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940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46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冷凝设备包括: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上的进气管和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的冷凝管束;和油分离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并且在垂直于所述冷凝器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管束的中部。空调系统包括该冷凝设备。基于本公开的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经内置于冷凝器内的油分离器过滤油滴后的冷媒蒸汽可以在油分离器表面的较大范围输出和扩散,增加冷凝管束与冷媒蒸汽的接触机会,强化冷凝器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
本公开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油分离器在空调系统中起到分离润滑油和冷媒的作用,通常位于压缩机出口和冷凝器之间,通过润滑油过滤网的过滤作用,将油液分离出来送回压缩机。若润滑油分离效率不够高,将会使得润滑油以液滴形式附着在蒸发器的换热管上,影响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并且压缩机长期处于跑油状态也会造成压缩机温度过高甚至烧毁等危害。单独设置的油分离器会增加空调系统的体积,增加空调系统的压降。在专利技术人已知的技术中,已有一种冷凝设备,其中将油分离器内置于冷凝器内,可以减少空调系统接管组件,降低压降,减小空调系统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凝设备,包括: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上的进气管和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的冷凝管束;和油分离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并且在垂直于所述冷凝器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管束的中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相对于通过所述冷凝器的轴向中心线的第一竖直面对称;和/或,所述油分离器相对于垂直平分所述冷凝器的轴向中心线的第二竖直面对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包括:油分离器壳体,设有多个出气孔;和均气筒,位于所述油分离器壳体内部,与所述油分离器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分离油气混合物的工作空间,所述均气筒与所述进气管连通并设有多个均气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气筒与所述冷凝器同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气筒的筒体包括:第一周向壁,所述多个均气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周向壁上的筒体均气孔;和第二周向壁,连接于所述第一周向壁下部,所述第二周向壁为无孔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周向壁的弧形角为90°~1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气筒包括:筒体;和均气端板,两块所述均气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筒体的轴向两端,所述多个均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均气端板上的端板均气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包括第一分隔结构,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将所述工作空间分隔为用于油气分离的分离空间和位于所述分离空间下方、用于收集油液的集油空间,所述第一分隔结构设有连通所述分离空间和所述集油空间的连通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包括第一轴向分隔板,所述第一轴向分隔板包括:下挡板,设置于所述均气筒下方;和下固定板,两块所述下固定板分别设于所述下挡板两侧,各所述下固定板连接于对应一侧的所述下挡板和所述油分离器壳体之间且从所述下挡板至所述油分离器壳体逐渐下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固定板的靠近所述油分离器壳体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分离空间和所述集油空间的下固定板连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包括:第二分隔结构,将所述分离空间从内侧至外侧分隔为均气空间和过滤空间,所述第二分隔结构上设置连通所述均气空间和所述过滤空间的多个通气孔;所述连通结构包括连通所述均气空间与所述集油空间的第一连通结构和连通所述过滤空间和所述集油空间的第二连通结构;和过滤结构,设置于所述过滤空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挡板的边缘的下挡板连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隔结构包括第二轴向分隔板,所述第二轴向分隔板包括:内固定筒,截面为弧形,所述多个通气孔包括设置于所述内固定筒上的内固定筒通气孔;和内支撑板,两块所述内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内固定筒的两侧,各所述内支撑板分别连接于相应一侧的所述内固定筒和所述第一分隔结构之间,所述多个通气孔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支撑板上的内支撑板通气孔,所述内支撑板从所述内固定筒至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向所述均气筒的径向内侧偏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隔结构还包括内固定板,两块所述内固定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向分隔板的轴向两端,所述多个通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内固定板上的内固定板通气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壳体包括周向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周向外壳的轴向两端的端部封板,所述周向外壳包括:外固定筒,横截面为弧形且开口向下,所述多个出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外固定筒上的外固定筒出气孔,所述外固定筒的两侧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隔结构连接;集油底板,设置于所述外固定筒的下方;斜板,两块斜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固定筒的两侧,所述斜板连接对应一侧的所述外固定筒和所述集油底板,所述斜板从所述外固定筒至所述集油底板逐渐下倾;和过油板,两块所述过油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集油底板的两侧,各所述过油板连接于对应一侧的所述斜板与所述集油底板的连接处,并与对应一侧的所述斜板形成接油槽,所述接油槽与所述集油空间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封板包括:外固定板,两块所述外固定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固定筒的轴向两端,所述多个出气孔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固定板上的外固定板出气孔;和封板,两块所述封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分隔结构的第一轴向分隔板、所述斜板和所述集油底板的轴向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油槽与所述集油空间通过过油孔连通,所述过油孔设置于所述斜板上和/或所述斜板与所述集油底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设备还包括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用于将所述油分离器分离的油液导出所述冷凝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分离器的截面形状整体为圆形,所述油分离器在所述冷凝器的径向上布置于所述冷凝管束的中心。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设备。基于本公开提供的冷凝设备和空调系统,由于油分离器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并且在垂直于冷凝器的轴向方向上位于冷凝管束的中部,经内置于冷凝器内的油分离器过滤油滴后的冷媒蒸汽可以在油分离器表面的较大范围输出和扩散,增加冷凝管束与冷媒蒸汽的接触机会,强化冷凝器换热性能。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冷凝设备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冷凝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冷凝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冷凝设备的油分离器的进气管与均气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冷凝设备的油分离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至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冷凝设备的油分离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上的进气管(1)和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的冷凝管束(A);和油分离器,与所述进气管(1)连通,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并且在垂直于所述冷凝器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管束(A)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上的进气管(1)和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的冷凝管束(A);和油分离器,与所述进气管(1)连通,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壳体内,并且在垂直于所述冷凝器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冷凝管束(A)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相对于通过所述冷凝器的轴向中心线的第一竖直面对称;和/或,所述油分离器相对于垂直平分所述冷凝器的轴向中心线的第二竖直面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包括:油分离器壳体,设有多个出气孔;和均气筒,位于所述油分离器壳体内部,与所述油分离器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分离油气混合物的工作空间,所述均气筒与所述进气管(1)连通并设有多个均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气筒与所述冷凝器同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气筒的筒体(2)包括:第一周向壁,所述多个均气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周向壁上的筒体均气孔(3);和第二周向壁,连接于所述第一周向壁下部,所述第二周向壁为无孔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周向壁的弧形角为90°~150°。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气筒包括:筒体(2);和均气端板(4),两块所述均气端板(4)分别连接于所述筒体(2)的轴向两端,所述多个均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均气端板(4)上的端板均气孔。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包括第一分隔结构,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将所述工作空间分隔为用于油气分离的分离空间和位于所述分离空间下方、用于收集油液的集油空间(14),所述第一分隔结构设有连通所述分离空间和所述集油空间(14)的连通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包括第一轴向分隔板,所述第一轴向分隔板包括:下挡板(16),设置于所述均气筒下方;和下固定板(9),两块所述下固定板(9)分别设于所述下挡板(16)两侧,各所述下固定板(9)连接于对应一侧的所述下挡板(16)和所述油分离器壳体之间且从所述下挡板(16)至所述油分离器壳体逐渐下倾。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9)的靠近所述油分离器壳体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分离空间和所述集油空间(14)的下固定板连通孔。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包括:第二分隔结构,将所述分离空间从内侧至外侧分隔为均气空间(6)和过滤空间,所述第二分隔结构上设置连通所述均气空间(6)和所述过滤空间的多个通气孔;所述连通结构包括连通所述均气空间(6)与所述集油空间(14)的第一连通结构和连通所述过滤空间和所述集油空间(14)的第二连通结构;和过滤结构,设置于所述过滤空间内。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包括第二分隔结构和过滤结构;所述第二分隔结构将所述分离空间从内侧至外侧分隔为均气空间(6)和过滤空间,所述第二分隔结构上设置连通所述均气空间(6)和所述过滤空间的多个通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信王铁强胡立书马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