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16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属于装配式建筑、被动式建筑(新型房屋)技术领域,包括板体和板体内部开设的多个圆孔,圆孔的中心轴线与板体厚度的纵向中垂线垂直相交,至少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开槽标志,开槽标志位于相邻的两个圆孔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板体外表面垂直相交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据预埋管线规格对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进行等强度截面结构设计,通过重新设计板体内圆孔的尺寸和位置,并在相邻两圆孔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板体外表面垂直相交处设置开槽标志,实现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在现场开槽后,保持与原有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等强度性能,通过以上设计可制作系列化、标准化生产模具,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被动式建筑(新型房屋)等
,具体涉及一种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在设计时未考虑现场开槽埋入管线的情况,由于现场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敷设各种设备水电管线,强行开槽降低了圆孔隔墙板的强度,同时还会降低了隔声效果。因此现有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不能现场开槽,管线只能明装敷设,影响装饰美观。现实中,通常的做法是将需要开槽预埋设备管线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改为传统的剪力墙、砖墙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施工成本加大、环境粉尘污染以及资源浪费,增加了墙体的建造成本,造成不必要的室内面积的占用。现有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现场安装灵活性差,使用范围小,不适应复杂现场应用,尤其是不能满足新型装配式、被动式建筑(新型房屋)及轻型房屋的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包括板体(1)和板体(1)内部开设的多个圆孔(2),圆孔(2)的中心轴线与板体厚度的纵向中垂线(a)垂直相交,现场开设的管线槽(4)用于放置直径为d的管线(5),相邻两个圆孔(2)之间的中心连线长度Z不小于二倍的圆孔(2)的边缘与板体(1)的外侧之间的最小厚度X与预埋的管线(5)的直径d及圆孔(2)的直径D之和,即Z>=2X+d+D;至少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开槽标志(3),开槽标志(3)位于相邻圆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b)与板体(1)外表面垂直相交的位置。上述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中,所述圆孔(2)的直径(D)不大于板体(1)的厚度T与二倍的圆孔(2)的边缘与板体(1)的外侧之间的最小厚度X之差,即D<=T-2X。上述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中,所述开槽标志(3)为现场开槽的位置标识,开槽标志(3)设置于板体(1)的两侧错位位置或相对位置,且相对开设的管线槽(4)的底部(41)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倍的圆孔(2)的边缘与板体(1)的外侧之间的最小厚度X。上述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中,板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板体(1)上的开槽区域(c)的开槽区域线(6),开槽区域线(6)对称设置在开槽标志(3)的两侧,开槽区域线(6)与邻近圆孔(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不小于X+D/2。上述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中,开槽区域线(6)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最大尺寸的管线(5)的直径d。上述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中,所述管线槽(4)为对称结构,管线槽(4)开口向外,其宽度与管线(5)的直径d相匹配,管线槽(4)的中心线与开槽前该处的开槽标志(3)相重合。上述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中,管线槽(4)位于开槽区域线(6)所指示的开槽区域(c)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基于经济环保的设计理念,依据预埋管线规格对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进行等强度截面结构设计,通过重新设计板体内圆孔的尺寸和位置,并在相邻两圆孔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板体外表面垂直相交处设置开槽标志,实现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在现场开槽预埋设备管线后,保持与原有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等强度性能;通过在板体上设置开槽区域线,防止现场开槽超越容许开槽区域造成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性能降低。通过以上设计可制作系列化、标准化生产模具,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既经济环保,又节省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并且隔声效果好,实现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可以现场开槽的功能,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标准化进程。附图说明图1是原有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的局部结构示例;图2是本技术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的实施例一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的实施例一的局部现场开槽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开槽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的实施例二的局部开槽横截面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板体,a:板体厚度的纵向中垂线;2:圆孔,b:相邻圆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3:开槽标志;4:管线槽,41:底部;5:管线;6:开槽区域线,c:开槽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不能现场开槽、现场使用灵活性差的缺陷,本技术基于经济环保的设计理念,提供一种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本技术是依据预埋设备规格对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进行等强度截面结构设计,通过重新设计板体中圆孔的尺寸和位置,并在相邻两圆孔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与板体外表面垂直相交的位置设置开槽标志,实现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在现场开槽的情况下,保持与现有标准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等强度,从而解决现有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不能现场开槽的技术难题。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原有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的局部结构示例,如图1所示,该结构的圆孔隔墙板包括板体1以及板体1内部开设的多个圆孔2,圆孔2之间有间距,圆孔2的中心轴线与板体厚度的纵向中垂线a垂直相交。这种结构的隔墙板相比于不设置圆孔的实体隔墙板,既减轻了墙体的重量,又增强了隔声效果。圆孔隔墙板在满足强度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圆孔2的直径尽可能大,圆孔2之间的间距尽可能小,以减轻隔墙板重量,降低成本,这种类型的圆孔隔墙板通常不适宜现场开槽。为了增加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的应用灵活性,在不损害圆孔隔墙板的强度的情况下,能够现场开槽,本技术在原有圆孔隔墙板的基础上对其横截面结构进行巧妙设计,基于经济环保的设计理念,依据预埋设备管线规格对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进行等强度截面结构设计。如图2至图5所示,该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与图1所示的圆孔隔墙板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至少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开槽标志3,开槽标志3位于相邻圆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b与板体1外表面垂直相交的位置,开槽标志3的形状不限;开槽标志3为现场开槽的位置标识,现场开槽时,依据设备管线的直径d,在板体1上开槽标志3处开设用于埋入管线5的管线槽4,管线槽4开口向外,管线槽4通常为对称结构(例如,方形槽),管线槽4的宽度与管线5的直径d相匹配,实际开槽宽度不得大于开槽标识线的宽度。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中,开槽标志3设置在板体1的两侧,两侧开设的管线槽4可交错设置,也可以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管线槽4的底部41之间有间距;图5所示的实施例二中,开槽标志3设置在板体1的其中一侧。为了防止现场开设的管线槽4的尺寸超过设计的容许开槽区域,造成该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性能降低,板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开槽区域线6,开槽区域线6与该规格圆孔隔墙板预埋设备管线的最大直径(即d)相匹配,开槽区域线6对称设置在开槽标志3的两侧,用于指示板体1上的开槽区域c,现场开槽时,应在开槽区域线6所指示的开槽区域c内开槽;实际开槽宽度不得大于开槽区域线6的宽度。优选的,开槽标志3应与现场开设的管线槽4的中心线相重合。上述圆孔隔墙板的横截面结构设计,满足相应的强度性能要求(至少要达到标准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规定的性能),需要满足以下关系:根据已知的圆孔隔墙板的规格(板体1的厚度T),根据标准圆孔隔墙板要求的圆孔2的边缘与板体1的外侧之间的最小厚度X以及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包括板体(1)和板体(1)内部开设的多个圆孔(2),圆孔(2)的中心轴线与板体厚度的纵向中垂线(a)垂直相交,其特征在于,现场开设的管线槽(4)用于放置直径为d的管线(5),相邻两个圆孔(2)之间的中心连线长度Z不小于二倍的圆孔(2)的边缘与板体(1)的外侧之间的最小厚度X与预埋的管线(5)的直径d及圆孔(2)的直径D之和,即Z>=2X+d+D;至少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开槽标志(3),开槽标志(3)位于相邻圆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b)与板体(1)外表面垂直相交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包括板体(1)和板体(1)内部开设的多个圆孔(2),圆孔(2)的中心轴线与板体厚度的纵向中垂线(a)垂直相交,其特征在于,现场开设的管线槽(4)用于放置直径为d的管线(5),相邻两个圆孔(2)之间的中心连线长度Z不小于二倍的圆孔(2)的边缘与板体(1)的外侧之间的最小厚度X与预埋的管线(5)的直径d及圆孔(2)的直径D之和,即Z>=2X+d+D;至少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开槽标志(3),开槽标志(3)位于相邻圆孔中心连线的中垂线(b)与板体(1)外表面垂直相交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2)的直径(D)不大于板体(1)的厚度T与二倍的圆孔(2)的边缘与板体(1)的外侧之间的最小厚度X之差,即D<=T-2X。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圆孔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标志(3)为现场开槽的位置标识,开槽标志(3)设置于板体(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马明亮魏文荣朱华武力巢江咏姚俊李英姚小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