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永耀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中医诊疗装置收纳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14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中医诊疗装置收纳箱,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第一内腔,外壳的外侧壁通过外转轴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第一内腔的内侧壁上通过内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所述第一转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一内腔内靠近内转轴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块,所述第一内腔内远离固定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固定夹块的一面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弹簧与凹槽的槽底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凹槽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夹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夹块与移动夹块的配合,来实现对拔火罐的固定,通过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的转动使得可以让治疗针更好拿放。

A Multi-functional Intake Box for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中医诊疗装置收纳箱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中医诊疗装置收纳箱。
技术介绍
当今时代,中医的治疗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而与中医配套的各种医疗器材也是层出不穷,其中的代表便是中医收纳箱,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常见的中医箱子没有针对性,无法对中医诊疗装置做出很好的收纳以及保护,例如,中医中最常用的拔火罐,拔火罐多数为玻璃或者陶瓷制造,存在易碎的特点,常规中医收纳箱不好应对,还有中医中常用针灸治疗,而治疗针存在细小不好拿,容易丢的特点,常规中医收纳箱不好应对,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中医诊疗装置收纳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中医诊疗装置收纳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中医诊疗装置收纳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第一内腔,所述外壳的外侧壁通过外转轴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第一内腔的内侧壁上通过内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所述第一转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所述第一内腔内靠近内转轴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块,所述第一内腔内远离固定夹块的一侧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固定夹块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中医诊疗装置收纳箱,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第一内腔(101),所述外壳(1)的外侧壁通过外转轴(5)转动连接有箱盖(2),所述第一内腔(101)的内侧壁上通过内转轴(6)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3),所述第一转板(3)通过铰链(7)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4),所述第一内腔(101)内靠近内转轴(6)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块(8),所述第一内腔(101)内远离固定夹块(8)的一侧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靠近固定夹块(8)的一面设有多个凹槽(12),所述凹槽(12)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通过第一弹簧(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中医诊疗装置收纳箱,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第一内腔(101),所述外壳(1)的外侧壁通过外转轴(5)转动连接有箱盖(2),所述第一内腔(101)的内侧壁上通过内转轴(6)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3),所述第一转板(3)通过铰链(7)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4),所述第一内腔(101)内靠近内转轴(6)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块(8),所述第一内腔(101)内远离固定夹块(8)的一侧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靠近固定夹块(8)的一面设有多个凹槽(12),所述凹槽(12)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通过第一弹簧(13)与凹槽(12)的槽底连接,所述连接板(10)位于凹槽(1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夹块(8)相适配的移动夹块(9);所述第二转板(4)的上表面靠近第一转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框架(15),所述框架(15)内部设有第二内腔(201),所述第二内腔(201)内活动套接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柱(16),所述拉柱(16)贯穿框架(15)的上端并固定连接有拉片(19),所述压板(17)上表面通过第二弹簧(18)连接框架(15)的内侧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永耀张秀莲
申请(专利权)人:杜永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