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绕组大过载三相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661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绕组大过载三相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三根汇流条;三个互感器线圈;用于电气隔离的POM绝缘套;POM绝缘套安装在汇流条和外壳之间;外壳内部采用双组份环氧树脂灌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位于两侧的互感器线圈上的绕组线圈的电流相同,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铁芯卷绕制成,相对于叠绕可以把磁环的损耗做得很低,降低了噪声影响;互感器线圈采用铁损小、磁导率高的、Bs值大的冷轧取向硅钢材料,且优选采用Bs值2.2T,取向硅钢要比无取向硅钢铁损低很多,磁导率之比为6:1,具有更好的导磁性能,更低的“铁损值”,能更好的满足高精度的测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绕组大过载三相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属于电流互感器
,具体涉及双绕组大过载三相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常规的三相电流互感器一般单个互感器的线圈都为单个绕组,且一般测量的量程受限于磁芯外形尺寸,一般都不大,当测量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磁芯容易饱和而无法继续进行测量,无法满足航空机载配电盒设备对于电源电流保护曲线控制测量的一个要求,该控制测量要求航空电源电流检测设备要具有双路检测,5~10倍过载的线性测量要求(快速测量),现有技术无法达到。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一种双绕组大过载三相电流互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绕组大过载三相电流互感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双绕组大过载三相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三根汇流条;三根汇流条相互平行安装,三根汇流条分别从外壳的一侧穿入,再从对侧穿出;三个互感器线圈;互感器线圈包括铁芯和漆包线,铁芯套装在汇流条上,每个铁芯上双线并绕有1600匝漆包线,位于中间的互感器线圈与位于两侧的互感器线圈互感连接,位于两侧的互感器线圈上的绕组线圈的电流相同;用于电气隔离的POM绝缘套;POM绝缘套安装在汇流条和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绕组大过载三相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三根汇流条;三根汇流条相互平行安装,三根汇流条分别从外壳的一侧穿入,再从对侧穿出;三个互感器线圈;互感器线圈包括铁芯和漆包线,铁芯套装在汇流条上,每个铁芯上双线并绕有1600匝漆包线,位于中间的互感器线圈与位于两侧的互感器线圈互感连接,位于两侧的互感器线圈上的绕组线圈的电流相同;用于电气隔离的POM绝缘套;POM绝缘套安装在汇流条和外壳之间;外壳内部采用双组份环氧树脂灌封。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绕组大过载三相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三根汇流条;三根汇流条相互平行安装,三根汇流条分别从外壳的一侧穿入,再从对侧穿出;三个互感器线圈;互感器线圈包括铁芯和漆包线,铁芯套装在汇流条上,每个铁芯上双线并绕有1600匝漆包线,位于中间的互感器线圈与位于两侧的互感器线圈互感连接,位于两侧的互感器线圈上的绕组线圈的电流相同;用于电气隔离的POM绝缘套;POM绝缘套安装在汇流条和外壳之间;外壳内部采用双组份环氧树脂灌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绕组大过载三相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铁芯由0.2mm的冷轧硅钢带卷绕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杰李桂宁黄彩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必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