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可编程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66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按键及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按键包括键帽部、底座部以及回弹部,且所述键帽部、底座部以及回弹部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其中:所述键帽部连接于所述底座部的顶端,且所述键帽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所述回弹部的顶端连接到所述底座部的底端,且所述回弹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所述底座部具有限位槽,且所述底座部的底端具有避开所述回弹部的导电触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按键安装简单,在满足回弹要求的同时,提升了整机装配效率及档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及可编程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输入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按键及可编程控制器。
技术介绍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bleController),简称PC或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其专用于工业环境。可编程控制器是在电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装置。可编程控制器的外壳一般由钣金、型材组成,并且上述钣金和型材上具有按键,以实现指令输入。由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场合较为特殊,因此其按键也与常规的按键有所区别,例如,可编程控制器中的按键要求保证功能可靠、安装简便,并且需确保按键与外壳融为一体等。现有的可编程控制器中,主要通过限位结构或螺钉等固定到外壳,且上述按键下方具有弹簧等弹性件,从而在按键被按下可回弹复位。但上述结构中,由于按键与弹性件是两个独立的部件,因此导致按键安装方式复杂、成本较高且不便于物料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可编程控制器中的按键需使用独立的弹性件进行组装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按键及可编程控制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按键,包括键帽部、底座部以及回弹部,且所述键帽部、底座部以及回弹部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其中:所述键帽部连接于所述底座部的顶端,且所述键帽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所述回弹部的顶端连接到所述底座部的底端,且所述回弹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所述底座部具有限位槽,且所述底座部的底端具有避开所述回弹部的导电触点。优选地,所述限位槽在所述底座部上周向设置,且所述限位槽的顶端连接到所述键帽部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底座部具有插入导引结构。优选地,所述插入导引结构由所述底座部的限位槽下方的倒锥形部分构成。优选地,所述回弹部包括多个回弹柱,所述导电触点位于多个回弹柱之间;所述多个回弹柱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之和不超过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的三分之一,且每一所述回弹柱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不超过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的十分之一。优选地,所述多个回弹柱沿轴向设置并分别连接到所述底座部的底端,且所述多个回弹柱在所述底座部的底端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按键包括N个键帽部、N个底座部,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所述N个键帽部相连,且所述N个底座部相互独立。优选地,相邻的所述键帽部之间具有与所述键帽部一体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的轴向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键帽部的轴向截面的面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包括外壳以及如上所述的按键;所述外壳上具有按键孔,所述按键安装到所述按键孔;所述按键的键帽部位于所述按键孔的上方,且所述回弹部的底端抵靠在所述外壳内的结构件。优选地,所述按键孔的边缘嵌入所述底座部的限位槽,且所述底座部在所述按键孔的边缘的作用下轴向移动。本技术的按键及可编程控制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的键帽部、底座部以及回弹部,使得按键安装简单,在满足回弹要求的同时,提升了整机装配效率及档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的侧示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的顶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的示意图,该按键可应用于可编程控制器,并进行指令输入。本实施例的按键包括键帽部11、底座部12以及回弹部,且上述键帽部11、底座部12以及回弹部由弹性材料(例如硅胶)一体成型。上述键帽部11连接于底座部12的顶端,且键帽部11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底座部12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回弹部的顶端连接到底座部12的底端,且回弹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小于底座部12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底座部12上具有使按键沿轴向(即沿底座部的中心轴的方向)运行的限位槽121,且底座部12的底端具有避开回弹部的导电触点。由于键帽部11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底座部12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因此键帽部11可覆盖相应的按键孔,使得设备外形一致、美观。在上述键帽部11的顶面被按压时,通过限位槽121(配合设备内的限位件)对底座部12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并且由于回弹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小于底座部12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底座部12的下行使得回弹部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底座部12底端的导电触点与按键下方的电子元件导电接触,完成信号输入;在键帽部11的顶面的压力释放时,回弹部恢复原形,使底座部12和键帽部11复位。上述按键通过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的键帽部11、底座部12以及回弹部,使得按键安装简单,在满足回弹要求的同时,提升了整机装配效率及档次。具体地,上述限位槽121可在底座部12上周向设置(即沿底座部的外周方向并呈环形),且该限位槽121的顶端连接到键帽部11的下方。通过上述结构,可在按键安装到设备外壳的按键孔时,使按键孔的边缘(该边缘构成限位件)嵌入上述限位槽121(键帽部11位于按键孔上方,以使设备外形一直、美观),并通过按键孔的边缘与限位槽121的配合,使底座部12轴向移动。为便于按键安装到设备的外壳,即底座部12顺利插入设备外壳的按键孔,底座部12可具有插入导引结构,并通过上述插入导引结构引导快速插入到上述按键孔。具体地,上述插入导引结构可由限位槽121下方的倒锥形部分构成。上述倒锥形部分的底部(及底座部的倒锥形部分下方的部分)小于按键孔,且该倒锥形部分的顶端可大于按键孔,从而可使底座部12顺利插入按键孔,且不易从按键孔中脱出。上述回弹部可包括多个回弹柱131,导电触点位于多个回弹柱131之间,且多个回弹柱131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之和不超过底座部12的径向截面的面积的三分之一。每一回弹柱131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不超过底座部12的径向截面的面积的十分之一。通过上述结构,可使回弹部顺利变形,并保证导电触点与电子元件顺利接触。特别地,上述多个回弹柱131沿轴向设置并分别连接到底座部12的底端,且多个回弹柱131在底座部12的底端均匀分布。上述按键可包括N个键帽部11、N个底座部12,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例如在图1的按键中,N为4);上述N个键帽部11相连,且N个底座部12相互独立。如图3所示,上述键帽部11的顶面可具有功能标识,且不同的键帽部11的功能标识不同,例如菜单标识、后退标识、前进标识、确认标识等。在上述按键中,相邻的键帽部11之间具有与键帽部一体的连接部111,且连接部111的轴向截面的面积小于键帽部11的轴向截面的面积。通过上述连接部,可在其中一个键帽部11被按下时,与该键帽部11相接的连接部111产生弹性形变,以使相邻的键帽部11不受影响或影响较小(即不会使相邻键帽部11下方的底座部12的导电触点与对应的电子元件导电接触)。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编程控制器,该可编程控制器包括外壳以及如上所述的按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部、底座部以及回弹部,且所述键帽部、底座部以及回弹部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其中:所述键帽部连接于所述底座部的顶端,且所述键帽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所述回弹部的顶端连接到所述底座部的底端,且所述回弹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所述底座部具有限位槽,且所述底座部的底端具有避开所述回弹部的导电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部、底座部以及回弹部,且所述键帽部、底座部以及回弹部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其中:所述键帽部连接于所述底座部的顶端,且所述键帽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所述回弹部的顶端连接到所述底座部的底端,且所述回弹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所述底座部具有限位槽,且所述底座部的底端具有避开所述回弹部的导电触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在所述底座部上周向设置,且所述限位槽的顶端连接到所述键帽部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具有插入导引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导引结构由所述底座部的限位槽下方的倒锥形部分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包括多个回弹柱,所述导电触点位于多个回弹柱之间;所述多个回弹柱的径向截面的面积之和不超过所述底座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的三分之一,且每一所述回弹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渊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