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台台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18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台台面,包括景观台,所述景观台的上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环板,所述过滤环板为环状,所述过滤环板的下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向一侧延伸并贯穿景观台的一侧与景观台的外部连通,所述过滤环板包括限位块、第一拉手、连接杆、限位杆,所述过滤环板下端外侧固定有限位块;过滤环板上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侧设置有第一拉手,第一拉手、连接杆、限位杆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拉手便于把过滤装置与排水管分离,过滤环板下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景观台内侧设置有滑槽,通过限位块与滑槽的配合,便于限制过滤环板的转动,避免因积水等原因,导致过滤装置安装不牢固与景观台发生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台台面
本技术属于景观台台面
,具体涉及一种景观台台面。
技术介绍
景观台是用于旅游景区人们观看景区景色的平台或地区,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休息期间出去旅游,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旅游业发展迅速,景观台的建设也成倍的增加,然而现有的景观台台面设计的不是很合理,容易积水,导致游客行走不便,同时排水管上侧的过滤机构不便于维护,造成使用的不便,在雨雪天气,景观台台面光滑,易导致游客摔伤,安全性能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景观台台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台台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景观台台面设计的不是很合理,容易积水,导致游客行走不便,同时排水管上侧的过滤机构不便于维护,造成使用的不便,在雨雪天气,景观台台面光滑,易导致游客摔伤,安全性能较差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观台台面,包括景观台,所述景观台的上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环板,所述过滤环板为环状,所述过滤环板的下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向一侧延伸并贯穿景观台的一侧与景观台的外部连通,所述过滤环板包括限位块、第一拉手、连接杆、限位杆,所述过滤环板下端外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杆的上侧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设置有第一拉手,所述连接杆的下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第一拉手、连接杆、限位杆为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滑纹为四个扇形组成,且防滑纹垂直于景观台,高度为一厘米。优选的,所述景观台的内侧设置有与限位块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过滤环板与景观台通过限位块及滑槽进行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环板的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过滤环板通过通孔进行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环板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圆形,所述过滤网与过滤环板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景观台上侧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为扇形组成,且垂直于景观台,其高度为一厘米,四个扇形组合为一组防滑纹,景观台上侧设置有多组防滑纹,在保障足够好的摩擦力的同时,能够避免环状防滑纹的中部积水的问题,降低了滑到的概率,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2)过滤环板上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侧设置有第一拉手,第一拉手、连接杆、限位杆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拉手便于把过滤装置与排水管分离,便于对其进行维护,同时在把过滤装置放置在排水管上侧设置能够通过凹槽隐藏第一把手,避免行人在行走时因第一拉手突出,导致行走的不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降低了维护难度。(3)过滤环板下端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景观台内侧设置有滑槽,通过限位块与滑槽的配合,便于限制过滤环板的转动,避免因积水等原因,导致行人在通过过滤装置时,过滤装置安装不牢固与景观台发生转动,造成行人损伤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保障了使用者的健康。(4)过滤环板设置有六个,排水管设置有两条,每两个过滤环板通过排水管进行内部连通,排水管向一侧延伸并贯穿景观台的一侧与景观台的外部连通,有助于景观台上侧的积水及时通过排水管排出景观台,避免景观台积水,导致使用的不便,提高了装置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环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拉手结构示意图;图中:1、景观台;2、过滤环板;3、防滑纹;4、排水管;5、限位块;6、第一拉手;7、连接杆;8、限位杆;9、转轴;10、第二拉手;11、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景观台台面,包括景观台1,景观台1的上侧设置有防滑纹3,防滑纹3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环板2,过滤环板2为环状,过滤环板2的下侧设置有排水管4,排水管4向一侧延伸并贯穿景观台1的一侧与景观台1的外部连通,过滤环板2包括限位块5、第一拉手6、连接杆7、限位杆8,过滤环板2下端外侧固定有限位块5,连接杆7的上侧凹槽,凹槽内侧设置有第一拉手6,连接杆7的下侧设置有限位杆8,第一拉手6、连接杆7、限位杆8为一体式结构。为了更好的防滑,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滑纹3为四个扇形组成,且防滑纹3垂直于景观台1,高度为一厘米。为了限制过滤环板2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景观台1的内侧设置有与限位块5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滑槽,过滤环板2与景观台1通过限位块5及滑槽进行滑动连接。为了便于通过第一拉手6拉动过滤环板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环板2的内侧设置有通孔,通孔内侧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与过滤环板2通过通孔进行滑动连接。为了便于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环板2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为圆形,过滤网11与过滤环板2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景观台台面,包括景观台1,景观台1的上侧设置有防滑纹3,防滑纹3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环板2,过滤环板2的下侧设置有排水管4,排水管4向一侧延伸并贯穿景观台1的一侧与景观台1的外部连通,过滤环板2的上侧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侧设置有转轴9,转轴9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拉手10,过滤环板2下端外侧固定有限位块5。为了更好的防滑,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滑纹3为四个扇形组成,且防滑纹3垂直于景观台1,高度为一厘米。为了限制过滤环板2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景观台1的内侧设置有与限位块5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滑槽,过滤环板2与景观台1通过限位块5及滑槽进行滑动连接。为了便于通过第二拉手10拉动过滤环板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轴9与过滤环板2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第二拉手1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杆,第二拉手10与过滤环板2通过转轴9及转动杆进行转动连接。为了便于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环板2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为圆形,过滤网11与过滤环板2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实施例1:向上拉动第一拉手6,第一拉手6向上运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7带动限位杆8向上运动,限位杆8与过滤环板2的下端贴合限制连接杆7的继续向上运动,这时可通过上述操作抬起过滤环板2,移动过滤环板2位于排水管4的上侧,并向下移动过滤环板2,过滤环板2通过限位块5与景观台1内侧的滑槽滑动,松开第一拉手6,这时在重力作用下,过滤环板2被放置于排水管4的上侧,通过限位块5与滑槽的配合限制过滤环板2的转动,同时连接杆7在重力作用下下滑,并带动第一拉手6隐藏于过滤环板2上侧的凹槽内侧,使过滤环板2的上侧平整,不影响在过滤环板2的上侧走动。实施例2:第一拉手6、连接杆7和限位杆8替换为转轴9和第二拉手10,向上侧拉动第二拉手10,第二拉手10通过转轴9与过滤环板2产生转动,这时可通过上述操作抬起过滤环板2,移动过滤环板2位于排水管4的上侧,然后向下移动过滤环板2,过滤环板2通过限位块5与景观台1内侧的滑槽滑动,松开第二拉手10,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台台面,包括景观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台(1)的上侧设置有防滑纹(3),所述防滑纹(3)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环板(2),所述过滤环板(2)为环状,所述过滤环板(2)的下侧设置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向一侧延伸并贯穿景观台(1)的一侧与景观台(1)的外部连通,所述过滤环板(2)包括限位块(5)、第一拉手(6)、连接杆(7)、限位杆(8),所述过滤环板(2)下端外侧固定有限位块(5),所述连接杆(7)的上侧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设置有第一拉手(6),所述连接杆(7)的下侧设置有限位杆(8),所述第一拉手(6)、连接杆(7)、限位杆(8)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台台面,包括景观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台(1)的上侧设置有防滑纹(3),所述防滑纹(3)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环板(2),所述过滤环板(2)为环状,所述过滤环板(2)的下侧设置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向一侧延伸并贯穿景观台(1)的一侧与景观台(1)的外部连通,所述过滤环板(2)包括限位块(5)、第一拉手(6)、连接杆(7)、限位杆(8),所述过滤环板(2)下端外侧固定有限位块(5),所述连接杆(7)的上侧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设置有第一拉手(6),所述连接杆(7)的下侧设置有限位杆(8),所述第一拉手(6)、连接杆(7)、限位杆(8)为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台台面,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霞段树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云龙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