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治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14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治疗车,包括治疗车,所述治疗车的左侧面上设有可拉伸的承载板,承载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孔;所述治疗车的右侧面上设有L形缺口,L形缺口的水平面上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孔,所述L形缺口上设有竖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治疗车的上表面设有主销孔,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副销孔,所述主销孔和副销孔的上方设有双孔连接块,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治疗车的上表面通过插销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的两个支撑柱与承载板的两个第一支撑孔连接,便能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搭建成为临时的工作平台,所述承载板的一端由治疗车承托,承载板的另外一端由支撑板支撑,使得承载板可以承放各种治疗器具。

A Chinese Medicine Therapeut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治疗车
本技术涉及中医器具,特别涉及一种中医治疗车。
技术介绍
中医治疗主要有药敷、针灸、艾灸、拔罐以及中医推拿等,由于各种中医治疗之间所用的器具不一样,因此一般中医院都会配备有能装下多种治疗器具的中医治疗车,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随车与不同的病人进行不同的中医治疗。随着中医的发展,越多越来病人选择中医治疗,但由于医院的场地有限、床位紧张,医护人员可能需要在配套设备不完善的科室里与病人进行中医治疗。由于中医治疗所用的治疗器具较多,因此治疗器具的承放成为了医护人员的首要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治疗车,该治疗车可以搭建成为临时工作台,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中医治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中医治疗车,包括具有多层抽屉的治疗车,所述治疗车为长方体,所述治疗车的左侧面上设有可拉伸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在相邻两个抽屉之间的位置上,承载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孔;所述治疗车的右侧面上设有L形缺口,L形缺口的水平面上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孔,所述L形缺口上设有竖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与L形缺口的高度一致,支撑板的宽度与L形缺口的长度一致,支撑板的厚度与L形缺口的宽度一致,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孔匹配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孔匹配连接;所述治疗车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主销孔,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副销孔,所述主销孔和副销孔的上方设有双孔连接块,主销孔到副销孔的孔距与双孔连接块的孔距一致,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治疗车的上表面通过插销进行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抽屉的正面均设有抽屉拉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板设有承载板拉手,承载板拉手位于所述承载板的拉伸外侧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8m~1.0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与所述承载板到地面的高度一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20mm~35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疗车的下底面设有至少两个车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只要将所述承载板拉出,从治疗车上卸下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的两个支撑柱与承载板的两个第一支撑孔连接,便能将本技术搭建成为临时的工作平台,所述承载板的一端由治疗车承托,承载板的另外一端由支撑板支撑,使得承载板可以承放各种治疗器具。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较少的空间位置,适合中西医院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a1搭建前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a1搭建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a1拆卸支撑板后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a1拆卸支撑板后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a1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a1中支撑板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则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则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图6,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a1,具体地:一种中医治疗车,包括具有多层抽屉的治疗车1,所述治疗车为长方体,每一层抽屉11内均放置有治疗器具,所述治疗车的左侧面上设有可拉伸的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设在相邻两个抽屉之间的位置上,承载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孔21。为了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所述承载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8m~1.0m,本技术优选为0.9m。所述治疗车的右侧面上设有L形缺口12,L形缺口的水平面上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孔121,所述L形缺口上设有竖向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与L形缺口的高度一致,支撑板的宽度与L形缺口的长度一致,支撑板的厚度与L形缺口的宽度一致,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支撑柱31,两个所述支撑柱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孔匹配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孔匹配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柱与第二支撑孔的连接可拆卸地设在L形缺口上,所述支撑板也可以通过支撑柱与承载板上的第一支撑孔的连接搭建成临时工作台,此时承载板作为承载面来使用,支撑板作为支撑面来使用。为了使所述承载板平稳地被所述支撑板所支撑,支撑板的长度与承载板到地面的高度一致,支撑板的厚度为20mm~35mm,本技术支撑板的厚度优选为25mm。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L形缺口的下表面连接,但如果支撑板的上表面没有与治疗车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板有可能会发生倾侧,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所述治疗车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主销孔13,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副销孔32,所述主销孔和副销孔的上方设有双孔连接块4,主销孔到副销孔的孔距与双孔连接块的孔距一致,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治疗车的上表面通过插销进行连接。为了使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治疗车的上表面更好地连接,所述主销孔和副销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主销孔的内径与副销孔的内径一致,所述双孔连接块上的两个孔的内径均与主销孔的内径一致。参照图2,本技术只要将所述承载板拉出,拔下所述支撑板上的插销,从治疗车上卸下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的两个支撑柱与承载板的两个第一支撑孔连接,便能将本技术搭建成为临时的工作平台,所述承载板的一端由治疗车承托,承载板的另外一端由支撑板支撑,使得承载板可以承放各种治疗器具。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较少的空间位置,适合中西医院使用。为了方便抽屉和承载板的拉取,每个所述抽屉的正面均设有抽屉拉手111,所述承载板设有承载板拉手22,承载板拉手位于所述承载板的拉伸外侧面上。为了方便本技术的移动,所述治疗车的下底面设有至少两个车轮14,本技术车轮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四个车轮平均分布在治疗车下底面的四角位置上。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治疗车,包括具有多层抽屉的治疗车,所述治疗车为长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车的左侧面上设有可拉伸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在相邻两个抽屉之间的位置上,承载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孔;所述治疗车的右侧面上设有L形缺口,L形缺口的水平面上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孔,所述L形缺口上设有竖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与L形缺口的高度一致,支撑板的宽度与L形缺口的长度一致,支撑板的厚度与L形缺口的宽度一致,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孔匹配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孔匹配连接;所述治疗车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主销孔,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副销孔,所述主销孔和副销孔的上方设有双孔连接块,主销孔到副销孔的孔距与双孔连接块的孔距一致,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治疗车的上表面通过插销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治疗车,包括具有多层抽屉的治疗车,所述治疗车为长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车的左侧面上设有可拉伸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在相邻两个抽屉之间的位置上,承载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孔;所述治疗车的右侧面上设有L形缺口,L形缺口的水平面上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孔,所述L形缺口上设有竖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与L形缺口的高度一致,支撑板的宽度与L形缺口的长度一致,支撑板的厚度与L形缺口的宽度一致,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孔匹配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孔匹配连接;所述治疗车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主销孔,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副销孔,所述主销孔和副销孔的上方设有双孔连接块,主销孔到副销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青谢君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