺寸限制不能直接在中继器上下接头上加工螺纹,因此增加油管接箍(1)与油管转接头(5),上端为油管接箍(1)、下端为油管转接头(5)一公一母实现与注水管柱油管螺纹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井下中继供电装置与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井下中继器作为井场测控装置与智能配注器之间的桥梁,既进行数据中转,也为井下智能配注器供电,采用井下中继供电方式后,将高压直流电源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大大降低了各层智能配注器的工作电压,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并降低了系统的功耗。中继器具备冗余设计,有二套完全一样的电路系统,其中一套失效后可切换到另一套系统继续工作,可靠性高。采用中继器后配注器间通讯可靠性高,适用井下长电缆。本专利技术虽然已选取较好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显然,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任何本领域研究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采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的设计方式和内容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方案进行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实质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参数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中继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供电装置将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再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所述井下中继器安装在最上层智能配注器上方,所述井下中继器连接地面控制系统与井下智能配注器,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中继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供电装置将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再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所述井下中继器安装在最上层智能配注器上方,所述井下中继器连接地面控制系统与井下智能配注器,地面高压直流电源先供到井下中继器,通过中继器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源供智能配注器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中继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中继器为井下智能配注器进行数据中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中继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中继器包括:中心通道、油管接箍(1)、电缆接头(2)、电路板(3)、连接外管(4)、油管转接头(5)、下接头(6)、中心密封管(7)、电源模块(8)、安装支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