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117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包括底板、越障板、弹性涨开机构和角度限制机构,其中:越障板的长度大于底板的长度;弹性涨开机构连接于底板和越障板的一端,并作用于底板和越障板,使底板和越障板绕该端涨开呈V型开口状;角度限制机构包括至少一根限位链条,限位链条的一端连接于底板的开口端,另一端连接于越障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结构简单紧凑,适应性强,成本低廉,使用灵活、方便、可靠,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越障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由于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城市停车位紧张,为停车带来了许多困难。适宜停车的空闲地带由于有台阶(例如路牙),而目前的大多数车辆(尤其是轿车)由于底盘较低,车辆无法爬上台阶,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爬台阶容易刮擦底盘,造成车辆损坏。这使得大量适宜停车的空地闲置,造成不应有的浪费。中国专利CN204703022U公开了一种小型汽车简易越障工具,包括支撑装置和延伸装置,支撑装置和延伸装置可通过支撑装置上的梯形齿和延伸装置上的梯形槽进行连接。然而,该专利的越障工具存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如果随车携带,会使得本来就不宽裕的车内空间更加捉襟见肘;而且由于支撑装置的支撑角度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包括:底板,越障板,长度大于底板的长度,弹性涨开机构,连接于底板和越障板的一端,并作用于底板和越障板,使底板和越障板绕该端涨开呈V型开口状,角度限制机构,包括至少一根限位链条,限位链条的一端连接于底板的开口端,另一端连接于越障板上,当限位链条处于自然长度时,限位链条和底板的夹角不大于°,且越障板的开口端在底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底板的开口端之外。使用时,将该装置的底板放置于台阶下,使底板的开口端正对台阶,并将越障板搭设于台阶上,汽车轮胎沿越障板爬上台阶。由于限位链条的长度恒定,也就是限位链条处于自然长度时,越障板和底板的角度是恒定的。因此,实际使用时,可以将该装置挪动到限位链条处于自然长度时,越障板某处刚好搭设于台阶上,也可以挪动该装置,使越障板位于台阶上方,并保证下压越障板时,越障板能够搭设在台阶上即可,实际使用时,根据情况灵活选择,使用非常方便。优选地,当限位链条处于自然长度时,限位链条和底板的夹角不大于90°,越障板和底板的夹角为30~60°。优选地,当限位链条处于自然长度时,越障板的开口端在底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底板的开口端之间的距离为底板长度的1/10~1/2。上述尺寸范围较好的综合了装置体积和使用便利性。优选地,所述的弹性涨开机构包括销轴和扭簧,所述的底板和越障板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的扭簧套设于销轴上,并且扭簧的扭臂分别作用于底板和越障板上。优选地,所述的扭簧为双扭簧。优选地,所述的底板两侧边缘设有背向越障板方向的底板翻边,底板翻边上设有用于防止底板相对于地面滑动的齿刃。通过设置齿刃,防止使用过程中底板与地面之间打滑。优选地,所述的越障板的两侧边缘设有朝向底板方向的越障板翻边,所述的越障板翻边在越障板和底板闭合时遮挡在底板翻边的外侧,将齿刃隐藏。避免了收纳时齿刃破坏汽车内饰。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闭合锁紧机构,所述的闭合锁紧机构由设置在越障板翻边和底板翻边上的闭合销孔及穿设在闭合销孔中的闭合销组成,底板翻边上的闭合销孔设置于底板翻边的开口端,越障板翻边上的闭合销孔与越障板闭合端之间的距离与底板的长度相等。通过闭合紧锁机构,使得该装置可以很轻松方便地折叠,大大减小了体积,收纳方便,适合随车携带。优选地,所述的越障板上设有与越障板翻边厚度相匹配的X型加强凹陷部,底板上设有与X型加强凹陷部相匹配的镂空部。通过设置X型加强凹陷部,一来可以增强越障板的强度,二来提高了轮胎与越障板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越障过程中轮胎打滑,三来增大了越障板和台阶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装置工作的稳定性。而由于使用过程中底板不是主要的承压部件,因此通过设置镂空部,一来可以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二来镂空部可以在该装置折叠时容纳X型加强凹陷部,减小装置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的限位链条设有两根。两根限位链条一般对称设置,限位链条的作用只是用来限制越障板和底板之间的初始角度,并不是受力部件,轮胎越障过程中并不受力(甚至一般还处于松弛状态),故而数量不需要太多,也不需要太高的强度,因此两根限位链条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携带方便。平时可以将越障板和底板闭合随车携带,大大减少了占用空间,越障板翻边的设置,可以在闭合时将刃齿隐藏,防止弄伤使用者或刮到汽车内饰,方便随车放置,增强了易用性。(2)结构简单紧凑,适应性强,成本低廉,通过弹性涨开机构配合以角度限位机构给予该装置的越障板一个初始的坡度,由于角度限位机构为柔性结构,在具备较小的体积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台阶,实现结构简单,巧妙,成本低廉。(3)使用灵活、方便、可靠。由于限位链条的长度恒定,也就是限位链条处于自然长度时,越障板和底板的角度是恒定的。因此,实际使用时,可以将该装置挪动到限位链条处于自然长度时,越障板某处刚好搭设于台阶上,也可以挪动该装置,使越障板位于台阶上方,并保证下压越障板时,越障板能够搭设在台阶上即可,实际使用时,根据情况灵活选择,使用非常方便。(4)操作方便。将该装置从携带状态转换至使用状态时,只需要将闭合销从闭合销空中拔出,挡板和底板就会在扭簧的作用下,自然绕销轴涨开至轮胎阻挡链条绷紧,即展开到位,一气呵成,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底板,11为底板翻边,12为齿刃,2为越障板,21为越障板翻边,3为销轴,32为扭簧,33为垫圈,34为开口销,4为限位链条,5为闭合销孔,6为X型加强凹陷部,7为镂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越障板2、弹性涨开机构和角度限制机构,其中:越障板2的长度大于底板1的长度;弹性涨开机构连接于底板1和越障板2的一端,并作用于底板1和越障板2,使底板1和越障板2绕该端涨开呈V型开口状;角度限制机构包括至少一根限位链条4(优选限位链条4设有两根),限位链条4的一端连接于底板1的开口端,另一端连接于越障板2上。本实施例中,当限位链条4处于自然长度时,限位链条4和底板1的夹角不大于90°,且越障板2的开口端在底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底板1的开口端之外,越障板2的开口端在底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底板1的开口端之间的距离为底板1长度的1/10~1/2。优选当限位链条4处于自然长度时,限位链条4和底板1的夹角不大于90°,越障板2和底板1的夹角为45°,越障板2的开口端在底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底板1的开口端之间的距离为底板1长度的1/5。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涨开机构包括销轴31和扭簧32,底板1和越障板2的一端通过销轴31铰接,并在销轴31的端部套设垫圈33以及插上开口销34,结构简单可靠,扭簧32套设于销轴31上,并且扭簧32的扭臂分别作用于底板1和越障板2上。优选扭簧32为双扭簧,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的底板1两侧边缘设有背向越障板2方向的底板翻边11,底板翻边11上设有用于防止底板1相对于地面滑动的齿刃12,通过设置齿刃,防止使用过程中底板与地面之间打滑。越障板2的两侧边缘设有朝向底板1方向的越障板翻边21,越障板翻边21在越障板2和底板1闭合时遮挡在底板翻边11的外侧,将齿刃12隐藏。避免了收纳时齿刃破坏汽车内饰。越障板2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越障板(2),长度大于底板(1)的长度,弹性涨开机构,连接于底板(1)和越障板(2)的一端,并作用于底板(1)和越障板(2),使底板(1)和越障板(2)绕该端涨开呈V型开口状,角度限制机构,包括至少一根限位链条(4),限位链条(4)的一端连接于底板(1)的开口端,另一端连接于越障板(2)上,当限位链条(4)处于自然长度时,限位链条(4)和底板(1)的夹角不大于90°,且越障板(2)的开口端在底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底板(1)的开口端之外;当限位链条(4)处于自然长度时,越障板(2)的开口端在底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底板(1)的开口端之间的距离为底板(1)长度的1/10~1/2;将该装置的底板放置于台阶下,使底板的开口端正对台阶,并将越障板搭设于台阶上,汽车轮胎沿越障板爬上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越障板(2),长度大于底板(1)的长度,弹性涨开机构,连接于底板(1)和越障板(2)的一端,并作用于底板(1)和越障板(2),使底板(1)和越障板(2)绕该端涨开呈V型开口状,角度限制机构,包括至少一根限位链条(4),限位链条(4)的一端连接于底板(1)的开口端,另一端连接于越障板(2)上,当限位链条(4)处于自然长度时,限位链条(4)和底板(1)的夹角不大于90°,且越障板(2)的开口端在底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底板(1)的开口端之外;当限位链条(4)处于自然长度时,越障板(2)的开口端在底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底板(1)的开口端之间的距离为底板(1)长度的1/10~1/2;将该装置的底板放置于台阶下,使底板的开口端正对台阶,并将越障板搭设于台阶上,汽车轮胎沿越障板爬上台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越障板(2)和底板(1)的夹角为3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涨开机构包括销轴(31)和扭簧(32),所述的底板(1)和越障板(2)的一端通过销轴(31)铰接,所述的扭簧(32)套设于销轴(31)上,并且扭簧(32)的扭臂分别作用于底板(1)和越障板(2)上。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焕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