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截面斜框架柱施工用支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182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截面斜框架柱施工用支模架,包括斜框架柱本体所述斜框架柱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套装有套板,所述套板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套板两两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套板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固定盘。通过三个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带动螺纹杆向外翻转,利用三角支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该支模架对斜框架柱本体的支撑效果,再通过限位柱与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的套接,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三个套板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利用垫块与限位销钉的组合作用,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的抓地力,从而提高该支模架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截面斜框架柱施工用支模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大截面斜框架柱施工用支模架。
技术介绍
框架柱是建筑施工中承受梁板传来的荷载的基础,是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而框架柱外围所支护的模板就叫做支模,支模又称支木,即建筑模板施工,就是在浇筑混凝土前,用模板把要浇筑的混凝土做个模型,将混凝土浇筑成所需要的形状,根据建筑施工的要求,常常需要浇筑斜框架柱,由于斜框架柱较于普通框架柱来说,缺少相应的稳定性,所以普通的支模架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截面斜框架柱施工用支模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截面斜框架柱施工用支模架,具备支撑稳定,施工方便的优点,解决了浇筑斜框架柱时,由于斜框架柱较于普通框架柱来说,缺少相应的稳定性,普通的支模架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斜框架柱易倾倒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截面斜框架柱施工用支模架,包括斜框架柱本体所述斜框架柱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套装有套板,所述套板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套板两两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套板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外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六个且分为三组,每组所述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截面斜框架柱施工用支模架,包括斜框架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框架柱本体(1)的外表面活动套装有套板(2),所述套板(2)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套板(2)两两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套板(2)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固定盘(3),所述固定盘(3)的外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数量为六个且分为三组,每组所述固定块(4)之间活动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两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两个固定块(4)的外部且螺纹套接有锁紧螺母(9),所述锁紧螺母(9)的内侧面与固定块(4)的外侧面活动连接,三个所述套板(2)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7)和第三支杆(8),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截面斜框架柱施工用支模架,包括斜框架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框架柱本体(1)的外表面活动套装有套板(2),所述套板(2)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套板(2)两两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套板(2)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固定盘(3),所述固定盘(3)的外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数量为六个且分为三组,每组所述固定块(4)之间活动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两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两个固定块(4)的外部且螺纹套接有锁紧螺母(9),所述锁紧螺母(9)的内侧面与固定块(4)的外侧面活动连接,三个所述套板(2)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7)和第三支杆(8),所述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7)和第三支杆(8)的顶端分别与三个套板(2)上的螺纹杆(5)固定套接,所述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7)和第三支杆(8)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垫块(14),所述垫块(14)的顶部通过限位销钉(15)与地面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套板(2)的左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板(10)、第二支板(11)和第三支板(12),所述第一支板(10)另一端的顶部活动套装有限位柱(13),所述限位柱(13)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支板(10)、第二支板(11)和第三支板(12)并延伸至地下,所述限位柱(13)的外表面与第一支板(10)、第二支板(11)和第三支板(12)的内部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截面斜框架柱施工用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2)为长方体形模板,且套板(2)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套孔,所述斜框架柱本体(1)的外表面与套孔的内壁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韬曾训龙何云志刘国全张俊国安会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