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9315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自下而上包括底舱、活动舱和活动舱盖;底舱和活动舱均为筒形结构,活动舱自上而下外套于底舱;底舱侧壁对称设置有竖直的槽孔,活动舱侧壁下部对应设置有圆孔,槽孔与圆孔对应并对插水平的轴,轴安装于其下方底舱内设置的竖直方向的升降组件上;底舱内顶部设置有水平的设备固定支撑板;活动舱盖通过电机翻动组件安装于活动舱的顶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适用于在野外无人看守的环境中,需要远程控制并保护监测系统的装置,实现了野外检测系统的全自动化测量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报警装置保证系统的可靠和安全,通过改善传动系统的工作环境,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工作的可靠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和安全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远程实时监测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野外无人看守,需要远程实时监测的环境中,一些野外监测系统的使用十分广泛,如全站仪被广泛应用于高铁、桥梁、隧道建设等大型工程构筑物的变形监测中,但是这类设备往往具有精度高、价值昂贵的特点,需要相应的设备对其进行全面的保护,并且能够远程控制其正常工作。但是目前针对这类设备还没有完善的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解决了在野外无人看守,需要远程控制的环境中对全站仪等检测设备进行保护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底舱、活动舱和活动舱盖;底舱和活动舱均为筒形结构,活动舱自上而下外套于底舱;底舱侧壁对称设置有竖直的槽孔,活动舱侧壁下部对应设置有圆孔,槽孔与圆孔对应并对插水平的轴,轴安装于其下方底舱内设置的竖直方向的升降组件上;底舱内顶部设置有水平的设备固定支撑板;活动舱盖通过电机翻动组件安装于活动舱的顶缘。底舱的底部设置有平板形的底座。升降组件自下而上包括齿轮、传动齿轮、丝杠副和丝母;齿轮和传动齿轮位于底座表面,水平放置,旁侧设置有可带动传动齿轮和齿轮在水平面内旋转的底舱传动系统;丝杠副竖直插入齿轮的中轴孔,丝杠副顶端通过丝母与轴连接。底座表面设置有三号行程开关,设备固定支撑板底面设置四号行程开关;活动舱上升到顶部极限位置时触发四号行程开关,活动舱下降到底部极限位置时触发三号行程开关。电机翻动组件包括轴和轴承,活动舱盖边缘通过轴孔板连接到轴上,轴通过轴孔板安装到活动舱顶缘外壁,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电机连接,电机与涡轮蜗杆减速机构连接。活动舱顶缘内壁设置有二号行程开关,活动舱顶缘外壁设置有一号行程开关;活动舱盖翻开达到极限位置时触发一号行程开关,活动舱盖闭合达到极限位置时触发二号行程开关。设备固定支撑板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监测设备的设备安置台,设备安置台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安装螺孔。活动舱盖活动端底面设置有吸板,活动舱顶缘内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锁体。锁体安装到活动舱顶缘内壁设置的固定底座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是一种适用于在野外无人看守的环境中,需要远程控制并保护监测系统的装置,实现了野外检测系统的全自动化测量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报警装置保证系统的可靠和安全,通过改善传动系统的工作环境,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工作的可靠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和安全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轴测图;图3是底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动舱盖,2.活动舱,3.底舱,4.底座,5.一号行程开关,6.电机,7.涡轮蜗杆减速机构,8.吸板,9.设备固定支撑板,10.设备安置台,11.二号行程开关,12.锁体,13.固定底座,14.四号行程开关,15.轴,16.丝母,17.丝杠副,18.齿轮,19.三号行程开关,20.齿轮,21.底舱传动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涉及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自下而上包括底舱3、活动舱2和活动舱盖1。底舱3的底部设置有平板形的底座4,通过螺纹连接。底舱3和活动舱2均为筒形结构,活动舱2自上而下外套于底舱3;底舱3侧壁对称设置有竖直的槽孔,活动舱2侧壁下部对应设置有圆孔,槽孔与圆孔对应并对插水平的轴15,轴15安装于其下方底舱3内设置的竖直方向的升降组件上;底舱3内顶部设置有水平的设备固定支撑板9。活动舱盖1通过电机翻动组件安装于活动舱2的顶缘。所述升降组件自下而上包括齿轮18、传动齿轮20、丝杠副17和丝母16;齿轮18位于底座4表面,水平放置,旁侧设置有底舱传动系统17(设备型号:JM-038),通过传动齿轮20带动齿轮18在水平面内旋转;丝杠副17竖直插入齿轮18的中轴孔,丝杠副17顶端通过丝母16与轴15连接。底座4表面设置有三号行程开关19,设备固定支撑板9底面设置四号行程开关14(设备型号:AZ-7110);活动舱2上升到顶部极限位置时触发四号行程开关14,活动舱2下降到底部极限位置时触发三号行程开关19。丝杠副17通过丝母16带动轴15运动,活动舱2通过轴15沿着底舱3槽孔作上下运动,由固定在活动舱2底部的底舱传动系统21将动力通过传动齿轮20和齿轮18传递给丝杠副17。通过三号行程开关19和四号行程开关14分别限定活动舱2下降和上升时的极限位置,使活动舱2停止运动。电机翻动组件包括轴和轴承,活动舱盖1边缘通过轴孔板连接到轴上,轴通过轴孔板安装到活动舱2顶缘外壁,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电机6连接,电机6与涡轮蜗杆减速机构7(直流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型号:JM-038)连接。活动舱2顶缘内壁设置有二号行程开关11,活动舱2顶缘外壁设置有一号行程开关5;活动舱盖1翻开达到极限位置时触发一号行程开关5,活动舱盖1闭合达到极限位置时触发二号行程开关11。由电机6和涡轮蜗杆减速机构7传递动力控制活动舱盖1的开闭,当活动舱盖1打开至极限位置时触发一号行程开关5,活动舱盖1停止运动,底舱传动系统21开始运动,带动活动舱2下降;当活动舱盖1完全闭合时触发二号行程开关11,设备进入待机状态。设备固定支撑板9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监测设备的设备安置台10,设备安置台10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安装螺孔。使用的监测设备包括全站仪等。活动舱盖1活动端底面设置有吸板8,活动舱2顶缘内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锁体12(设备型号:FU-FDCS60-12V)。锁体12安装到活动舱2顶缘内壁设置的固定底座13上。当活动舱盖1闭合时,锁体12产生的强大吸力吸附吸板8,达到锁紧活动舱盖1的效果。锁体12为电磁锁锁体。避雷针系统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通常情况下,设备本身外部的金属壳体可起到避雷作用,所以不需要加装避雷针系统;若需要,可以外加或内置避雷针,避雷针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使设备免遭雷击。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是否设置减速器和传动机构;通常情况下,电机可以直连,但若力矩不满足实际需求,则加装减速器;加装加速器后,若各机构位置不满足实际需求,则加装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可使用齿轮、皮带轮或传动轴等;电动机、齿轮传动机构固定在底舱3内部,受到周围金属外壳保护,为设备正常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电机带动传动系统传递动力,使活动舱2作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提出一种可远程控制开启和闭合的机械装置保护全站仪,远程控制全站仪的自动测量工作。机械装置通过蜗轮蜗杆机构、杠杆机构、升降机构等控制全站仪升降,使全站仪在工作时能有足够视野,在停机状态能对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7将电机产生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连接活动舱盖1和活动舱2的杠杆机构,即轴和轴承,使其获得适当的力来控制活动舱盖1的打开和闭合。同时,蜗轮蜗杆机构具有自锁功能,当电机出现故障时人为无法从外部打开装置,从而保护内部全站仪。由轴12、丝母13、丝杠副17、底舱传动系统21、传动齿轮20和齿轮18组成的升降机构能控制活动舱2的升降,并通过行程开关19和行程开关14限定升降机构升降的极限位置。通过底舱传动系统21将动力通过传动齿轮20和齿轮18传送至丝杠副17,丝杠副17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底舱(3)、活动舱(2)和活动舱盖(1);底舱(3)和活动舱(2)均为筒形结构,活动舱(2)自上而下外套于底舱(3);底舱(3)侧壁对称设置有竖直的槽孔,活动舱(2)侧壁下部对应设置有圆孔,槽孔与圆孔对应并对插水平的轴(15),轴(15)安装于其下方底舱(3)内设置的竖直方向的升降组件上;底舱(3)内顶部设置有水平的设备固定支撑板(9);活动舱盖(1)通过电机翻动组件安装于活动舱(2)的顶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底舱(3)、活动舱(2)和活动舱盖(1);底舱(3)和活动舱(2)均为筒形结构,活动舱(2)自上而下外套于底舱(3);底舱(3)侧壁对称设置有竖直的槽孔,活动舱(2)侧壁下部对应设置有圆孔,槽孔与圆孔对应并对插水平的轴(15),轴(15)安装于其下方底舱(3)内设置的竖直方向的升降组件上;底舱(3)内顶部设置有水平的设备固定支撑板(9);活动舱盖(1)通过电机翻动组件安装于活动舱(2)的顶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底舱(3)的底部设置有平板形的底座(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自下而上包括齿轮(18)、传动齿轮(20)、丝杠副(17)和丝母(16);齿轮(18)和传动齿轮(20)位于底座(4)表面,水平放置,旁侧设置有可带动传动齿轮(20)和齿轮(18)在水平面内旋转的底舱传动系统(21);丝杠副(17)竖直插入齿轮(18)的中轴孔,丝杠副(17)顶端通过丝母(16)与轴(1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外监测系统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底座(4)表面设置有三号行程开关(19),设备固定支撑板(9)底面设置四号行程开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春唐婧仪武瑞宏谭雪松叶茂田社权袁永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