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敏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输液港用蝶翼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190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输液港用蝶翼针,包括针座、蝶翼及钢针,所述蝶翼位于所述针座的两侧,所述钢针位于所述针座前端端面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针座上方的护套,所述护套前端与所述针座的前端端部上方铰接,所述护套后端与所述针座的后端上方间卡合连接,所述护套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钢针穿过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壁两侧交错设有与所述钢针配合的限位凸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针座上设置护套,提高了蝶翼针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有效的防止针刺误伤。

A New Type of Butterfly-wing Needle for Infusion 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输液港用蝶翼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港用的蝶翼针。
技术介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比较新的输液管路技术,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患者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该系统包括一条中央静脉导管,静脉导管末端连接注射座,注射座为一个可以储存液体的空间,称为储液槽。利用小手术方法将静脉导管经皮下穿刺放置于人体大静脉中,如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部分导管埋藏在皮下组织,将另一端的注射座留置在胸壁皮下组织中并缝合固定,手术后患者皮肤外观只看到一个小的缝合伤口,愈合拆线后患者体表可以触摸到一个突出圆球。后续治疗时从此定位下针,将蝶翼针经皮穿刺垂直进入到注射座的储液槽,既可以方便的进行注射,也可以长时间连续的输液和采血。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输液港用的蝶翼针主要由输液管、针座、钢针、蝶翼及护套组成。临床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钢针外面的护套拔掉,然后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或者采血,待输液或者采血完成后,为防止感染,医护人员需要用护套罩住钢针。但是,钢针使用后护套的再次套入过程较为不便,甚至有可能在使用前将护套拔掉后就顺手将护套丢弃掉或者保管不当直接遗失掉了,这样就使得蝶翼针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医护人员被使用过的钢针扎伤甚至被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输液港用蝶翼针,通过对结构的改进,提高了蝶翼针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有效的防止针刺误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输液港用蝶翼针,包括针座、蝶翼及钢针,所述蝶翼位于所述针座的两侧,所述钢针位于所述针座前端端面的下方,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针座上方的护套,所述护套前端与所述针座的前端端部上方铰接,所述护套后端与所述针座的后端上方间卡合连接,所述护套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钢针穿过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壁两侧交错设有与所述钢针配合的限位凸点。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护套近后端处在护套外部两侧分别设有耳板,所述耳板内侧设有凸块,与所述凸块配合在所述针座的后端上方设有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卡合配合构成所述护套后端与所述针座的后端上方间的卡合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护套前段与所述针座的前段端部上方之间经连接轴铰接,所述连接轴上设有折痕。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护套为内部中空圆柱状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与所述钢针配合还设有一针套。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通过在针座上方设置一个护套,护套前端与针座前段铰接,该护套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供钢针穿过的卡槽,当蝶翼针使用完毕后,可翻转护套从而将钢针穿过卡槽收藏至护套内部,有效的防止针刺误伤;2.本技术通过在卡槽的内壁两侧交错设置与钢针配合的限位凸点,当钢针被收藏至护套内部后,限位凸点可以有效的防止钢针从护套内滑出,避免针刺误伤;3.本技术中护套后端与针座后端间卡合连接,避免了蝶翼针在使用过程中护套滑落;4.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有有效的防针刺,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其中:1、针座;2、蝶翼;3、钢针;4、护套;5、卡槽;6、限位凸点;7、耳板;8、凸块;9、凹槽;10、连接轴;11、针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2所示,一种新型输液港用蝶翼针,包括针座1、蝶翼2及钢针3,与所述钢针3配合还设有一针套11,所述蝶翼2位于所述针座1的两侧,所述钢针3位于所述针座1前端端面的下方,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针座1上方的护套4,护套优选的采用内部中空圆柱状设置,所述护套4前段与所述针座1的前段端部上方之间经连接轴10铰接,所述连接轴上设有折痕,所述护套4后端与所述针座1的后端上方间卡合连接,所述护套4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钢针穿过的卡槽5,所述卡槽5内壁两侧交错设有与所述钢针3配合的限位凸点6。所述护套4近后端处在护套外部两侧分别设有耳板7,所述耳板7内侧设有凸块8,与所述凸块8配合在所述针座1的后端上方设有凹槽9,所述凸块8与所述凹槽9卡合配合构成所述护套4后端与所述针座1的后端上方间的卡合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将蝶翼针的钢针外部的针套拔掉,然后就可以正常的使用蝶翼针作输液或者采血之用。当蝶翼针使用完毕后,将针座上方的护套后端向上提起,使得护套后端的耳板上的凸块从针座后端的凹槽内滑出,由于护套前端与针座前端之间经连接轴铰接,连接轴上设有折痕,此时护套就可以沿着连接轴的折痕绕针座翻转,直至护套上端面的卡槽穿过钢针将钢针收藏至护套内,在卡槽的内壁两侧两两交错设有与钢针配合的限位凸点,当钢针被收藏至护套内以后,限位凸点可以有效的防止钢针滑出,从而有效的防止了钢针对医护人员造成的针刺误伤,提高了蝶翼针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输液港用蝶翼针,包括针座(1)、蝶翼(2)及钢针(3),所述蝶翼(2)位于所述针座(1)的两侧,所述钢针(3)位于所述针座(1)前端端面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针座(1)上方的护套(4),所述护套(4)前端与所述针座(1)的前端端部上方铰接,所述护套(4)后端与所述针座(1)的后端上方间卡合连接,所述护套(4)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钢针穿过的卡槽(5),所述卡槽(5)内壁两侧交错设有与所述钢针(3)配合的限位凸点(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输液港用蝶翼针,包括针座(1)、蝶翼(2)及钢针(3),所述蝶翼(2)位于所述针座(1)的两侧,所述钢针(3)位于所述针座(1)前端端面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针座(1)上方的护套(4),所述护套(4)前端与所述针座(1)的前端端部上方铰接,所述护套(4)后端与所述针座(1)的后端上方间卡合连接,所述护套(4)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钢针穿过的卡槽(5),所述卡槽(5)内壁两侧交错设有与所述钢针(3)配合的限位凸点(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输液港用蝶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4)近后端处在护套外部两侧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敏
申请(专利权)人:卢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