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臂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111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臂吊带,包括吊带本体,所述吊带本体包括臂部带、肩部带、上臂带和腰垫,臂部带与肩部带可拆卸连接,上臂带可拆卸设置在臂部带一侧,腰垫设置在臂部带靠近人体的侧边;肩部带上还设置有与肩部带滑移连接的肩垫,肩垫内设置有硅胶导槽,肩垫四角设置有按扣,肩垫内还设置有弧形支撑条;臂部带远离上臂带一端设置有手掌带,手掌带可在臂部带内滑移,手掌带两端均设置有滑块,臂部带内设置有相对应的滑移槽,滑移槽向下延伸有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臂吊带,其具有舒适安全,分散受力以及便于调节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增大了与病人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疼痛与酸痛。

A kind of forearm s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臂吊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前臂吊带。
技术介绍
上臂骨折、肩关节脱位、手外伤、上肢肌腱和韧带扭伤,当意外发生后需要采取相对人体固定的方式进行医治,以消肿、止痛、愈合骨折和恢复功能。传统的方法是将创伤部位由石膏固定,或于清创手术后用绷带或者三角巾跨于颈部,再将前臂吊于胸前,以保持其功能位置。该方法虽然成本低廉,但缺点是:第一、颈部长期受上臂重力达拉,易引起颈椎病及颈背部肌肉劳损;第二、绷带或三角巾容易皱在一起,不能对肩、肘部起支托作用;第三、绷带或三角巾不能对创伤部位的石膏或敷料起到保护作用,影响敷料的清洁卫生;第四、不美观。这样病人的患肢以及颈部受力面积小,这样患者吊的时间长了容易发生疼痛与酸痛。整个的受力部位全部在肩颈部上,肩颈部难以长时间承受这样的重量,时间久了会压迫颈椎,导致肩颈部酸痛,给肩颈部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病人在前弯腰、侧弯腰、后仰或者从坐姿转换为站姿时,手臂容易从吊兜中滑出,造成对手臂的二次创伤。因此,需要一种改良的前臂吊带对患者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臂吊带,其具有舒适安全,分散受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臂吊带,包括吊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本体(1)包括臂部带(2)、肩部带(4)、上臂带(6)和腰垫(7),所述臂部带(2)与所述肩部带(4)可拆卸连接,所述上臂带(6)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臂部带(2)一侧,所述腰垫(7)设置在所述臂部带(2)靠近人体的侧边;所述肩部带(4)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肩部带(4)滑移连接的肩垫(5),所述肩垫(5)内设置有硅胶导槽(51),所述肩垫(5)四角设置有按扣(52),所述肩垫(5)内还设置有弧形支撑条(53);所述臂部带(2)远离所述上臂带(6)一端设置有手掌带(3),所述手掌带(3)可在所述臂部带(2)内滑移,所述手掌带(3)两端均设置有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臂吊带,包括吊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本体(1)包括臂部带(2)、肩部带(4)、上臂带(6)和腰垫(7),所述臂部带(2)与所述肩部带(4)可拆卸连接,所述上臂带(6)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臂部带(2)一侧,所述腰垫(7)设置在所述臂部带(2)靠近人体的侧边;所述肩部带(4)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肩部带(4)滑移连接的肩垫(5),所述肩垫(5)内设置有硅胶导槽(51),所述肩垫(5)四角设置有按扣(52),所述肩垫(5)内还设置有弧形支撑条(53);所述臂部带(2)远离所述上臂带(6)一端设置有手掌带(3),所述手掌带(3)可在所述臂部带(2)内滑移,所述手掌带(3)两端均设置有滑块(31),所述臂部带(2)内设置有相对应的滑移槽(21),所述滑移槽(21)向下延伸有定位槽(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带(6)上设置有魔术贴(6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海萍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