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40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气调节装置,其中,该换热器组件包括: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前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一外排和第一内排,中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二外排和第二内排,后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三外排和第三内排;背管换热器;当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经过背管换热器后分为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第三支路;第一支路从第一外排流入,再经第一跨接管进入第二内排,并从第二内排流出;第二支路从第二外排流入,依次流经整个第二外排、及第二内排的剩余部分,并从第二内排流出;第三支路从第三外排流入,并从第三内排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提高换热器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空调器能效标准不断提升,怎样提高空调器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在全新设计空调器中使用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或用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对已批量生产的空调器的换热性能较低的换热器进行替换是比较有效的途径。现有换热性能较好的空调换热器一般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三者呈半包围设置,当空调换热器处于制冷工况时,制冷剂由三通管分为三路,分别进入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进行换热,然而,由于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受限于空调机壳内的长方形空间,因此,它们各自的尺寸也各不相同,以致各换热器内能够设置的换热管数量也都有一定差别,特别是对于中换热器和前换热器,往往中换热器的尺寸是前换热器的2倍甚至更多,相应地,中换热器内设置的换热管的数量也远远多于前换热器,如此,制冷剂进入前换热器后至流出空调换热器前,通过的换热管数量会远远小于制冷剂进入中换热器所通过的换热管数量,换言之,制冷剂在前换热器中换热时很可能出现未充分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组件,用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换热器,呈半包围状设置;所述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内均设置有双排换热管,所述前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一外排和第一内排,所述中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二外排和第二内排,所述后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三外排和第三内排;所述第一外排、第二外排、第三外排均靠近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设置;以及背管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其中,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经过所述背管换热器的换热管后分为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第一外排流入,并依次流经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组件,用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换热器,呈半包围状设置;所述主体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中换热器以及后换热器内均设置有双排换热管,所述前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一外排和第一内排,所述中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二外排和第二内排,所述后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三外排和第三内排;所述第一外排、第二外排、第三外排均靠近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设置;以及背管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主体换热器的迎风侧;其中,当所述换热器组件制冷时,所述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流路经过所述背管换热器的换热管后分为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第一外排流入,并依次流经整个所述第一外排和第一内排,再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二内排,并从所述第二内排流出;所述第二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流入,依次流经整个所述第二外排、及所述第二内排的剩余部分,并从所述第二内排流出;所述第三支路从所述第三外排流入,并依次流经整个第三外排和第三内排,并从所述第三内排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第一外排的靠近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流入,依次流经整个所述第一外排和第一内排,到达所述第一内排的靠近所述中换热器的换热管,再经过所述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二内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从所述第二外排的靠近所述前换热器的换热管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李高张强山崎和雄宋分平陈鹏刘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