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77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圆槽、连接杆、转块、蓄电池、无线充电器、开关、上转杆、从动齿轮、大传动齿轮、小传动齿轮、主动齿轮、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下转杆、发电装置、整流器和隔板,所述外壳内固定有隔板,所述外壳内位于隔板一侧安装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靠近隔板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此装置通过运动使转块晃动带动连接杆转动,再经过传动装置使导线圈高速旋转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大基数的人群使用极少成多,大大增加电量的产生,将会是绿色生电的主导方式,极大的节约能源,同时运动电量可在APP共享排名可以激发大家储能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潮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生电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人口数量是一个很大的基数,人每天消耗的能量是非常庞大的,各种绿色发电模式还没有主导电力生产,现在主要靠煤发电,资源消耗很大,如果能提供一种装置或者系统让人们无时无地地存储能量,将会节约很大的电能。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通过发电装置产生电流,并收集电流,极大的节约发电资源,绿色环保,为人类能源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推动。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圆槽、连接杆、转块、蓄电池、无线充电器、开关、上转杆、从动齿轮、大传动齿轮、小传动齿轮、主动齿轮、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下转杆、发电装置、整流器和隔板,所述外壳内固定有隔板,所述外壳内位于隔板一侧安装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靠近隔板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外壳内部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下转杆,且下转杆两端分别固定有大传动齿轮和小传动齿轮,所述大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外壳内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上转杆,且上转杆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小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外壳上表面开设有圆槽,且圆槽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端部固定有转块,所述连接杆的转轴底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且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外壳内部靠近隔板一侧对称安装有整流器,且整流器模块与蓄电池和发电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外壳内部顶端安装有无线充电器,所述外壳端部安装有开关,且无线充电器与开关和蓄电池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发电装置包括铜圈、导线圈、绝缘块、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位于永磁体中间设有导线圈,且导线圈端部外侧固定有绝缘块,且绝缘块通过轴承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绝缘块套接,所述外壳内部位于导线圈端部固定有两个铜圈,且导线圈两端分别与铜圈接触,所述铜圈与整流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铜圈内部开设有滚槽,所述导线圈端部转动安装有金属轮,且金属轮与滚槽滚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表面位于无线充电器对应位置标记有充电标。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两侧对称固定有固定耳,所述外壳两端对称固定有连接带。进一步地,所述大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直径相同,所述大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半径比为二比一,所述主动齿轮与小传动齿轮半径比为四比一,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半径比为二比一。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和电量检测芯片,所述电量检测芯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且无线传输模块与电量检测芯片电性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装置可个人佩戴或者安装在运动的装置上,装置运动,使转块晃动带动连接杆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的传动使从动锥齿轮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再通过大传动齿轮和小传动齿轮的传动使从动齿轮带动导线圈转动,导线圈切割永磁体的磁感线产生电流,电流经过整流器的转换存入蓄电池内,此装置通过运动使转块晃动带动连接杆转动,再经过传动装置使导线圈高速旋转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大基数的人群使用极少成多,大大增加电量的产生,将会是绿色生电的主导方式,极大的节约能源;2、本技术通过电量检测芯片检测蓄电池电量,由无线传输模块与APP终端连接传输电量信号可在APP共享排名可以激发大家储能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潮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发电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为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导线圈滚动接触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外壳,2-固定耳,3-连接带,4-圆槽,5-连接杆,6-转块,7-充电标,8-蓄电池,9-无线充电器,10-开关,11-上转杆,12-铜圈,13-从动齿轮,14-大传动齿轮,15-小传动齿轮,16-主动齿轮,17-主动锥齿轮,18-从动锥齿轮,19-下转杆,20-发电装置,21-导线圈,22-整流器,23-无线传输模块,24-隔板,25-绝缘块,26-金属轮,27-滚槽,28-永磁体,29-电量检测芯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1、圆槽4、连接杆5、转块6、蓄电池8、无线充电器9、开关10、上转杆11、从动齿轮13、大传动齿轮14、小传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主动锥齿轮17、从动锥齿轮18、下转杆19、发电装置20、整流器22和隔板24,所述外壳1内固定有隔板24,所述外壳1内位于隔板24一侧安装有发电装置20,所述发电装置20靠近隔板24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13,所述外壳1内部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下转杆19,且下转杆19两端分别固定有大传动齿轮14和小传动齿轮15,所述大传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3啮合连接,所述外壳1内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上转杆11,且上转杆11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齿轮16和从动锥齿轮18,所述主动齿轮16与小传动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外壳1上表面开设有圆槽4,且圆槽4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连接杆5,且连接杆5端部固定有转块6,所述连接杆5的转轴底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17,且主动锥齿轮17与从动锥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蓄电池8,所述外壳1内部靠近隔板24一侧对称安装有整流器22,且整流器22模块与蓄电池8和发电装置20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顶端安装有无线充电器9,所述外壳1端部安装有开关10,且无线充电器9与开关10和蓄电池8电性连接。装置可个人佩戴或者安装在运动的装置上,装置运动,使转块6晃动带动连接杆5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17的传动使从动锥齿轮18带动主动齿轮16转动,再通过大传动齿轮14和小传动齿轮15的传动使从动齿轮13带动导线圈21转动,导线圈21切割永磁体28的磁感线产生电流,电流经过整流器22的转换存入蓄电池8内,蓄电池8存储的电量可直接通过无线充电器9给手机充电,也可以到社区的集中点通过无线充电器9存储运动电能。所述发电装置20包括铜圈12、导线圈21、绝缘块25、永磁体28,所述永磁体28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位于永磁体28中间设有导线圈21,且导线圈21端部外侧固定有绝缘块25,且绝缘块25通过轴承与隔板24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3与绝缘块25套接,所述外壳1内部位于导线圈21端部固定有两个铜圈12,且导线圈21两端分别与铜圈12接触,所述铜圈12与整流器22电性连接,导线圈21转动切割永磁体28的磁感线产生电流实现发电。所述铜圈12内部开设有滚槽27,所述导线圈21端部转动安装有金属轮26,且金属轮26与滚槽27滚动连接,将导线圈21与铜圈12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摩擦阻力。所述外壳1表面位于无线充电器9对应位置标记有充电标7,便于对准充电。所述外壳1两侧对称固定有固定耳2,所述外壳1两端对称固定有连接带3,方便装置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1)、圆槽(4)、连接杆(5)、转块(6)、蓄电池(8)、无线充电器(9)、开关(10)、上转杆(11)、从动齿轮(13)、大传动齿轮(14)、小传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主动锥齿轮(17)、从动锥齿轮(18)、下转杆(19)、发电装置(20)、整流器(22)和隔板(2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固定有隔板(24),所述外壳(1)内位于隔板(24)一侧安装有发电装置(20),所述发电装置(20)靠近隔板(24)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13),所述外壳(1)内部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下转杆(19),且下转杆(19)两端分别固定有大传动齿轮(14)和小传动齿轮(15),所述大传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3)啮合连接,所述外壳(1)内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上转杆(11),且上转杆(11)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齿轮(16)和从动锥齿轮(18),所述主动齿轮(16)与小传动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外壳(1)上表面开设有圆槽(4),且圆槽(4)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连接杆(5),且连接杆(5)端部固定有转块(6),所述连接杆(5)的转轴底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17),且主动锥齿轮(17)与从动锥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蓄电池(8),所述外壳(1)内部靠近隔板(24)一侧对称安装有整流器(22),且整流器(22)模块与蓄电池(8)和发电装置(20)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顶端安装有无线充电器(9),所述外壳(1)端部安装有开关(10),且无线充电器(9)与开关(10)和蓄电池(8)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1)、圆槽(4)、连接杆(5)、转块(6)、蓄电池(8)、无线充电器(9)、开关(10)、上转杆(11)、从动齿轮(13)、大传动齿轮(14)、小传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主动锥齿轮(17)、从动锥齿轮(18)、下转杆(19)、发电装置(20)、整流器(22)和隔板(2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固定有隔板(24),所述外壳(1)内位于隔板(24)一侧安装有发电装置(20),所述发电装置(20)靠近隔板(24)一端安装有从动齿轮(13),所述外壳(1)内部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下转杆(19),且下转杆(19)两端分别固定有大传动齿轮(14)和小传动齿轮(15),所述大传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3)啮合连接,所述外壳(1)内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上转杆(11),且上转杆(11)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齿轮(16)和从动锥齿轮(18),所述主动齿轮(16)与小传动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外壳(1)上表面开设有圆槽(4),且圆槽(4)中心处转动安装有连接杆(5),且连接杆(5)端部固定有转块(6),所述连接杆(5)的转轴底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17),且主动锥齿轮(17)与从动锥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蓄电池(8),所述外壳(1)内部靠近隔板(24)一侧对称安装有整流器(22),且整流器(22)模块与蓄电池(8)和发电装置(20)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顶端安装有无线充电器(9),所述外壳(1)端部安装有开关(10),且无线充电器(9)与开关(10)和蓄电池(8)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玉昆王治玺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