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散热的民用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自散热的民用充电器。
技术介绍
电池充电器是电动车、电动工具、电玩、笔记本、数码及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所用的可充电电池充电用的电子设备,一般由外壳、电源转换部分、充电检测部分、充电保护部分等组成,其输出类型为纯直流或脉动直流;按连接方式可分为直充式和座充式,按所充电电池的类型又可分为镍镉电池充电器、镍氢电池充电器、镍锌电池充电器、铅酸电池充电器、锂电池充电器等,按充电器的功能又可分为专用充电器和通用充电器。充电器的使用过程由于内部充电元器件的运转会产热,导致充电器充电期间会发烫,为此若干充电器散热设计不足的话容易导致内部的充电元器件损坏,使用安全性难以保证;而座充式的充电器其发热不仅来源于内部的充电元器件,还来源于充电电池的充电过程的产热;然而现有的座充式充电器的散热通常主要还是针对内部的充电元器件的散热,容易忽视充电电池产生的热量,其散热效果仍有待改进;另外额外采用一个带有散热风扇的护盖、充电时将该护盖盖到充电器的电池槽上,通过散热风扇进行散热;这样的散热方式虽然散热效果较为直观有效,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散热的民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本体、固定于所述充电器本体内的散热装置、以及充电装置,所述充电器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充电器本体由下壳体(2)以及与所述下壳体(2)盖设配合的上壳体(1)组成,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下腔室(20),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上腔室(10),所述下腔室(20)与所述上腔室(10)组合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上壳体(1)顶面设有下凹部(11),所述下凹部(11)内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池容纳槽(111);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电路板(31)、固定于所述电路板(31)上的电源转换组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31)正面上的电源串口(32)、与所述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散热的民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本体、固定于所述充电器本体内的散热装置、以及充电装置,所述充电器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充电器本体由下壳体(2)以及与所述下壳体(2)盖设配合的上壳体(1)组成,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下腔室(20),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上腔室(10),所述下腔室(20)与所述上腔室(10)组合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上壳体(1)顶面设有下凹部(11),所述下凹部(11)内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池容纳槽(111);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电路板(31)、固定于所述电路板(31)上的电源转换组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31)正面上的电源串口(32)、与所述电源串口(32)插设配合的电源线、以及若干固定于所述电路板(31)正面上且与电池电极接触的导电触片组(33),所述电路板(31)、所述电源转换组件、导电触片组(33)以及电源串口(32)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电触片组(33)以及所述电源串口(32)均与所述电源转换组件电连接,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一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电源串口(32)对应的接线槽口(100);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石墨纸片(41)、第二石墨纸片(42)、第三石墨纸片(43)和呈L形的绝缘片(44),所述第一石墨纸片(41)由第一导热片段(411)与所述第一导热片段(411)一体连接的第二导热片段(412)组成,所述第一导热片段(411)贴覆于所述下凹部(11)位于所述上腔室(10)内的一侧面上,所述绝缘片(44)包括连接部(441)以及与所述连接部(441)垂直连接的折弯部(442),所述连接部(441)固定于所述下腔室(20)一侧面上于靠近所述下凹部(11)位置,所述连接部(441)的一侧面与所述下腔室(20)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31)上于一侧边缘开设有供所述折弯部(442)穿过的避让槽(311),所述第二导热片段(412)分别与所述连接部(441)的另一侧面以及所述折弯部(442)的四周侧面贴覆相连,所述第二石墨纸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军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佰仕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