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装配式摩擦耗能自复位梁柱节点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装配式摩擦耗能自复位梁柱节点及其装配方法,属于土木工程结构消能减震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复位梁柱节点大多应用的是外加的预应力筋,预应力钢绞线或者各种形式的弹簧组等,利用这些外加部件所提供的反力来实现节点震后的自复位功能。2018年07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纤维碟簧的自复位梁柱抗震节点”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108316472A),该专利技术在地震时,通过角钢的材料屈服进行耗能,并利用碳纤维碟簧为节点提供大抗力和回复力,以使节点在震后仍能自复位。该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该节点发生较大的梁柱相对运动时(包括转动与平动),连接梁柱(定位梁柱)的角钢将发生相应的塑性变形,即使碳纤维碟簧使节点产生一定的自复位,也无法解决角钢的塑性变形问题,从而导致节点无法大程度自复位。同时,碳纤维材料的价格之昂贵使该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得到推广。2019年02月0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告了“一种摩擦耗能自复位全装配式节点”的技术专利(公告号为:CN208455820U),该专利方案的缺陷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装配式摩擦耗能‑碟形弹簧组自复位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梁端板、柱端板、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前后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柱端板一端固定于柱端,另一端通过螺栓A与两个连接板的柱侧端连接固定,所述梁端板一端固定于梁端,另一端通过螺栓B与两个连接板的梁侧相铰接,梁端板的翼板上前后对称设置至少两个螺纹孔,上下翼板上的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连接板的梁侧端的上部、下部均设置有与同侧的螺纹孔相配合的通孔,螺栓C穿设通孔后经螺纹孔与梁端板相连接,螺栓C上套设有碟形弹簧,碟形弹簧一端抵靠螺栓C的螺栓头,另一端抵靠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装配式摩擦耗能-碟形弹簧组自复位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梁端板、柱端板、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前后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柱端板一端固定于柱端,另一端通过螺栓A与两个连接板的柱侧端连接固定,所述梁端板一端固定于梁端,另一端通过螺栓B与两个连接板的梁侧相铰接,梁端板的翼板上前后对称设置至少两个螺纹孔,上下翼板上的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连接板的梁侧端的上部、下部均设置有与同侧的螺纹孔相配合的通孔,螺栓C穿设通孔后经螺纹孔与梁端板相连接,螺栓C上套设有碟形弹簧,碟形弹簧一端抵靠螺栓C的螺栓头,另一端抵靠连接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摩擦耗能-碟形弹簧组自复位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板为H型钢,包括腹板、对称设置在底板两侧的翼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式摩擦耗能-碟形弹簧组自复位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槽钢,包括底板、对称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学渊,施燊,周灵哲,王璇,曹晨,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