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车厢、冷藏车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0424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藏车厢、冷藏车及其制作方法。冷藏车厢包括多个保温厢板,保温厢板包括外板、内板以及设置在外板和内板之间的保温层,多个保温厢板之间在相互接合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和密封件,其中,至少两个连接件在彼此相邻的一端搭接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另一端分别与两个保温厢板的外板连接,以形成两侧箱板之间的转角结构,并且至少两个连接件构造有在搭接后向厢体内部开放的空腔,密封件填充在空腔内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冷藏车厢加强了厢体强度及使用寿命,并有效的防止了雨水渗入发泡层中,影响保温性能。

A Refrigerated Car, Refrigerated Ca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藏车厢、冷藏车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藏车
,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冷藏车厢、冷藏车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冷藏车的侧板、顶板、前墙与地板连接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结构方式。第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侧板1、顶板、前墙分别与底板2连接时,使用双组份胶粘结方式、热熔连接及螺纹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侧板1和底板2之间的接合位置设置有槽3,槽3中填充有密封胶。如图2所示,侧板1和底板2之间设置有缺口,侧板1和底板2之间通过热熔连接。但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胶粘或热熔方式连接,胶粘剂凝固时间较长,粘结工序耗费大量工时,生产速度缓慢。2)双组份结构胶,气味大,工作环境差,不利于职业健康卫生。3)胶粘粘结,结构不坚固,使用寿命短,且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第二种,如图3所示,针对第一种的粘结剂凝固时间长,外观不美观等问题,专门制作连接紧固件。前墙4与侧板1在总装时,没有粘结工序,使用紧固件5直接与连接件6连接。最后将紧固件5与前墙4使用铆钉进一步固定。并对前墙4、侧板1与紧固件5连接处形成的空间进行泡体7填充。在冷藏车的维修过程中,若需要更换前墙4或侧板1时,只需要拆除连接的紧固件5,然后换上新的墙板,使用紧固件5重新将前墙4与侧板1连接起来。但该结构仍然存在以下缺点:1)冷藏车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碰撞、摇晃等情况,导致前墙、侧板与紧固件之间松动,影响产品质量与使用寿命,存在交通安全隐患。2)前墙、侧板与紧固件的连接处,容易渗水,影响冷藏车的保温效果。第三种,如图4所示,将冷藏车的顶板、侧板、底板分别由原来一块整板,变为3块小板,通过中间的连接板8进行插接拼装,最后将连接板8、直角板9、支撑结构10间形成的间隙进行泡体填充。该结构将板与板之间的连接位置,从冷藏车框四个端部直角处移位至侧板偏上和下1/3位置处,避免了铆钉的使用。但该结构仍然存在以下缺点:1)生产成本较高,装配工序复杂,且要求榫头与榫槽的加工精度高。2)直角板、连接板的形状复杂,发泡时容易造成泡体发泡不均匀,影响冷藏车的保温性能。3)若生产较大尺寸的冷藏车时,连接板两端榫头插入直角板两端的榫槽时,由于连接板尺寸较大,长度较长,容易发生卡住现象,造成装配困难,甚至会导致连接板报废情况。4)接缝将侧板划分为3块,降低了侧板、顶板、底板的强度,影响冷藏车的整体外观。5)降低了冷藏车内容积。因此,需要一种冷藏车厢、冷藏车及其制作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藏车厢,所述冷藏车厢包括多个保温厢板,所述保温厢板包括外板、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的保温层,所述多个保温厢板之间在相互接合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和密封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在彼此相邻的一端搭接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保温厢板的外板连接,以形成两侧箱板之间的转角结构,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构造有在搭接后向厢体内部开放的空腔,所述密封件填充在所述空腔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冷藏车厢改进了现有的冷藏车的连接结构,对现有的冷藏车连接结构进行改善。此结构将连接件分别与保温厢板的外板进行焊接,连接件之间搭接焊接在一起,焊接完成后填充密封件在转角结构的空腔中,加强了冷藏车厢的厢体强度及使用寿命,并有效的防止了雨水渗入发泡层中,影响保温性能。可选地,所述保温厢板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与所述冷藏车厢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根据本方案,加强筋可以增强保温厢板的结构强度。可选地,所述加强筋通过碰焊或胶粘的方式与所述保温厢板连接在一起。根据本方案,加强筋与保温厢板的变形小,操作方便。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搭接板,所述搭接板布置在所述保温厢板的边缘且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加强筋连接在一起。根据本方案,可以使得两个保温厢板之间产生空腔,从而进一步填充有密封件,增强保温性能。可选地,所述多个保温厢板在相互接合的位置的内侧和/或外侧设置有包边。根据本方案,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渗入发泡层中。可选地,所述密封件为发泡密封剂。根据本方案,密封件容易填充至空腔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冷藏车,所述冷藏车包括上述的冷藏车厢。根据本方案,冷藏车加强了冷藏车厢的厢体强度及使用寿命,并有效的防止了雨水渗入发泡层中,影响保温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制作上述的冷藏车厢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加强筋与保温厢板碰焊;步骤二:将加强筋与连接件焊接;步骤三:将连接件之间搭接以形成转角结构以及向厢体内部开放的空腔,连接件之间在搭接位置处焊接;步骤四:在空腔内部填充密封件。可选地,还包括:步骤五:将两个保温厢板之间的相互接合的位置的外侧设置有包边。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第一种冷藏车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现有的第二种冷藏车的横向剖视图;图3为现有的第三种冷藏车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现有的第四种冷藏车的横向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冷藏车厢的侧视结构图;图6为图5所示的冷藏车厢的俯视结构图;图7为图5所示的冷藏车厢的主视结构图;图8为图5所示的冷藏车厢的侧板的结构图;图9为图8中的线I-I所截的截面图;图10为图8中的线II-II所截的截面图;图11为图5所示的冷藏车厢的顶板的结构图;图12为图11中的线III-III所截的截面图;图13为图11中的线IV-IV所截的截面图;图14为图5所示的冷藏车厢的前板的结构图;图15为图14中的线V-V所截的截面图;图16为图14中的线VI-VI所截的截面图;图17为图7中的D部局部放大图;图18为图7中的E部局部放大图;图19为图5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20为图5中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21为图6中的C部局部放大图;和图22为图21所示的侧板与前板的侧视局部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侧板2:底板3:槽4:前墙5:紧固件6:连接件7:泡体8:连接板9:直角板10:支撑结构100:冷藏车厢101:保温厢板110:顶板111:外顶板112:内顶板113:顶加强筋114:第一基板115:第一延伸板120:前板121:外前板122:内前板123:前加强筋124:第三基板125:第三延伸板126:第四延伸板130:两块侧板131:外侧板132:内侧板133:侧加强筋134:第五基板135:第七延伸板140:底板141:外底板142:内底板143:底横梁144:第一梁145:第二梁146:底搭接板147:第七基板148:第九延伸板150:连接件151:顶搭接板152:第二基板153:第二延伸板154:前搭接板155:第四基板156:第五延伸板157:第六延伸板158:侧搭接板159:第六基板160:第八延伸板170:密封件、保温材料180:外包边181:内包边190:垫块。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藏车厢,所述冷藏车厢包括多个保温厢板,所述保温厢板包括外板、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保温厢板之间在相互接合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和密封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在彼此相邻的一端搭接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保温厢板的外板连接,以形成两侧箱板之间的转角结构,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构造有在搭接后向厢体内部开放的空腔,所述密封件填充在所述空腔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车厢,所述冷藏车厢包括多个保温厢板,所述保温厢板包括外板、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保温厢板之间在相互接合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和密封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在彼此相邻的一端搭接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保温厢板的外板连接,以形成两侧箱板之间的转角结构,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构造有在搭接后向厢体内部开放的空腔,所述密封件填充在所述空腔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厢板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与所述冷藏车厢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通过碰焊或胶粘的方式与所述保温厢板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浩杨维廷马兆云郝潇建郭翠群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中集冷藏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