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组充电防反接保护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路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组充电防反接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因为粗心,在进行锂电池组充电时,将锂电池组充电接线端的正负极接反,使得锂电池组发生短路,轻微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电池损坏事故的发生,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引发电池爆炸事故,给生命健康带来危险和伤害。如今市场上的锂电池组充电器因为考虑到成本问题,在进行电路设计时很少有带有防反接保护功能,有些锂电池组充电器虽然带有防反接保护电路,但是防反接电路设计通常是基于CPU控制,具有制造成本高、占用CPU资源的缺点,除此之外,这些防反接电路通常是通过设置保险丝等方式进行反接保护,不能实现线路反接故障排除后自恢复功能,也不能实现锂电池组充电接线端反接后自报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组充电防反接保护电路,能够进行充电反接短路保护,同时,在发生锂电池组充电接线端反接时,能够进行短路报警,具有安全、智能、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高集成度的电子产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电池组充电防反接保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组充电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和反接保护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反接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反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锂电池组的输入端;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保险丝F1、变压器T1、整流桥BR1、电容C1、电容C2、稳压芯片LM7805、电容C3、电容C4,保险丝F1一端连接交流输入L端,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1初级绕组一端,变压器T1初级绕组另一端连接交流输入N端,变压器T1次级绕组一端连接整流桥BR1的第1脚,变压器T1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整流桥BR1的第3脚,整流桥BR1的第2脚连接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整流桥BR1的第4脚连接电容C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组充电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和反接保护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反接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反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锂电池组的输入端;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保险丝F1、变压器T1、整流桥BR1、电容C1、电容C2、稳压芯片LM7805、电容C3、电容C4,保险丝F1一端连接交流输入L端,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1初级绕组一端,变压器T1初级绕组另一端连接交流输入N端,变压器T1次级绕组一端连接整流桥BR1的第1脚,变压器T1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整流桥BR1的第3脚,整流桥BR1的第2脚连接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整流桥BR1的第4脚连接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连接稳压芯片LM7805的Vin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稳压芯片LM7805的GND端,稳压芯片LM7805的Vout端连接电容C3、电容C4的一端,电容C3、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LM7805的GND端;所述的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绿色发光二极管D1、红色发光二极管D2、有源蜂鸣器LS1,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4、电阻R1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陈恒,李森,田怀谷,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