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OTO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便座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89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在大便器的盆部还能在大便器的盆缘部及便座等的宽范围内抑制细菌、污垢,且能防止除菌水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及除菌水向大便器外滴下的便座装置及坐便器装置。便座装置具备:便座部;生成除菌水的除菌装置;向大便器内喷出除菌水的水雾的喷雾装置;向大便器内送风的送风装置;控制除菌装置、喷雾装置及送风装置的控制装置,对喷雾装置进行控制,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第1工序与第2工序,使第1工序中的水雾的总量比第2工序中的水雾的总量少,第1工序为在使喷雾装置喷出水雾的状态下使送风装置产生使水雾向便座部侧上升的第1上升气流的工序,第2工序为不使送风装置产生第1上升气流而不使水雾向便座部侧上升的工序。

Sitting device and toile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座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一般涉及便座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坐便器装置中,向大便器的盆部吐出具有氧化分解作用、漂白作用的次氯酸水。由此,能够抑制细菌、污垢在盆部处的产生。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带水雾清洗装置的便器中,设置有使臭氧水、电解杀菌水、高温水形成为直径为0.1~50微米(μm)左右的水雾的水雾清洗装置。在专利文献2中,能够利用气流将水雾清洗装置所产生的水雾带到便器、便座以及便盖等的各个角落来进行清洗。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299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38605号公报如专利文献1那样为了利用次氯酸水等除菌水来抑制细菌、污垢的产生,而希望使大量的除菌水着水于对象部位。例如,可以想到如专利文献2那样利用气流而使大量的水雾状的除菌水着水于大便器、便座以及便盖。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会在大便器的盆缘部的上表面、便座着水大量的除菌水。若在便座着水大量的除菌水,则在使用者就座于便座时或者用手转动便座时,存在使用者的臀部、手与着水于便座的除菌水接触而导致使用者感到不愉快感的担忧。另外,若在大便器的盆缘部的上表面着水大量的除菌水,则存在着水于盆缘部的上表面的除菌水向大便器的外侧滴下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对上述课题的认识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在大便器的盆部还能够在大便器的盆缘部以及便座等的宽范围内抑制细菌、污垢,并能够防止除菌水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以及除菌水向大便器外滴下的便座装置以及坐便器装置。第1专利技术的便座装置设置于大便器的上部,上述便座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便座部,其供使用者就座;除菌装置,其生成除菌水;喷雾装置,其配置于在上述便座装置设置于上述大便器的上述上部的状态下比上述便座部靠下方的位置,并朝向上述大便器内送风而喷出上述除菌水的水雾;送风装置,其朝向上述大便器内送风而产生上升气流;以及控制装置,其对上述除菌装置、上述喷雾装置以及上述送风装置进行控制,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喷雾装置进行控制,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第1工序与第2工序,并且使在上述第1工序中喷出的上述除菌水的水雾的总量比在上述第2工序中喷出的上述除菌水的水雾的总量少,上述第1工序为在使上述喷雾装置工作而向上述大便器内喷出上述除菌水的水雾的状态下使上述送风装置工作而产生能够使上述除菌水的水雾向上述便座部侧上升的第1上升气流的工序,上述第2工序为不使上述送风装置产生上述第1上升气流而不使上述除菌水的水雾向上述便座部侧上升的工序。根据该便座装置,从比便座部靠下方的部位喷出的除菌水的水雾在第1工序中借助第1上升气流向便座部侧上升,在第2工序中无法借助第1上升气流向便座部侧上升。由此,能够利用单一的喷雾装置,使除菌水的水雾不仅着水于大便器的盆部,还着水于盆缘部的上表面、便座部。从而不仅在大便器的盆部还能够在大便器的盆缘部以及便座等的宽范围内抑制细菌、污垢。另外,通过在不同的时刻执行产生能够使除菌水的水雾向便座部侧上升的第1上升气流的第1工序、和不产生第1上升气流而不使除菌水的水雾向便座部侧上升的第2工序,由此能够任意地控制除菌水在盆部处的着水量、除菌水在盆缘部的上表面处的着水量、以及除菌水在便座部处的着水量。并且,通过使第1工序中喷出的除菌水的水雾的总量比第2工序中喷出的除菌水的水雾的总量少,能够使着水于便座部以及盆缘部上表面的除菌水的量比较少,且使着水于盆部以及盆缘部的内壁面的除菌水的量比较多。盆部、盆缘部的内壁面为,容易直接附着汚物而污垢负荷大的部分。另外,就盆部、盆缘部的内壁面而言,即便被润湿也难以产生不适感,因此为对润湿的允许度高的部分。为此,通过使大量的除菌水着水于盆部以及盆缘部,能够抑制细菌、污垢的产生。另一方面,与盆部、盆缘部的内壁面相比,便座部、盆缘部的上表面为,难以直接附着污物而污垢负荷小的部分。因此,通过使比较少量的除菌水着水于便座部、盆缘部的上表面,能够抑制细菌、污垢。另外,若便座部、盆缘部的上表面被过度润湿,则存在除菌水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或者向大便器外滴下的可能性,因此便座部、盆缘部的上表面为对润湿的允许度低的部分。针对于此,通过减少除菌水在便座部、盆缘部的上表面的着水量,能够在短时间内使便座部、盆缘部的上表面变干。由此,能够防止除菌水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或者向大便器外滴下。这样,根据该便座装置,不仅在大便器的盆部还能够在大便器的盆缘部以及便座等的宽范围内抑制细菌、污垢,并且能够防止除菌水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以及除菌水向大便器外滴下。在第1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2专利技术的便座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2工序停止上述送风装置的工作。根据该便座装置,通过使送风装置的工作停止,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第2工序中除菌水的水雾向便座部侧上升。在第1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3专利技术的便座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2工序使上述送风装置工作而产生第2上升气流,上述第2上升气流的流速比上述第1上升气流的流速低。根据该便座装置,在第2工序中,能够利用流速比第1上升气流的流速低的第2上升气流,使除菌水的水雾向水平方向或者下方扩散而不是向便座部侧上升。由此,能够使除菌水着水于大便器内的更宽的范围。在第1~第3中的任一个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4专利技术的便座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工序中,上述喷雾装置使上述除菌水的水雾在俯视观察时以放射状喷出。根据该便座装置,在第2工序中,即便除菌水的水雾未搭乘上升气流,也能够使除菌水的水雾着水于盆部、盆缘部的内壁面等大便器内的宽范围。在第1~第4中的任一个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5专利技术的便座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使执行上述第1工序的时间比执行上述第2工序的时间短。根据该便座装置,通过使执行第1工序的时间短,能够更可靠地减少着水于便座部以及盆缘部的上表面的除菌水的量。另一方面,通过使执行第2工序的时间长,能够使着水于盆部以及盆缘部的内壁面的除菌水的量多。在第1~第5中的任一个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6专利技术的便座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喷雾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在上述第2工序的执行中喷出的上述除菌水的水雾的粒径,比在上述第1工序的执行中喷出的上述除菌水的水雾的粒径大。根据该便座装置,通过使第1工序的执行中喷出的除菌水的水雾的粒径小,能够减少第1工序中喷出的除菌水的总量。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减少着水于便座部、盆缘部的上表面的除菌水的量。另一方面,通过使第2工序的执行中喷出的除菌水的水雾的粒径大,能够使第2工序中喷出的除菌水的总量多。由此,能够使着水于盆部以及盆缘部的内壁面的除菌水的量多。在第1~第6中的任一个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7专利技术的便座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在执行上述第1工序后执行上述第2工序。根据该便座装置,在使除菌水的水雾着水于便座部、盆缘部的上表面的第1工序之后,执行第2工序。由于能够在第2工序的执行中使便座部、盆缘部的上表面变干,因此能够缩短从一次喷雾模式结束到便座部、盆缘部的上表面变干为止的时间。第8专利技术的坐便器装置,具有:大便器,其具有承接污物的盆部、和形成上缘部的盆缘部;以及便座部,其设置于上述大便器的上部,供使用者就座,上述坐便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坐便器装置具备:除菌装置,其生成除菌水;喷雾装置,其配置于在上述便座部设置于上述大便器的上述上部的状态下比上述便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座装置,设置于大便器的上部,所述便座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便座部,其供使用者就座;除菌装置,其生成除菌水;喷雾装置,其配置于在所述便座装置设置于所述大便器的所述上部的状态下比所述便座部靠下方的位置,并朝向所述大便器内喷出所述除菌水的水雾;送风装置,其朝向所述大便器内送风而产生上升气流;以及控制装置,其对所述除菌装置、所述喷雾装置以及所述送风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喷雾装置进行控制,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第1工序与第2工序,并且使在所述第1工序中喷出的所述除菌水的水雾的总量比在所述第2工序中喷出的所述除菌水的水雾的总量少,所述第1工序为在使所述喷雾装置工作而向所述大便器内喷出所述除菌水的水雾的状态下使所述送风装置工作而产生能够使所述除菌水的水雾向所述便座部侧上升的第1上升气流的工序,所述第2工序为不使所述送风装置产生所述第1上升气流而不使所述除菌水的水雾向所述便座部侧上升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2 JP 2017-246684;2018.08.30 JP 2018-161691.一种便座装置,设置于大便器的上部,所述便座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便座部,其供使用者就座;除菌装置,其生成除菌水;喷雾装置,其配置于在所述便座装置设置于所述大便器的所述上部的状态下比所述便座部靠下方的位置,并朝向所述大便器内喷出所述除菌水的水雾;送风装置,其朝向所述大便器内送风而产生上升气流;以及控制装置,其对所述除菌装置、所述喷雾装置以及所述送风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喷雾装置进行控制,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第1工序与第2工序,并且使在所述第1工序中喷出的所述除菌水的水雾的总量比在所述第2工序中喷出的所述除菌水的水雾的总量少,所述第1工序为在使所述喷雾装置工作而向所述大便器内喷出所述除菌水的水雾的状态下使所述送风装置工作而产生能够使所述除菌水的水雾向所述便座部侧上升的第1上升气流的工序,所述第2工序为不使所述送风装置产生所述第1上升气流而不使所述除菌水的水雾向所述便座部侧上升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工序停止所述送风装置的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工序使所述送风装置工作而产生第2上升气流,所述第2上升气流的流速比所述第1上升气流的流速低。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工序中,所述喷雾装置使所述除菌水的水雾在俯视观察时以放射状喷出。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使执行所述第1工序的时间比执行所述第2工序的时间短。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喷雾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第2工序的执行中喷出的所述除菌水的水雾的粒径,比在所述第1工序的执行中喷出的所述除菌水的水雾的粒径大。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越勇介松中仁志铃木辽森泉裕贵
申请(专利权)人:TOTO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