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扇扇叶清洗器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一种吊扇扇叶清洗器。
技术介绍
吊扇是一种很常见的制风设备,其通常被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这使得吊扇的扇叶清洗难度较大。目前吊扇清洗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大多采用人工清洗,需要人们踩在桌子或板凳上,然后用抹布来进行擦洗,由于是在空中作业,所以清洗吊扇扇叶比较危险。2、擦拭过程中灰尘会下落,既污染了周围的空气,又容易被清洗人员吸入。3、清洗步骤较麻烦,清洗过程中脏水会掉在地上和身上,换洗抹布要不停的踩上踩下。4、清洗难度较大,由于吊扇悬空,清洗的时候难以找到好的受力点,因此清洗会有洗不干净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吊扇扇叶清洗器,它解决了目前清洗吊扇扇叶时采用人工清洗,操作存在危险性、清洗过程容易吸入灰尘、清洗耗时较长及难以清洗干净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吊扇扇叶清洗器,包括壳体、水路组件、海绵滚筒组及刷毛滚筒组;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下分离组件及握杆;上壳体位于下壳体的上端,两者合围形成用于清洗扇叶的内腔,两者之间设有连通至内腔的扇叶出入口,扇叶出入口位于壳体的端部,下壳体下 ...
【技术保护点】
1.吊扇扇叶清洗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水路组件、海绵滚筒组及刷毛滚筒组;壳体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上下分离组件及握杆(14);上壳体(11)位于下壳体(12)的上端,两者合围形成用于清洗扇叶的内腔(16),两者之间设有连通至内腔(16)的扇叶出入口(15),扇叶出入口(15)位于壳体的端部,下壳体(12)下端设有连通至内腔(16)的排水口(121);上下分离组件设在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以驱动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相对错位移动,进而打开或关闭扇叶出入口(15);当扇叶出入口(15)打开时,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上下错位,海绵滚筒 ...
【技术特征摘要】
1.吊扇扇叶清洗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水路组件、海绵滚筒组及刷毛滚筒组;壳体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上下分离组件及握杆(14);上壳体(11)位于下壳体(12)的上端,两者合围形成用于清洗扇叶的内腔(16),两者之间设有连通至内腔(16)的扇叶出入口(15),扇叶出入口(15)位于壳体的端部,下壳体(12)下端设有连通至内腔(16)的排水口(121);上下分离组件设在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以驱动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相对错位移动,进而打开或关闭扇叶出入口(15);当扇叶出入口(15)打开时,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上下错位,海绵滚筒组的两个滚筒A相互分离;当扇叶出入口(15)关闭时,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相互正对,海绵滚筒组的两个滚筒A相互接触;握杆(14)固定连接在下壳体(12)下端;水路组件包括排水管(21)、总进水管(22)、分流接头(23)、分进水管及喷头(24);排水管(21)一端连接在下壳体(12)的排水口(121)上;总进水管(22)一端与外部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分流接头连通,分进水管一端与分流接头(23)连通,另一端与喷头(24)连通,多个喷头(24)安装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内壁上,其出流方向正对刷毛滚筒组的滚筒B(41);海绵滚筒组包括两个上下接触布置的滚筒A(31)和两个驱动电机A(32),两个滚筒A(31)分别活动安装在上壳体(11)内壁和下壳体(12)内壁上,两个滚筒A(31)的外表面上均设有一圈吸水海绵层,两个滚筒A均位于壳体的内腔(16)中,两个驱动电机A(32)分别安装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各驱动一个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承兴,肖金凤,曾俊豪,涂培,杜翔宇,周杰,罗锦岳,沈云优,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