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323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包括预热器、过滤器及控制器,所述预热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的前端,所述过滤器通过进油管连接所述预热器,所述预热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进油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油阀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润滑油过滤装置,通过设置预热器,对润滑油进行加热,降低的润滑油的粘度,增大了润滑油的流动性,提高了润滑油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油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结构或者装置在工作时,为了减少摩擦,降低零部件之间的损耗,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通常在零件与零件之间填充润滑油进行润滑。当润滑油中夹杂有颗粒物等杂质时,不仅润滑油的润滑能力下降,而且润滑油中的颗粒物杂质会与零件表面产生磨损,进而导致被润滑的零件机械性能降低。因此,需要在润滑油的供油管路上安装有润滑油过滤器,对润滑油中掺杂的大粒径杂质及金属颗粒物进行过滤,保证出油口能够提供清洁的润滑油。现有的润滑油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润滑油的粘度较高,润滑油的流动性差,导致润滑油中的小颗粒金属颗粒难以被过滤去除。(2)过滤器的滤网内部会累积大量的颗粒物杂质,在进行过滤时,累积的颗粒物杂质会掺杂在润滑油中,使润滑油的过滤效率降低。(3)润滑油过滤器的过滤形式单一,无法根据润滑油的品质进行过滤方式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油过滤器过滤精度差、过滤效率低、过滤形式单一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包括预热器、过滤器及控制器,所述预热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的前端,所述过滤器通过进油管连接所述预热器,所述预热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进油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油阀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由下至上设有至少2过滤网,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网置于壳体的底部,所述过滤网的孔径由下至上依次减小,所述过滤网的表面涂覆有磁性材料,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油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底部的边缘处向下凹陷形成积渣槽。通过设置积渣槽,有效的避免了壳体底部积累的杂质被重新带入润滑油内,减轻了过滤网的过滤负荷,提高了过滤效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的边缘处向下倾斜设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过滤网的边缘向下倾斜设置,使得过滤网的边缘与壳体之间形成三角形凹槽,过滤网截留的颗粒物会累积于三角形凹槽内,避免了颗粒物混杂于润滑油内,降低了下一级过滤网的过滤负荷。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设置有3个,由下至上分别为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的壳体上设有第一排油口,所述述第二过滤网与第三过滤网之间的壳体上设有第二排油口,所述述第三过滤网上方的壳体上设有第三排油口。根据不同的过滤精度的需求,打开相应的排油口,能够根据润滑油的品质进行过滤方式的调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排油口上设有第一排油阀,所述第二排油口上设有第二排油阀,所述第三排油口上设有第三排油阀,所述第一排油阀、第二排油阀、第三排油阀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排油阀、第二排油阀、第三排油阀的开启及关闭,精准、快捷。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壳体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的润滑油过滤装置,通过设置预热器,对润滑油进行加热,降低的润滑油的粘度,增大了润滑油的流动性,提高了润滑油的过滤效果;将进油管伸入至壳体底部,润滑油由下至上上升的过程中,均匀的与过滤网表面进行接触,提升了过滤效率及金属的吸附率,使得润滑油的出油品质大大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润滑油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预热器1、过滤器2、控制器3、进油管4、进油阀5、积渣槽6、第一过滤网7、第二过滤网8、第三过滤网9、第一排油口10、第二排油口11、第三排油口12、第一排油阀13、第二排油阀14、第三排油阀15、壳体16、温度传感器1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包括预热器1、过滤器2及控制器3,预热器1设置于过滤器2的前端,过滤器2通过进油管4连接预热器1,预热器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7,进油管4上设置有进油阀5,温度传感器17、进油阀5均连接控制器3。通过设置预热器1,对润滑油进行加热,降低的润滑油的粘度,增大了润滑油的流动性,提高了润滑油的过滤效果。过滤器2包括壳体16,壳体16内部由下至上设有3过滤网,过滤网设置有3个,由下至上分别为第一过滤网7、第二过滤网8、第三过滤网9,过滤网与壳体16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过滤网与壳体16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第一过滤网7与第二过滤网8之间的壳体16上设有第一排油口10,述第二过滤网8与第三过滤网9之间的壳体16上设有第二排油口11,述第三过滤网9上方的壳体16上设有第三排油口12。第一排油口10上设有第一排油阀13,第二排油口11上设有第二排油阀14,第三排油口12上设有第三排油阀15,第一排油阀13、第二排油阀14、第三排油阀15分别连接控制器3。进油管4的一端贯穿过滤网置于壳体16的底部,将进油管4伸入至壳体16底部,润滑油由下至上上升的过程中,均匀的与过滤网表面进行接触,提升了过滤效率及金属的吸附率,使得润滑油的出油品质大大提高。过滤网的孔径由下至上依次减小,过滤网的表面涂覆有磁性材料,壳体16上设置有排油口。根据不同的过滤精度的需求,打开相应的排油口,能够根据润滑油的品质进行过滤方式的调节。通过控制器3分别控制第一排油阀13、第二排油阀14、第三排油阀15的开启及关闭,精准、快捷。壳体16底部的边缘处向下凹陷形成积渣槽6。通过设置积渣槽6,有效的避免了壳体16底部积累的杂质被重新带入润滑油内,减轻了过滤网的过滤负荷,提高了过滤效率。过滤网的边缘处向下倾斜设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过滤网的边缘向下倾斜设置,使得过滤网的边缘与壳体16之间形成三角形凹槽,过滤网截留的颗粒物会累积于三角形凹槽内,避免了颗粒物混杂于润滑油内,降低了下一级过滤网的过滤负荷。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器、过滤器及控制器,所述预热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的前端,所述过滤器通过进油管连接所述预热器,所述预热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进油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油阀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由下至上设有至少2过滤网,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网置于壳体的底部,所述过滤网的孔径由下至上依次减小,所述过滤网的表面涂覆有磁性材料,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器、过滤器及控制器,所述预热器设置于所述过滤器的前端,所述过滤器通过进油管连接所述预热器,所述预热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进油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油阀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由下至上设有至少2过滤网,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网置于壳体的底部,所述过滤网的孔径由下至上依次减小,所述过滤网的表面涂覆有磁性材料,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油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的边缘处向下凹陷形成积渣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边缘处向下倾斜设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派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