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灌溉自动水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136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稻田灌溉自动水闸,能根据稻田灌溉的需要设置好限定水位高度,自动控制灌溉水位,技术方案是:根据水位变化浮力和杠杆原理设计制造一种稻田用自动水闸,其主要由闸门框、进水活页门、平行连杆、小齿轮、齿轮架、大齿轮、齿轮杠杆、水位浮子组成,稻田水位越低进水活页门的敞开角度就越大,稻田水位越高进水活页门的敞开角度就越小,实现自动控制灌溉水位,有益效果是:自动、精确控制稻田水位,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节约管理人员,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水稻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田灌溉自动水闸
本技术涉及一种稻田灌溉设备,特别是能够控制稻田水位的一种稻田灌溉自动水闸。
技术介绍
水稻,顾名思义是离不开水的,水稻的灌溉是水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为此研究水稻灌溉技术乃是当务之急,由于稻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又由一大片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在灌溉的时候,由于各个田块的高低不同,需要有人对各个田块进行分别管理灌入各个田块的水位,现有的技术是人工用工具将田块的入水口的坝破开,待水位满足后再人工的用工具将田块入水口的坝筑好这样需要大量的人工来管理,并且管理的不准确,因为水流动时的水位与不流动时的水位是不一样的,所以人工很难把握这一技术,特别是大面积片田块更是难以管理,容易出现各田块灌水不均匀问题,容易出现有些田块灌水不足,有些田块灌水太满问题,给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背景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稻田灌溉自动水闸,能根据稻田灌溉的需要设置好限定水位高度,自动控制灌溉水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水位变化浮力和杠杆原理设计制造一种稻田灌溉用自动水闸,其主要由闸门框、进水活页门、同步连杆、小齿轮、齿轮架、大齿轮、齿轮杠杆、浮球、浮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浮球上的浮杆根据稻田水位高低变化的动力推动齿轮杠杆,齿轮杠杆联动大齿轮转动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联动进水活页门转动角度,实现闸门的开、闭动作,稻田水位越低进水活页门的敞开角度就越大,灌溉稻田的速度就快,稻田水位越高进水活页门的敞开角度就越小,灌溉稻田的速度就慢,直至达到限定水位时进水活页门的敞开角度为零,则进水活页门为关闭状态,灌溉自动停止,当稻田的水逐渐损耗使水位降低时,进水活页门就自动敞开继续给稻田灌溉,直至灌满自动停止,一旦水位降低就自动再继续灌溉,实现自动控制灌溉水位,保持稻田有适量的水。所述闸门框为四边框结构;主要由一对门竖框与门头板组成门形,门竖框的下端设有插尖,在插尖的上部横置有门底框。所述进水活页门为L形,多个上下排列组合装置在闸门框的进水端口。所述同步连杆为长条形,设置有多个同步孔,用于连接多个进水活页门的同步轴。所述小齿轮装置在最上一个进水活页门一端的定心轴上。所述齿轮架装置在门竖框与门头板结合处。所述大齿轮装置在齿轮架上与小齿轮齿合连接。所述齿轮杠杆一端装置在大齿轮上,另一端设有与浮杆配合用的螺丝孔。所述水位浮子为球形,在浮球上设有浮杆,在所述浮杆上设有调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动、精确控制稻田水位,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节约管理人员,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水稻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构造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构造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闸门框的构造图。图4是本技术进水活页门的构造图。图5是本技术在稻田低水位时结构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在稻田低水位时工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在稻田中水位时结构状态图。图8是本技术在稻田中水位时工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在稻田高水位时结构状态图。图10是本技术在稻田高水位时工作示意图。图中,1.闸门框;1-1.门头板;1-2.门竖框;1-3.门底框;1-4.插尖;2.齿轮架;3大齿轮;4.齿轮杠杆;5.浮杆;6.调位孔;7.定位螺丝;8.浮球;9.水;10.进水活页门;10-1.定心轴;10-2.同步轴;11.同步连杆;12.小齿轮;13.灌溉渠;14.稻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在图1中,闸门框(1)的下端向上装置有多个进水活页门(10),多个进水活页门(10)上下排列组合装置在水闸门框(1)的右端口,在最上一个进水活页门(10)的转心轴上装置有小齿轮(12),小齿轮(12)旁有齿轮架(2)装置在水闸门框(1)、齿轮架(2)上装置有大齿轮(3),大齿轮(3)上装置有齿轮杠杆(4),齿轮杠杆(4)的右端与浮球(8)上的浮杆(5)用螺丝连接,浮杆下端固定装置有浮球。在图2中,门头板(1-1)的左右端是一对门竖框(1-2),门头板(1-1)的下面排列有多个进水活页门(10),进水活页门(10)的左右两边装置有同步连杆(11),右边门竖框(1-2)的右边有浮球(8)、小齿轮(12)、大齿轮(3)、浮杆(5)。在图3中,闸门框(1)为四边框结构;主要由一对门竖框(1-2)与门头板(1-1)组成门字形,门竖框(1-2)的下端设有插尖(1-4),在一对插尖(1-4)的上部横置有门底框(1-3)。在图4中,进水活页门(10)为L形,上端设有门轴(10-1),下末端设有同步轴(10-2)。在图5、图6中,灌溉渠(13)的水位高,稻田(14)的水位低,浮球(8)上的浮杆(5)把齿轮杠杆(4)向下拉,使多个进水活页门(10)敞开,灌溉渠(13)的水(9)便通过闸门框(1)流向稻田(14)。在图7、图8中,灌溉渠(13)的水位高,稻田(14)的水位中,浮球(8)上的浮杆(5)把齿轮杠杆(4)向下拉,使多个进水活页门(10)半敞开,灌溉渠(14)的水(9)便通过水闸门框(1)流向稻田(14)。在图9、图10中,灌溉渠(13)的水位高,稻田(14)的水位足,浮球(8)上的浮杆(5)把齿轮杠杆(4)向上推,带动大齿轮(3)与小齿轮(12)转动,使多个进水活页门(10)为关闭状态,此时灌溉渠(13)的水无法通过闸门框(1)进入稻田(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灌溉自动水闸,主要由闸门框(1)、进水活页门(10)、同步连杆(11)、小齿轮(12)、齿轮架(2)、大齿轮(3)、齿轮杠杆(4)、浮球(8)、浮杆(5)组成,所述闸门框(1)的下端向上装置有多个进水活页门(10),多个进水活页门(10)上下排列组合装置在水闸门框(1)的右端口,在最上一个进水活页门(10)的转心轴上装置有小齿轮(12),小齿轮(12)旁有齿轮架(2)装置在水闸门框(1)、齿轮架(2)上装置有大齿轮(3),大齿轮(3)上装置有齿轮杠杆(4),齿轮杠杆(4)的右端与浮球(8)上的浮杆(5)用螺丝连接,浮杆下端固定装置有浮球;其特征在于:闸门框(1)为四边框结构,主要由一对门竖框(1‑2)与门头板(1‑1)组成门字形,所述门头板(1‑1)的下面排列有多个进水活页门(10),进水活页门(10)的左右两边装置有同步连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灌溉自动水闸,主要由闸门框(1)、进水活页门(10)、同步连杆(11)、小齿轮(12)、齿轮架(2)、大齿轮(3)、齿轮杠杆(4)、浮球(8)、浮杆(5)组成,所述闸门框(1)的下端向上装置有多个进水活页门(10),多个进水活页门(10)上下排列组合装置在水闸门框(1)的右端口,在最上一个进水活页门(10)的转心轴上装置有小齿轮(12),小齿轮(12)旁有齿轮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木美杨灡董逸轩苗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