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昆虫性诱剂智能缓释装置
本技术属于害虫防治
,具体为一种昆虫性诱剂智能缓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害虫的防治中,喷洒化学杀虫剂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污染环境。采用昆虫性诱剂等信息素进行诱杀,虽然环保,但是现有的性诱剂载体容量小,挥发快,而且挥发速度不恒定,影响其效能。在害虫预测预报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昆虫采集和捕捉,使用性诱剂等信息素虽然省时省力,但同样是因为现有载体的挥发速度不恒定,无法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效预测。目前,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620136790.0的文献中提到一种用于城市森林公园的长效昆虫诱捕系统及装置,主要是应用多层纱布和壳体来减少性诱剂的挥发,达到缓释的作用。缓释作用有限,缓释效率受外界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不适应现代农业智能化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昆虫性诱剂智能缓释装置的技术方案,其缓释装置通过程序远程控制昆虫性诱剂的释放速度,根据需要调控不同环境下的挥发速度,达到匀速缓慢,持续稳定的效果;不仅可以减少人工,减少诱芯的更换频率,还可以诱捕害虫,对虫情进行预测预报,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昆虫性诱剂智能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壳体(3)底部设置振动装置(8),性诱剂诱芯(7)限位放置在振动装置(8)上,性诱剂诱芯(7)一端开口伸出壳体(3)外,性诱剂诱芯(7)一侧配合设置刻度尺(6),性诱剂诱芯(7)上方配合设置摄像头(4),壳体(3)内配合设置电源(11),振动装置(8)、摄像头(4)与电源(11)配合连接;还包括外部设置的控制器(15),振动装置(8)、摄像头(4)与控制器(15)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性诱剂智能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壳体(3)底部设置振动装置(8),性诱剂诱芯(7)限位放置在振动装置(8)上,性诱剂诱芯(7)一端开口伸出壳体(3)外,性诱剂诱芯(7)一侧配合设置刻度尺(6),性诱剂诱芯(7)上方配合设置摄像头(4),壳体(3)内配合设置电源(11),振动装置(8)、摄像头(4)与电源(11)配合连接;还包括外部设置的控制器(15),振动装置(8)、摄像头(4)与控制器(15)配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性诱剂智能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装置(8)为振动机,性诱剂诱芯(7)卡接固定在振动机的振动平台上,刻度尺(6)固定连接在壳体(3)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性诱剂智能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3)内设置与电源(11)连接的信号处理模块(13)、信号控制模块(9)、信号传输模块(16),摄像头(4)与信号处理模块(13)配合连接,振动装置(8)与信号控制模块(9)配合连接,信号处理模块(13)、信号控制模块(9)均通过信号传输模块(16)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英,唐健,杨宁,刘淑华,杨保军,罗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