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17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包括钢质外框和钢质内框,钢质外框的每个侧边与内框通过螺栓固定牢靠,通过在圆孔内放置不同壁厚的卡环,来定位不同直径的框架柱纵向钢筋。混凝土养护结束后,拧下螺栓,能较方便取出钢质外框和钢质内框,便于其它框架柱钢筋定位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通常的做法是根据柱子的截面尺寸和钢筋定位图制作加工一块整体的钢套板,但在绑扎柱钢筋时只能将钢套板从钢筋顶端往下套,对于预留的较长钢筋,放置钢套板时极为不便。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框架柱纵向钢筋难免会发生不同方向上一定偏移,导致钢套板在混凝土成型后很难取出,不得已只能用外力校正偏移钢筋方能取出钢套板,钢套板也只能由下至最上方的钢筋取出,这样对施工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对钢筋的质量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拼装拆卸的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包括钢质外框(1)和钢质内框(2),所述钢质外框(1)卡在框架柱纵向钢筋(5)外面并由两个完全一样的L形半外框(1-1)组成,所述钢质内框(2)为矩形放置在框架柱纵向钢筋(5)里侧。所述钢质外框(1)和钢质内框(2)通过螺栓(3)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装置,框架柱纵向钢筋(5)通过该装置形成的孔洞进行定位,同时可以通过放置不同壁厚的卡环(4)来满足不同直径框架柱纵向钢筋(5)的定位需要。所述L形半外框(1-1)的每个侧面加工两个水平螺栓外孔(1-1-3)并贯穿,水平螺栓外孔(1-1-3)的位置应避开竖直方向上的圆孔,L形半外框(1-1)的两肢沿着厚度方向按照相邻钢筋间距加工成开口朝向里的半圆孔(1-1-1),在其内角沿着厚度方向加工成四分之三圆孔(1-1-2),沿着两肢端点之间的连线加工形成一个斜面,并各形成一个八分之三圆孔(1-1-4),所有圆孔均竖直贯穿。所述钢质外框(1)的内边线所处的竖向平面均与其边线上圆孔的直径线所处竖向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钢质内框(2)每边沿着厚度方向按照相邻钢筋间距加工成开口朝向外的半圆孔(2-1),在四个外角沿着竖直方向加工成四分之一圆孔(2-2),所有圆孔均竖直贯穿,钢质内框(2)每个侧面加工两个水平螺栓内孔(2-3)并贯穿,且钢质内框(2)的外边线所处的竖向平面均与其每边上圆孔的直径线所处竖向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钢质外框(1)和钢质内框(2)上加工的开口朝向里的半圆孔(1-1-1)、开口朝向里的半圆孔(2-1)、四分之三圆孔(1-1-2)、八分之三圆孔(1-1-4)、四分之一圆孔(2-2)的位置均应确保拼装一起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孔,且钢质外框(1)和钢质内框(2)侧面上加工的水平螺栓外孔(1-1-3)和水平螺栓内孔(2-3)均应确保拼装一起后在水平方向上逐一对齐并孔径一致,螺栓(3)均能穿过并连接牢靠。所述卡环(4)由完全对称的两个半圆卡环(4-1)组成,每个卡环(4)的壁厚等于放置卡环(4)所在的圆孔直径减去框架柱纵向钢筋(5)的直径之差的一半。所述钢质外框(1)和钢质内框(2)的厚度为50mm,宽度为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采用可拼装的方式,不需要将钢套板从框架柱纵向钢筋顶端往下套,安装十分方便,同理,也不受钢筋偏移的影响而至于在拆卸时不便拆除。2)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在圆孔内放置不同壁厚的卡环,来定位不同直径的框架柱纵向钢筋。附图说明图1为装置构造示意图;图2为钢质外框立体示意图;图3为L形半外框立体示意图;图4为钢质内框立体示意图;图5为卡环立体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图中1.钢质外框,1-1.L形半外框,1-1-1.开口朝向里的半圆孔,1-1-2.四分之三圆孔,1-1-3.水平螺栓外孔,1-1-4.八分之三圆孔,2.钢质内框,2-1.开口朝向外的半圆孔,2-2.四分之一圆孔,2-3.水平螺栓内孔,3.螺栓,4.卡环,4-1.半圆卡环,5.框架柱纵向钢筋。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框架柱截面尺寸、框架柱竖向钢筋直径和定位图,加工制作两块完全一样的厚度和宽度均为50mm的L形半外框,再制作一块厚度和宽度均为50mm的钢质内框。在框架柱钢筋绑扎时,先将钢质内框侧向放置到框架柱纵向钢筋里侧,然后再调整水平至混凝土完成面向上100mm~150mm的位置,随后水平放置由两个L形半外框组成的钢质外框并每个侧边与内框通过螺栓固定牢靠。当钢筋直径小于圆孔直径时,可以选择壁厚适宜的卡环,卡在框架柱纵向钢筋与圆孔之间即可。混凝土养护结束后,拧下螺栓,能较方便取出钢质外框和钢质内框,便于其它框架柱钢筋定位再次利用。该装置通过钢质外框和钢质内框组合除了满足定位的效果外,更在于它可拼装,拆卸方便,同时还能通过在圆孔内放置不同壁厚的卡环,来定位不同直径的框架柱纵向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质外框(1)和钢质内框(2),所述钢质外框(1)卡在框架柱纵向钢筋(5)外面并由两个完全一样的L形半外框(1‑1)组成,所述钢质内框(2)为矩形放置在框架柱纵向钢筋(5)里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质外框(1)和钢质内框(2),所述钢质外框(1)卡在框架柱纵向钢筋(5)外面并由两个完全一样的L形半外框(1-1)组成,所述钢质内框(2)为矩形放置在框架柱纵向钢筋(5)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钢质外框(1)和钢质内框(2)通过螺栓(3)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装置,框架柱纵向钢筋(5)通过该装置形成的孔洞进行定位,同时可以通过放置不同壁厚的卡环(4)来满足不同直径框架柱纵向钢筋(5)的定位需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半外框(1-1)的每个侧面加工两个水平螺栓外孔(1-1-3)并贯穿,水平螺栓外孔(1-1-3)的位置应避开竖直方向上的圆孔,L形半外框(1-1)的两肢沿着厚度方向按照相邻钢筋间距加工成开口朝向里的半圆孔(1-1-1),在其内角沿着厚度方向加工成四分之三圆孔(1-1-2),沿着两肢端点之间的连线加工形成一个斜面,并各形成一个八分之三圆孔(1-1-4),所有圆孔均竖直贯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柱纵向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外框(1)的内边线所处的竖向平面均与其边线上圆孔的直径线所处竖向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拼装式混凝土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蒋成杰余昶赵强严军波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梁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