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46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它包括手套和御寒罩罩身,手套和御寒罩罩身为分体式设计;手套是由内衬和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是一体式设计;罩身由内衬和防风防雨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御寒罩是分体式设计。手套手背位置和御寒罩膝盖位置放置电热片,电热片通过导线和电源连接,并设置一个功率调控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御寒罩可以通过手机APP智能调控温度,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天气的温度需求;通过对易受寒部位进行保温,特别是电热片将大大减少御寒罩的保暖层厚度,降低出行者的安全隐患,安装简易方便。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具体说来,是一种涉及到利用具有电热性能的轻薄型碳纳米管膜材料实现取暖御寒的目的,并引入APP进行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
技术介绍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住行方面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电动车和摩托车已逐渐成为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骑行电动车和摩托车的过程中,车速往往较快,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的膝盖、腿部等重要部位经受寒冷的侵袭,容易让这些部位受冷,引起病变。为了在骑行过程中抵御风寒,同时避免穿太多衣服,人们往往会在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前部位置半固定安装和车身匹配的御寒罩。在市面上出现的类似产品主要以棉、布等材料,经过简单的设计和加工,制成御寒罩,这种御寒罩由于自身不能产生热量,主要依靠人体自身的发热,要取得良好保暖效果,增加御寒罩的厚度就不可避免,这样使得御寒罩变得笨重、臃肿,舒适度下降;而且保暖效果也不理想,难以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出行。质量轻而不影响御寒效果的防护罩将受到人们青睐。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对人体有保健效果,可以自主发热保暖、温度可调节、对人体膝盖等畏寒部位进行保暖的御寒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它包括手套和罩身两部分,手套和罩身为分体式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是由内衬和外层构成的双层结构,内衬和外层为一体式设计;所述手套内衬中,左侧手套放置第一个电热片,右侧手套中放置第二个电热片;所述罩身由内衬和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内衬和外层为分体式设计;所述第三个电热片位于罩身的左侧膝盖位置,第四个电热片位于右侧膝盖位置,第五个电热片位于第三、第四个电热片中间;所述五个电热片通过导线连接,连接一个功率调节器,并与电源连接,通过手机APP调控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它包括手套和罩身两部分,手套和罩身为分体式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是由内衬和外层构成的双层结构,内衬和外层为一体式设计;所述手套内衬中,左侧手套放置第一个电热片,右侧手套中放置第二个电热片;所述罩身由内衬和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内衬和外层为分体式设计;所述第三个电热片位于罩身的左侧膝盖位置,第四个电热片位于右侧膝盖位置,第五个电热片位于第三、第四个电热片中间;所述五个电热片通过导线连接,连接一个功率调节器,并与电源连接,通过手机APP调控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其特征在于:手套是由保暖内衬和防风防雨的外层构成的一体式结构,手套与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前把手相配套,通过搭扣或者拉链等进行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可智能调控温度的御寒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电热片位于左手套中心线两侧,第二个电热片位于右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少春凌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