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61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螺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其解决了现有螺杆散热效果差、且容易变形等技术问题。螺杆包括同轴相连的杆体和安装部,安装部能够与挤塑机的马达相连接,杆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螺纹的外表面设置有氮化层,杆体沿自身轴心开设有内腔;其特征在于,螺杆还包括沿杆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注水管和加强筋,注水管位于内腔中且与杆体同轴设置,加强筋至少有两根,加强筋的内端与注水管连为一体,加强筋的外端与内腔的腔壁连为一体,注水管上开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通孔一,加强筋上开设有通孔二。本螺杆可在保障散热效果同时,降低螺杆变形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挤塑效果。

A High Strength Screw with Super Hardened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
本技术属于螺杆
,涉及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塑料挤出机的行业中,螺杆一般氮化处理,或者在螺杆的表面镀一层硬铬合金,以提高螺杆的强度。但由于螺杆各段所受的剪切力不同,产生的剪切热也不一样,如果不迅速使螺杆的热量达到均衡一致,塑料就会在料温高的地方烧焦或者碳化,而且实心螺杆不容易动力平衡,一旦变形就无法校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专利CN104760259A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中空螺杆,该螺杆表面设有螺纹,螺杆内部以中心线为中心设有穿孔,螺杆、螺纹、键槽和螺杆安装端表面均设有一层石墨烯覆盖层。将螺杆设计为中空式,以解决散热不充分的问题,在螺杆表面设石墨烯覆盖层,以提高硬度和耐高温性。但上述螺杆仅设计为中空式,其散热效果仍然有限,并且针对需要进行热处理的螺杆,中空式结构很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本螺杆的散热效果同时,降低螺杆变形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挤塑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所述螺杆包括同轴相连的杆体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能够与挤塑机的马达相连接,所述杆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外表面设置有氮化层,所述杆体沿自身轴心开设有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还包括沿杆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注水管和加强筋,所述注水管位于内腔中且与杆体同轴设置,所述加强筋至少有两根,所述加强筋的内端与注水管连为一体,所述加强筋的外端与内腔的腔壁连为一体,所述注水管上开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通孔一,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通孔二。其工作原理如下:本螺杆使用时,可向注水管内注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通过通孔一和通孔二遍布内腔中各个位置,对螺杆进行冷却,提高散热效果。并且由于在内腔中设计有加强筋,可有效提高螺杆的整体强度,不会因热处理或者高温环境而产生变形,从而提高挤塑效果。在上述的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中,所述加强筋有四根,且沿注水管的轴线均匀分布。加强筋均匀分布,可提高螺杆整体强度,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在上述的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中,所述注水管的截面呈正方形,所述注水管各个面连接处设置有倒角,所述通孔一开设于倒角处。设计有倒角,方便注水管的加工;为了提高螺杆的强度,加强筋的厚度尽可能越厚越好,因此将通孔一设计于倒角处,可给加强筋留有较多的厚度空间,方便设计加强筋的厚度。在上述的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中,所述安装部的内端开设有方形滑槽,所述注水管的外端延伸至杆体外,且与所述方形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方形滑槽与注水管之间设置有能够使两者相对固定的定位机构。杆体和安装部可相对滑动,如加工精度出现问题时,可通过调节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补偿;并且当杆体部分出现损坏或需要清洗时,只需拆下杆体部位即可,维护成本较低,而将注水管设计为方形,当挤塑机马达带动安装部转动时,注水管可发生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整根杆体转动,注水管与安装部之间不会发生打滑的现象,运动稳定性较好。在上述的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中,所述安装部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滑槽相连通的安装孔一,所述注水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与所述安装孔一相对齐的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二沿注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同时插接于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内的紧固件。安装时,将安装孔一和相对应的安装孔二对齐,再将紧固件插接于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内即可;如需拆卸更换,则将紧固件取出,紧固件可以为螺钉、紧固销等各种形式。在上述的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中,所述注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位于方形滑槽内,且与安装孔二同轴并能够与所述安装孔一相对齐。注水或抽水时,可通过滑动杆体,使进水孔与安装孔一相对齐,然后进行注水或抽水,无需将整根杆体拆下,操作方便快捷;冷却水可更换,可较好地保持杆体的散热效果。在上述的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中,所述注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密封进水孔的塞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螺杆使用时,可向注水管内注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通过通孔一和通孔二遍布内腔中各个位置,对螺杆进行冷却,提高散热效果。并且由于在内腔中设计有加强筋,可有效提高螺杆的整体强度,不会因热处理或者高温环境而产生变形,从而提高挤塑效果;2、将注水管设计为方形,当挤塑机马达带动安装部转动时,注水管可发生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整根杆体转动,注水管与安装部之间不会发生打滑的现象,运动稳定性较好;3、注水或抽水时,可通过滑动杆体,使进水孔与安装孔一相对齐,然后进行注水或抽水,无需将整根杆体拆下,操作方便快捷;冷却水可更换,可较好地保持杆体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本螺杆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本螺杆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杆体;2、安装部;3、螺纹;4、内腔;5、注水管;6、加强筋;7、通孔一;8、通孔二;9、倒角;10、方形滑槽;11、安装孔一;12、安装孔二;13、紧固件;14、进水孔;15、塞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螺杆包括同轴相连的杆体1和安装部2,安装部2能够与挤塑机的马达相连接,杆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3,螺纹3的外表面设置有氮化层,杆体1沿自身轴心开设有内腔4;其特征在于,螺杆还包括沿杆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注水管5和加强筋6,注水管5位于内腔4中且与杆体1同轴设置,加强筋6至少有两根,加强筋6的内端与注水管5连为一体,加强筋6的外端与内腔4的腔壁连为一体,注水管5上开设有与内腔4相连通的通孔一7,加强筋6上开设有通孔二8。作为优选,加强筋6有四根,且沿注水管5的轴线均匀分布。注水管5的截面呈正方形,注水管5各个面连接处设置有倒角9,通孔一7开设于倒角9处。如图1、图2所示,为了实现安装部2与杆体1的连接,安装部2的内端开设有方形滑槽10,注水管5的外端延伸至杆体1外,且与方形滑槽10滑动连接,方形滑槽10与注水管5之间设置有能够使两者相对固定的定位机构。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的侧壁开设有与滑槽相连通的安装孔一11,注水管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与安装孔一11相对齐的安装孔二12,安装孔二12沿注水管5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定位机构包括同时插接于安装孔一11和安装孔二12内的紧固件13。紧固件13可为螺钉或紧固销等。如图1、图2所示,为了实现内腔中的冷却介质可更换,注水管5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14,进水孔14位于方形滑槽10内,且与安装孔二12同轴并能够与安装孔一11相对齐。注水管5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密封进水孔14的塞头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螺杆使用时,可向注水管5内注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通过通孔一7和通孔二8遍布内腔中4各个位置,对螺杆进行冷却,提高散热效果;并且由于在内腔4中设计有加强筋6,可有效提高螺杆的整体强度,不会因热处理或者高温环境而产生变形,从而提高挤塑效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所述螺杆包括同轴相连的杆体(1)和安装部(2),所述安装部(2)能够与挤塑机的马达相连接,所述杆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3),所述螺纹(3)的外表面设置有氮化层,所述杆体(1)沿自身轴心开设有内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还包括沿杆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注水管(5)和加强筋(6),所述注水管(5)位于内腔(4)中且与杆体(1)同轴设置,所述加强筋(6)至少有两根,所述加强筋(6)的内端与注水管(5)连为一体,所述加强筋(6)的外端与内腔(4)的腔壁连为一体,所述注水管(5)上开设有与内腔(4)相连通的通孔一(7),所述加强筋(6)上开设有通孔二(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所述螺杆包括同轴相连的杆体(1)和安装部(2),所述安装部(2)能够与挤塑机的马达相连接,所述杆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3),所述螺纹(3)的外表面设置有氮化层,所述杆体(1)沿自身轴心开设有内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还包括沿杆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注水管(5)和加强筋(6),所述注水管(5)位于内腔(4)中且与杆体(1)同轴设置,所述加强筋(6)至少有两根,所述加强筋(6)的内端与注水管(5)连为一体,所述加强筋(6)的外端与内腔(4)的腔壁连为一体,所述注水管(5)上开设有与内腔(4)相连通的通孔一(7),所述加强筋(6)上开设有通孔二(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有四根,且沿注水管(5)的轴线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淬硬层高强度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5)的截面呈正方形,所述注水管(5)各个面连接处设置有倒角(9),所述通孔一(7)开设于倒角(9)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松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星螺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