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趋光性害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06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诱捕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趋光性害虫诱捕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支撑杆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对称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纵向设置有对称的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的下端均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杆的上端均贯穿固定板的侧壁延伸至上端并固定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固定板的上端纵向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转动连接,便于快速对诱捕器的外部进行清理,防止长时间使用后,诱捕器的外部附着大量的灰尘影响电灯的透光性,导致诱捕器不能持续高效的对害虫进行捕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趋光性害虫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诱捕器
,具体为一种趋光性害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害虫危害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防护好害虫,对于保障农业丰收,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该类害虫的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其优点是快速杀灭害虫,控制害虫暴发危害,其缺点是化学农药的频繁使用,引起害虫的抗药性,对农产品的农药污染残留,对人畜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出一种趋光性害虫诱捕器。趋光性害虫诱捕器主要通过照明灯发出的光线来吸引害虫并对害虫进行快速捕捉,但是现有的诱捕器长时间放置在户外,诱捕器外壳的外部会附着大量的灰尘,大量灰尘的堆积会影响外壳的透光性,导致诱捕器不能持续高效的对害虫进行捕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趋光性害虫诱捕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诱捕器长时间使用后,外壳会附着大量的灰尘影响透光性,导致诱捕器不能持续高效的捕捉害虫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趋光性害虫诱捕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趋光性害虫诱捕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3),所述支撑杆(2)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对称的固定板(4),两个所述固定板(4)之间纵向设置有对称的丝杆(5),两个所述丝杆(5)的下端均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固定板(4)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杆(5)的上端均贯穿固定板(4)的侧壁延伸至上端并固定设置有第一皮带轮(6),所述固定板(4)的上端纵向设置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下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固定板(4)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7)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机(8),所述转杆(7)的杆壁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趋光性害虫诱捕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3),所述支撑杆(2)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对称的固定板(4),两个所述固定板(4)之间纵向设置有对称的丝杆(5),两个所述丝杆(5)的下端均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固定板(4)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杆(5)的上端均贯穿固定板(4)的侧壁延伸至上端并固定设置有第一皮带轮(6),所述固定板(4)的上端纵向设置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下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固定板(4)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7)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机(8),所述转杆(7)的杆壁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9),所述第二皮带轮(9)与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6)之间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丝杆(5)的杆壁螺纹连接有滑块(10),两个所述滑块(10)之间共同固定设置有环形板(11),所述环形板(1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清理刷(12),所述清理刷(1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诱捕器(13),所述诱捕器(13)的外壁与所述清理刷(12)的侧壁接触连接,所述诱捕器(1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灯(14),所述诱捕器(13)内部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盛放盘(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兆春孙海涛朱帅曾正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