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13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所述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包括保护垫本体、魔术粘条;所述的保护垫本体呈圆角“L”型结构;所述的保护垫本体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底部为塑胶垫垫、中间为硅胶垫、表面为海绵垫;所述的塑胶垫和硅胶垫本体上垂直方向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海绵垫为凹槽式开口状;所述的魔术粘条包括粘条和粘面;所述的粘条前半段为钩面,后半段为宽扁松紧带;所述的弹性粘条和粘面呈对称结构缝制在保护垫本体开口处两侧。其优点表现在:可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上下部位紧密贴合,不易移位,固定牢固,为侧卧位患者脚踝部位提供舒适的支撑,防止脚踝部位出现压疮等不良现象,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医护人员工作量。

An anti-pressure sore pad for ankle for patients in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
本技术涉及临床护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
技术介绍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指由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浸渍所引起的缺血坏死性皮肤损害。目前对于神经外科手术,胸腰部手术和髋部手术的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因手术体位的需要通常需要采取侧卧位进行手术或术后侧卧位康复,长期采取侧卧位容易导致患者的脚踝隆起部位持续受到挤压,从而长时间易导致患者脚踝部位出现压疮等不良情况。临床现有针对术后侧卧位患者预防脚踝压疮的措施是通常采取枕垫或软袋进行减压防压疮,但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点是枕垫和软袋位置不固定,容易移位,且支撑的部位范围较小,无法为侧卧位患者提供既高效又舒适的防压疮预防。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0207000.9,申请日2015.04.08,专利名称为:一种防止压疮的脚踝垫。公开了一种防止压疮的脚踝垫,包括一内部具有填充空间的脚踝垫套,该脚踝垫套内填设有记忆海绵体,脚踝垫套的上部形成下凹的支撑部,脚踝垫套内于记忆海绵体的底部设置有弹簧,记忆海绵体采用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脚踝垫套上开设有透气孔。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防止压疮的脚踝垫,采用脚踝垫套中填有极易海绵体,使用方法简单,观察皮肤方便,没有繁琐的操作步骤,不需要专门指导,减轻了护理人员实施皮肤护理、定时局部按摩等防压疮护理丁作量,可有效降低足部压疮发生率,极大地节省了人力以及有限的医疗资源。但是关于一种可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上下部位紧密贴合,不易移位,固定牢固,为侧卧位患者脚踝部位提供舒适的支撑,防止脚踝部位出现压疮等不良现象,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医护人员工作量的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压疮保护垫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上下部位紧密贴合,不易移位,固定牢固,为侧卧位患者脚踝部位提供舒适稳定的支撑,防止脚踝部位出现压疮等不良现象,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医护人员工作量的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压疮保护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上下部位紧密贴合,不易移位,固定牢固,为侧卧位患者脚踝部位提供舒适的支撑,防止脚踝部位出现压疮等不良现象,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医护人员工作量的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压疮保护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所述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包括保护垫本体、魔术粘条;所述的保护垫本体呈圆角“L”型结构;所述的保护垫本体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底部为塑胶垫垫、中间为硅胶垫、表面为海绵垫;所述的塑胶垫和硅胶垫本体上垂直方向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海绵垫为凹槽式开口状;所述的塑胶垫、硅胶垫和海绵垫三者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的魔术粘条包括粘条和粘面;所述的粘条前半段为钩面,后半段为宽扁松紧带;所述的弹性粘条和粘面呈对称结构缝制在保护垫本体开口处两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魔术粘条有三对。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部塑胶垫、中间硅胶垫和表面海绵垫三者之间通过粘贴固定。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胶垫为高分子塑胶垫,硅胶垫为软硅胶垫,海绵垫为记忆海绵垫。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保护垫本体还包括凹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凹槽设于海绵垫上相对于人体脚踝隆突位置处。本技术优点在于:1、利用保护垫本体呈圆角“L”型结构的设计,可与患者的脚踝部位及足部外形相配,便于与患者的整个脚踝上下部位紧密贴合,起到支撑防压疮的作用。2、保护垫本体表面采用凹槽式开口状结构的记忆海绵垫,便于患侧脚踝部位放置的同时,利用海绵垫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撑感,且开口状设计具有良好的透气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3、保护垫本体底部高分子塑胶垫和中部软硅胶垫则起到很好的固形和减压支撑作用,且利用塑胶垫和硅胶垫本体上垂直方向设有的多个通孔,可起到良好的透气作用,减轻患者脚踝内侧的闷热感。4、利用在保护垫本体的开口、中部和末端位置分别对应缝制粘条和粘面,可在患者脚踝放置在保护垫本体中后,利用粘条前半段的钩面和粘面粘贴固定即可,且通过粘条后半段的宽扁松紧带便可调节魔术粘条粘贴固定时的松紧,从而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5、魔术粘条的设计可避免保护垫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移位现象,提高保护垫本体的持续支撑效果,有效避免了侧卧位患者卧床期间脚踝处脚踝处出现压疮的情况,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6、通过在海绵垫上相对人体脚踝隆突位置处设有凹槽,便于患者在使用保护垫本体时,脚踝处隆起部分能够放置于凹槽中,从而更加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感。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的前侧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的后侧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魔术粘条的平面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的底部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的前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保护垫本体11.塑胶垫112.通孔12.硅胶垫13.海绵垫131.凹槽2.魔术粘条21.粘条211.钩面212.宽扁松紧带22.粘面实施例1请参看附图1,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的前侧示意图。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所述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包括保护垫本体1、魔术粘条2;所述的保护垫本体1呈圆角“L”型结构;所述的保护垫本体1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底部为塑胶垫垫11、中间为硅胶垫12、表面为海绵垫13;所述的塑胶垫11和硅胶垫12本体上垂直方向设有多个通孔112;所述的海绵垫13为凹槽式开口状;所述的塑胶垫11、硅胶垫12和海绵垫13三者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的魔术粘条2包括粘条21和粘面22;所述的粘条21前半段为钩面211,后半段为宽扁松紧带212;所述的弹性粘条21和粘面22呈对称结构缝制在保护垫本体1开口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保护垫本体1呈圆角“L”型结构的设计,与患者的脚踝部位及足部外形相配,便于与患者的整个脚踝上下部位紧密贴合,起到支撑防压疮的作用;所述的保护垫本体1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大小不同型号,且适合左右脚踝的保护垫本体1,从而方便使用;所述的底部塑胶垫11为高分子塑胶,质量轻,具有较好的固形作用;所述的中间硅胶垫12为软硅胶材质,提高患者的放置舒适感;所述的表面海绵垫13为记忆海绵,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不易变形;所述的底部塑胶垫11、中间硅胶垫12和表面海绵垫13三者之间通过粘贴固定;所述的保护垫本体1表面采用凹槽式开口状结构的记忆海绵垫13,便于患侧脚踝部位放置的同时,利用海绵垫13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撑感,且开口状设计具有良好的透气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保护垫本体1底部高分子塑胶垫11和中部软硅胶垫12则起到很好的固形和减压支撑作用,且利用塑胶垫11和硅胶垫12本体上垂直方向设有的多个通孔,可起到良好的透气作用,减轻患者脚踝内侧的闷热感;所述的魔术粘条2有三对,且分别缝制固定在保护垫本体1的开口、中部和末端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包括保护垫本体、魔术粘条;所述的保护垫本体呈圆角“L”型结构;所述的保护垫本体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底部为塑胶垫、中间为硅胶垫、表面为海绵垫;所述的塑胶垫和硅胶垫本体上垂直方向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海绵垫为凹槽式开口状;所述的塑胶垫、硅胶垫和海绵垫三者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的魔术粘条包括粘条和粘面;所述的粘条前半段为钩面,后半段为宽扁松紧带;所述的粘条和粘面呈对称结构缝制在保护垫本体开口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侧卧位患者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踝防压疮保护垫包括保护垫本体、魔术粘条;所述的保护垫本体呈圆角“L”型结构;所述的保护垫本体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底部为塑胶垫、中间为硅胶垫、表面为海绵垫;所述的塑胶垫和硅胶垫本体上垂直方向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海绵垫为凹槽式开口状;所述的塑胶垫、硅胶垫和海绵垫三者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的魔术粘条包括粘条和粘面;所述的粘条前半段为钩面,后半段为宽扁松紧带;所述的粘条和粘面呈对称结构缝制在保护垫本体开口处两侧。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芳屈雅华葛妙贤陈静范娇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