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朝风专利>正文

一种墙体用高抗压预制复合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169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用高抗压预制复合墙板,包括包围框和复合板芯,所述包围框为中空结构,包围框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复合板芯位于安装腔内,复合板芯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延伸横块的一端,两个延伸横块分别位于安装腔两侧的延伸槽内,且两个延伸横块的下侧中部均设有凹孔,凹孔内插接有定位插杆的一端,定位插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L形抗压杆的一端一侧贴合连接,设置的定位插杆和L形抗压杆,使得复合板芯的具有抗压性,在承力三角架的作用下,提高了包围框对复合板芯的支撑强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设置的承力三角架,进一步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抗压性,包围框和复合板芯不会出现分离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用高抗压预制复合墙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相关
,具体为一种墙体用高抗压预制复合墙板。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限制在建筑中使用粘土砖,同时大力提倡使用新型材料的墙板,因此预制复合墙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并且正逐步替代粘土砖和混凝土砌块等建材,成为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型墙体材料。采用预制复合墙板建造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预制复合墙板一般都是先将复合板芯放置到外框内,再将外框固定在墙壁上,在现有技术中,预制复合墙板没有很好的抗压结构,当外物冲击或抵压复合墙板,会导致复合板芯与外框出现分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用高抗压预制复合墙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体用高抗压预制复合墙板,包括包围框和复合板芯,所述包围框为中空结构,包围框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复合板芯位于安装腔内,复合板芯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延伸横块的一端,两个延伸横块分别位于安装腔两侧的延伸槽内,且两个延伸横块的下侧中部均设有凹孔,凹孔内插接有定位插杆的一端,定位插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L形抗压杆的一端一侧贴合连接,两个L形抗压杆一端的另一侧通过第一阻尼垫与填充块的上端贴合连接,且两个L形抗压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座连接延伸横块的下侧,所述安装腔的底面对称设有两个承力三角架,两个承力三角架的下端均与安装腔的底面贴合连接,且两个承力三角架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导向板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填充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填充块均位于开口内,所述开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开口均贯穿设置在延伸槽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上侧与复合板芯的下端贴合连接,导向板的下侧设有T形滑槽,T形滑槽内嵌接有倾斜杆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倾斜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阻尼垫的一端中部,第二阻尼垫的另一端与承力三角架的外侧贴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设置的定位插杆和L形抗压杆,使得复合板芯的具有抗压性,在承力三角架的作用下,提高了包围框对复合板芯的支撑强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设置的承力三角架,进一步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抗压性,包围框和复合板芯不会出现分离的现象,实用性强,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包围框结构示意图。图中:包围框1、复合板芯2、延伸横块3、定位插杆4、安装腔5、延伸槽6、L形抗压杆7、填充块8、承力三角架9、导向板10、倾斜杆11、开口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墙体用高抗压预制复合墙板,包括包围框1和复合板芯2,包围框1为中空结构,包围框1内设有安装腔5,安装腔5的上端与外界连通,复合板芯2位于安装腔5内,复合板芯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延伸横块3的一端,两个延伸横块3分别位于安装腔5两侧的延伸槽6内,且两个延伸横块3的下侧中部均设有凹孔,凹孔内插接有定位插杆4的一端,定位插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L形抗压杆7的一端一侧贴合连接,两个L形抗压杆7一端的另一侧通过第一阻尼垫与填充块8的上端贴合连接;填充块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填充块8均位于开口12内,开口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开口12均贯穿设置在延伸槽6的底部,设置的定位插杆4对复合板芯2的左右两侧进行限定,L形抗压杆7与定位插杆4相互卡合,使得复合板芯2能够承受高强度的挤压或冲击;两个L形抗压杆7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座连接延伸横块3的下侧,安装腔5的底面对称设有两个承力三角架9,两个承力三角架9的下端均与安装腔5的底面贴合连接,且两个承力三角架9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导向板10的一端;在承力三角架9的作用下,提高了包围框1对复合板芯2的支撑强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抗压性,包围框1和复合板芯2不会出现分离的现象;导向板10的上侧与复合板芯2的下端贴合连接,导向板10的下侧设有T形滑槽,T形滑槽内嵌接有倾斜杆11的一端,倾斜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阻尼垫的一端中部,第二阻尼垫的另一端与承力三角架9的外侧贴合连接。工作原理:当复合板芯2遇到挤压或冲击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设置的承力三角架9对复合板芯2中部的位置进行很好的支撑,设置的定位插杆4对复合板芯2的左右两侧进行限定,L形抗压杆7与定位插杆4相互卡合,使得复合板芯2能够承受高强度的挤压或冲击。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用高抗压预制复合墙板,包括包围框(1)和复合板芯(2),所述包围框(1)为中空结构,包围框(1)内设有安装腔(5),安装腔(5)的上端与外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芯(2)位于安装腔(5)内,复合板芯(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延伸横块(3)的一端,两个延伸横块(3)分别位于安装腔(5)两侧的延伸槽(6)内,且两个延伸横块(3)的下侧中部均设有凹孔,凹孔内插接有定位插杆(4)的一端,定位插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L形抗压杆(7)的一端一侧贴合连接,两个L形抗压杆(7)一端的另一侧通过第一阻尼垫与填充块(8)的上端贴合连接,且两个L形抗压杆(7)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座连接延伸横块(3)的下侧,所述安装腔(5)的底面对称设有两个承力三角架(9),两个承力三角架(9)的下端均与安装腔(5)的底面贴合连接,且两个承力三角架(9)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导向板(10)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用高抗压预制复合墙板,包括包围框(1)和复合板芯(2),所述包围框(1)为中空结构,包围框(1)内设有安装腔(5),安装腔(5)的上端与外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芯(2)位于安装腔(5)内,复合板芯(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延伸横块(3)的一端,两个延伸横块(3)分别位于安装腔(5)两侧的延伸槽(6)内,且两个延伸横块(3)的下侧中部均设有凹孔,凹孔内插接有定位插杆(4)的一端,定位插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L形抗压杆(7)的一端一侧贴合连接,两个L形抗压杆(7)一端的另一侧通过第一阻尼垫与填充块(8)的上端贴合连接,且两个L形抗压杆(7)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座连接延伸横块(3)的下侧,所述安装腔(5)的底面对称设有两个承力三角架(9),两个承力三角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朝风刘国斌王贵平姜兴蕊庄嵘王跃军朱永辉陈默黄永亮李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董朝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