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99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包括气流入口、尘气分离单元和气流发生单元,所述尘气分离单元包括旋风分离部,所述旋风分离部设有多个旋离器,其中,所述旋离器外壁部分区域设有柔性支撑件。可有效减小清洁装置中主要实现脏空气分离的旋离器所产生的振动,同时还能够保证配合旋离器实现旋风分离、输送脏空气及洁净空气的各腔室、腔道之间的气密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

A Hand-held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属于吸尘器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类型的清洁装置已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市面上常见的清洁装置,例如手持吸尘器,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熟悉,并由于具有轻便,操控性好的优点,成为消费者在选用家用吸尘器时的主流选择。手持式吸尘器一般采用旋风分离器(简称旋离器)以旋风式分离方式,对脏空气中的杂物和灰尘颗粒进行分离筛除;采用气流发生单元例如电动式风机提供负压作为驱动脏空气流动的动力单元;然后再辅以脏空气入口管道、电机前过滤单元、供能单元例如蓄能电池、电机后过滤单元、连通或连接各单元的连接结构及提供握持结构的手柄等辅助单元。为了追求更高的分离效率,提升清洁的效果,往往将从两个方面对产品结构进行改进,一方面,是提升气流发生单元的工作功率,进而提高气流速度,让脏空气中的杂物和灰尘颗粒已更大的离心力被驱使以螺旋方式沿旋离器的内壁最终收纳在预期的集尘仓或集尘罩中;另一方面,是改变旋离器的结构或布置方式等,以期让脏空气中的杂物和灰尘更易被分离并被收集,例如,在某些产品中,采用并行连通的体积较小的旋离器,让脏空气并行分流进入各旋离器中进行旋风分离,虽然减小了各旋离器中的藏空气流动的风量,但是由于减小旋离器的体积,能够使脏空气获得较高的线速度,同样可以增大离心力,提升分离效果;并且,为了便于收集,将该小体积的旋离器设置为具有截头锥形的结构,并将出灰口开设在截头锥形的收缩的一端,以驱使脏空气中的杂物和灰尘沿螺旋轨迹向收缩的一端运动,且由于径向尺寸的收缩,也会逐渐提升其线速度,最终让脏空气中的杂物和灰尘以非常高的速度从出灰口喷离。诚然,通过上述的设计构思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清洁效果,但是,由于手持式清洁装置普遍追求便捷性,要加大气流发生单元的功率,不可避免地要增加气流发生单元的体积和重量,为了确保一定的续航能力,往往又需要相应地加大供能单元,例如蓄能电池的规格,提高装置整体的占用空间和重量,受到的局限较大。而前文所描述的旋离器也存在不足,最主要的就是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如果不采取合适的措施,势必将影响装置的使用体验和稳定性。中国专利申请CN105030148A公开的装置通过分组并双层布置旋离器以形成相互抵压接触支撑的结构,并配置旋离器支撑结构,支撑各旋离器的下部,以期形成保持旋离器稳定,减小因气流冲击产生振动的支撑。然而,上述支撑结构并不能获得十分理想的稳定支撑效果,尤其是,构成上述形成支撑的结构旋离器、旋离器支撑结构还可能因振动的幅度而出现彼此之间的摩擦性接触。故目前现有技术提供的手持清洁装置,在旋离器在以旋风式分离对脏空气进行洁净化处理的过程中,对减小因气流冲击产生的振动,仍存在尚需完善之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提供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可有效减小清洁装置中主要实现脏空气分离的旋离器所产生的振动,同时还能够保证配合旋离器实现旋风分离、输送脏空气及洁净空气的各腔室、腔道之间的气密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包括气流入口、尘气分离单元、气流发生单元和电池单元,所述尘气分离单元包括旋风分离部,所述旋风分离部设有多个旋离器,其中,所述旋离器外壁部分区域设有柔性支撑件。在优选地实施例中,至少支撑相邻的旋离器的柔性支撑件为一体成型。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旋离器包括绕轴线并行布置的第一旋风组和第二旋风组,所述第一旋风组的出灰口位于第一高度区域,所述第二旋风组的出灰口位于第二高度区域,所述第二高度区域位于第一高度区域上部;所述柔性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第一旋风组的第一支撑组和用于支撑第二旋风组的第二支撑组,所述第二支撑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组;所述柔性支撑件包括用于穿过或包裹旋离器出灰口的通孔,和用于支撑旋离器外壁的侧壁。在优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柔性支撑件的支架,所述柔性支撑件的侧壁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支架固定连接。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每两个第一支撑组的柔性支撑件与一个第二支撑组的柔性支撑件构成一个小组,各小组的柔性支撑件的一体成型。在优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收集由各旋离器出灰口排除灰尘的集尘罩,所述集尘罩上端与所述支架结合,所述支架与所述集尘罩结合部位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柔性支撑件一体成型。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尘气分离单元设有电机前过滤腔室,所述电机前过滤腔室下部由电机前过滤罩形成,所述电机前过滤罩至少部分设置在集尘罩内部,所述电机前过滤罩上端与电机前过滤腔室的上部结合,所述结合部位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柔性支撑件一体成型。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支撑件、第一密封件及第二密封件在所述集尘罩及支架成型后,以低温固化的方式模压和/或模铸和/或模具注射形成。在优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围绕集尘罩的分离仓,所述分离仓具有与集尘罩得上端位于同一高度区域的上开口。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分离仓具有下开口及封闭所述下开口的下端盖,所述集尘罩的下端与所述下端盖柔性连接。通过上文描述的装置的实现方式,以柔性支撑的方式提高装置整体减震性能和降噪性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现不同功能腔室之间的气密性,并且结构紧凑,形成工艺及装配工艺均所有简化,同时还提高了设备连接结构的可靠程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尘器分离单元的结构爆炸图;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旋离器的支撑结构的布置并结合于电机前过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集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筒状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配合筒状罩设置的唇缘件的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电机前过滤腔室的上部配合第二旋风组布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分离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了与旋风分离部与筒状罩形成密封接触的若干密封面;图8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旋风分离部与筒状罩结合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了与分离仓形成密封接触的若干密封面;图9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缓冲腔室构成示意图;图10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缓冲腔室的顶壁的分布示意图;图1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中筒状罩与唇缘件结合方向示意图;图1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当然,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包括气流入口、尘气分离单元、气流发生单元和电池单元,所述尘气分离单元包括旋风分离部,所述旋风分离部设有多个旋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离器外壁部分区域设有柔性支撑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包括气流入口、尘气分离单元、气流发生单元和电池单元,所述尘气分离单元包括旋风分离部,所述旋风分离部设有多个旋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离器外壁部分区域设有柔性支撑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相邻的旋离器的柔性支撑件为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离器包括绕轴线并行布置的第一旋风组和第二旋风组,所述第一旋风组的出灰口位于第一高度区域,所述第二旋风组的出灰口位于第二高度区域,所述第二高度区域位于第一高度区域上部;所述柔性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第一旋风组的第一支撑组和用于支撑第二旋风组的第二支撑组,所述第二支撑组高度高于第一支撑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柔性支撑件的支架,所述柔性支撑件的侧壁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支架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第一支撑组的柔性支撑件与一个第二支撑组的柔性支撑件构成一个小组,各小组的柔性支撑件的一体成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宁家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